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大众在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消费需求的增加,① ,与此同时,很多不诚信行为也在这些领域内滋生、蔓延。加强② ,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③ 的必然要求。

(6分)①拉动了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②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信用建设③保障社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每句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第一空应从拉动产业发展角度作答;由上文的“不诚信行为”和下文的“维护消费者权益”可知,加强的必然是信用建设,故第二空应从这个角度概括;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属于社会文化事业,故第三空应从这个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请补写出下面语段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4分)

著名教授沈志云先生是两院院士,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在一次访问现场,他提到“沈氏理论”是198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议上发表的,如今已经过了几十年,还在被引用。现场响起一片掌声,他却打住喝彩:“你们别鼓掌,这不是个好现象。一篇文章过了几十年还在被引用,我认为是坏事,说明 。如果 ,我认为才值得鼓掌。”此番言语,又引起现场掌声一片。

这个学科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2分;有新理论来取代沈氏理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思考要点:前一句在于学科发展不足,后一句在于要有进步,有创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文汇报》4月8日:最近,起点中文网以“80后”和“90后”为主,进行了一次家族状况网络调查,在面对“你知道你爷爷或奶奶的姓名吗?”这个问题时,有42.1%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了“不知道!”

新浪博客4月10日:有网友说,(爷爷奶奶名字)知道有什么用?不能张口说出来的!到时候告诉自己的小孩,他也记不住了,人都没见过呢!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 对“不知道爷爷姐姐姓名”问题的不同看法。(2分)

(2) 示例一:年轻人不知道爷爷奶奶名字情有可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家庭几代人之间有城乡的距离,年轻人往往很少见到爷爷奶奶;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注意的重心多在学业上;再说爷爷奶奶名字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示例二:年轻人不知道爷爷奶奶姓名太不应该。“不知道”者超过四成,反映出当前 “轻老爱幼”的社会问题已相当严重,与中国的传统美德相悖太远,而且知道不知道爷爷奶奶姓名不光是一个家庭家族问题,对照当前海外侨胞、港奥台胞在祖国的“寻根”热,也可以看出不少人“爱国意识”薄弱。 (4分)

1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18、(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每找对一处并修改正确得2分,找对三处并修改正确即可得6分)

15.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交流的语境,孩子会问什么问题?爸爸会怎样回答?(4分)

蜡烛突然熄灭了。孩子问爸爸:“蜡烛还有油,怎么就熄灭了呢?”爸爸回答说:“蜡烛的芯烧完了,当然就熄灭了。”孩子若有所悟,再问爸爸:“________①________”爸爸回答说:“________②________。”

15. (4分)答案 ①没有芯的蜡烛会熄灭,没有心的人呢?

②没有心的人和没有芯的蜡烛一样,不能照亮别人

16.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

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6分)

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下跪。中国传统文化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当然, ,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我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 。我们培养的其实 ③   ,而是独立、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有责任感的孩子。这种责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培养的,而不是通过感恩教育,通过一两场感恩讲座就能解决的,所以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16】①父母不是完全为了孩子才活着②会阻碍年轻人的发展 ③不是给父母洗脚、下跪的孩子。

15.为了“争创文明校园”,民乐一中团委发出了“做文明一中人”的倡议,意在用体现文明的小细节来唤起同学们的文明、公德意识。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示例,在同一主题下,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5分)

【示例】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同学,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答:【镜头】

【画外音】

【15】【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镜头2分,要求有细节,体现文明素养。画外音3分,概括应有修辞,有文采,贴近文明举动。

26.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5分)

凡事过犹不及,__________,( )变成明哲保身,( )变成圆滑世故,( )变成是非不分。①超越了这个度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26.参考:(5分)顺序:②④①③填空:“或”、“或”、“或”(填“或者”、“或者”、“或者”也对)

1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功课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 ,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5.答案:

①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

②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教师应该怎么教?”或“教师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③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答对一点,得2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①据上文“像交付一件东西”和下文“你收到了……”可知②据上文“根本问题”和下文“无非是教师……”可知,应填和教师的作用有关的内容;③据上文“不是……”可知,应填“而是……”,内容上强调学习的方法。(另外:注意字数限制)

8.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8. 【答案】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 的心灵;关爱儿童,就是关爱祖国的花朵;用关爱为留守儿童建起温馨的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