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格。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目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3版修订版。此次在修订过程中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但“剩男”“剩女”“屏丝”等词汇未被收入。而“土豪”一词,则补充了新的义项:“今指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人们在憎恶土豪、取笑其没品味的同时,,可谓又恨又爱。因此,在词典中加入“土豪”新解,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传承了文化,。“土豪”新解,不仅能唤醒人们对金钱认识的理性回归,

①又对他们充满了艳羡之情(2分)②也是与时俱进(1分)③更是对人们可能误入歧途的价值观的及时矫正(2分)(每空超出规定字数,该空即给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语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由上文的“憎恶”和下文的“又恨又爱”可知,此空应从羡慕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空由上文“时代特色”“既是”可得出此空应从“也是”“与时俱进”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空由上文的“今指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和“唤醒”可知,此空应从价值观的矫正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严格来说,植物与动物还是有很大不同的,______________,植物体内没有神经组织,所以不会像动物那样拥有意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但是植物拥有所有生命体共同的生命特征,那就是趋利避害的特性。这种特性______________。但这种反应通常是隐性的,不容易观察到而已。

动物主要是通过神经细胞传递意识     虽然没有意识         可以让植物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连贯能力。首先应浏览所给内容,把握大概意思;然后重点关注横线前后句子的内容和形式。第一处,前面说“植物与动物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后面说“植物体内没有神经组织,所以不会像动物那样拥有意识”,可见横线上的句子应是说动物通过神经细胞传递意识。第二处,后面说“但是植物拥有所有生命体共同的生命特征,那就是趋利避害的特性”,这里有关联词“但是”,那么横线上的句子中应有“虽然”。第三处,说“这种特性”,指的是前面的特性,应关注前面的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从而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续写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所补写内容与原有内容相吻合,紧扣语境。从下文内容来看,“走出来的”必然是道路,联系后文内容,很容易得出应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从而实现“中国梦””可得出语段主要是论述实现“中国梦”应走的道路,根据这些语境便可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十个字。(6分)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 ,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①而思想感情的产生  ②必须身临其境  ③对客观事物不熟悉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关。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点评下面一段新闻。要求选好角度,有自己的观点,以“评”为主,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50个字(6分)

自离职央视后,沉寂许久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昨日携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归来,并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片中,继续柴静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她也首度透露当时辞职的原因是由于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自己才辞职专程陪伴女儿。她表示,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以PM2.5之微小,人眼无法看到,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示例一:从传播效应看,它是一部成功的新闻作品。它的成功,不只是因为柴静驾驭新闻的能力,更源自于作品那与每一个观众都息息相关的环保题材。换句话说,令人震撼的不是《穹顶之下》体现的新闻价值,而是它又一次将雾霾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血淋淋冷冰冰的残酷现实无情地呈现出来。

示例二:从现实意义来看,这是一部与每个人都紧密相连的作品。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唯GDP马首是瞻,令人痛心。窃以为,如果地方政府能因一部爆红的《穹顶之下》而彻底改变盲目经济的心态,如果我们公民能因《穹顶之下》而改变与环保不符的个人行为,哪怕是些许的进步,也令人欣慰。这,应该是《穹顶之下》的最终意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题干要求“点评下面一段新闻”“有自己的观点”“以‘评’为主”。答题模式:观点+理由。答题要点:观点鲜明,以评论为主,表达得体。这则新闻是有关央视主持人柴静拍摄《穹顶之下》的有关情况,针对这一事件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4分)

清晨7时,雅安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5年雅安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北纬30公园②。为即将开始的③2015年雅安④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①④⑤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的能力。①后面提及雅安马拉松赛的比赛地点北纬30公园,天空所属不言而喻,无需用“雅安的”;④在于前文已经出现了“2015年雅安马拉松赛”,此处又出现显得累赘;⑤写“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而它的上一句就是“热身”,语义重复,可以删除;⑦和⑤是一样的情况,“尚在安排之中”与前文“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亦可以删除。故答案为①④⑤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意连续的一段话。(4分)

凡事过犹不及, ,( )变成明哲保身,( )变成圆滑世故,( )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20. 答案:②④①③  填空:“或”或“或” (填“或者“也对)(排序和填空各2分)

1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4分)

19.答案:“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他们的璀璨与绚丽吧。//作为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下面让我们从诗词鉴赏方面来细细品味大观园中人们的喜怒哀乐吧。(4分)

18. 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8. 答案:①将“两位”删去。或把“我们两位”改为“我俩”;②“他”改为“杨先生”;③“拜读”改为“看”;④“大作”改为“作品”。(4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____,“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____。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____。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16、①“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②“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③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