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如今,参观北大、清华已经如同逛长城、游故宫一样成为众多旅行社必备的旅游线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他们迫切希望孩子通过与名校的亲密接触,提高学习热情。“高校游”成为热门旅游项目。面对摩肩接踵的人群、一拨又一拨的旅行团穿梭来往等诸多问题,近日,北大、清华等高校先后推出“限游令”,该措施引发了社会热议。
你如何看待北大、清华的“限游令”?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一个角度写几句话,以阐述理由。不超过60字。
16.赞同:校园环境与秩序会受很大影响,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会受干扰;会滋生旅游行业的乱象,增加了治理难度。
反对:高校应该是开放的,“限游”限住了人们对名校的“憧憬”;名校的教育支出来自国家,“限游”是对纳税人的不尊重。(理由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8.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社会上常听到称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 ①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 ② 。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只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 ③ 。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意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示例:①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呢 ②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③有没有突破和创新(每句2分,共6分;意思正确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为续写题,实质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根据后句“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很显然一处应填“二者有何区别呢?”,顺着这种思路后两处就很容易填了。
12.(重庆)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4分)
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楷、隶、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2分)
③“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楷、隶、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应改为“上面有刻着自宋以来的篆、楷、隶、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
分析:一是成分残缺,缺少谓动词;一是搭配不当。
2.(福建)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3分)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⑴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1分)
⑵修改: 。(2分)
⑴④⑵把“善待”改为“维护”( 或删去“的尊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有很多东西不能等,_________ 。如果人和人的相遇都可以说是一种缘分,那和父母之间的又称作什么呢?以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父母年轻的时候可不觉得,那因为年纪小不懂事。 ________________ ,总觉得那白发、那皱纹,让我体会到:孝顺父母不能等。每个人的孝顺都可以量力而行,有所不同。在我的博客里,我只想说说我的想法和做法,写下它是为了提醒自己,________________ 。
16.1孝顺就是其中之一;2可是现在每当我看到父母亲; 3自己忙碌的时候也别忘了孝顺父母。(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①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②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为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③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18.①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②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③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材料:太原,古称并州。大约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古代,唐尧的部族活动于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对此,《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持此说。
那么,① ?何光岳先生在其名著《炎黄流史》中认为,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遂率部西徙。不过,② 。《尚书·尧典》说“尧之时洪水为患为甚”;《寰宇通志》说“尧时上游之水无所痒,壅而四出”;《晋乘搜略》说“尧时黄水为患,震及帝都”等等,不一而足。据此,不少人认为,唐尧所以西徙,究其道理,③ 。
16 .①唐尧为什么要率领自己的部族西徙太原呢②也有许多古书有不同的记载③为避水患当为主要原因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定要在阅读并整体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语境,结合上下句进行分析,推敲。从原文“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遂率部西徙”中可知,唐尧率部西徙。而①后面有一个问号,跟下句的内容可以判断①是问离开故地原因的。从文中《尚书·尧典》说、《寰宇通志》说、《晋乘搜略》说等等,不一而足。②的前一句有转折词,不过。从这些方面看,②就可以组织这样的答案“也有许多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原文“据此,不少人认为,唐尧所以西徙,究其道理”表明当时不少人因为许多古书的不同记载而认为,唐尧离开的原因是避水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0个字。(6分)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 ① 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 ② ,而不是表现形似。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因此 ③ 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16.①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②重在表现神似 ③夸__变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是对前面的“来源于生活”;②照应后面的“表现形似”;③照应前面的“变形、夸张”。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选择一个令你感动的文学人物,用对偶句的形式加以点评。(4分,可不拘泥于示例句子的字数)
人物:大堰河
点评:用勤劳打点悲苦岁月,以爱心彰显善良人性。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翠:古渡是美丽的背景,守望为爱情的注脚。桑地亚哥:纵横苍茫大海,演绎硬汉传奇。卡西莫多:丑到无言,美到极致
(句式2分,内容2分,只写出文学形象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能力。仿写对象,可随意选取一个文学人物,在点评内容上,要从人物的性格,从人物所折射的主题角度加以点评;在句式上,可以用对偶句的形式加以点评。例如,桑地亚哥:纵横苍茫大海,演绎硬汉传奇。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