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________。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_______,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1)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睛 (2)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4月15日,清华、北大各自公布了专门针对农村学子的自主招生计划,扩大面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农村考生的计划招生人数。入选清华“自强计划”的优秀农村学子,最高可降65分;获北大“筑梦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最高可获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的优惠政策。此消息一出,便在网友中引发热议。有人点赞,也有人指责。
你对高校为农村学子降分的政策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6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我认为高校为农村学子降分的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上投入的物质、人才等力量不如城市教育,农村学子无法与城市学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尽显其才。高校降分政策对农村学子有所倾斜,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深造成才的机会,可以算作是对农村教育的一种补偿,是力促教育公平的努力作为。
【参考答案二】我认为高校为农村学子降分的政策无法真正体现教育公平。能够被高校降分政策福泽到的农村学子毕竟是极少数,相较于面广量大的农村生源,降分的举措是杯水车薪。而且高考分数1分之差就能卡住成百上千的考生,如此大幅度的降分“优惠”可能会使高考招生陷入另一种不公平,特别是对同样努力奋斗的城市考生。所以为农村学子降分的政策无法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题目。解答此题时,即可发表赞成此项政策的看法,也可发表不赞成此项政策的看法。但不论何种看法,都应持之有据,言之有理,有论有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日常情景中,语言表达正确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令尊身体可好?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B:(老王听说朋友要来访)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某失主对送回自己失物的人)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拨冗登门致谢。 D:(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20.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颇受关注和热议的原因,从下面这则消息也可见一斑。请就此写一则新闻短评。(120字左右)(6分)
《平凡的世界》少平少安引热议 文学作品中经典形象盘点(节选)
人民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许心怡) 由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昨日收官。该剧自开播以来,关注度极高。相比时下充斥电视荧屏的三角恋爱、豪门争宠、女人心计等热门商业元素,经典文学巨著改编的影视剧才称得上是“精心”、“静心”和“净心”之作。今天,我们为您盘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文学形象。
少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身上有这个农村家庭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抹不掉的痕迹,他朴实善良、诚实忠厚、吃苦能干,他会为家里的收成而辍学,会为不相识的少女而慷慨……同时,他也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新思想,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但他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他坚信,走出双水村,一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少安是这部小说里最令人心疼的角色。从少年到中年,几乎前半辈子就没离开过双水村,也许后半辈子也不会了,如他的名字一样安安定定,安土重迁。作者在书里不止一次用相同的话描述少安:“他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向前走去。”这就是他孙少安,黄土高原的儿子。
要着眼于以下两点理由(2分),结合少平或少安的形象特点加以阐述(4分)。
①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为电视剧准备了“经典”。
②不同于浮躁喧嚣的商业剧,精心创作的“经典”电视剧带给人宁静安详,提升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
此外,如能写到当今仍然有不少观众能欣赏和愿意欣赏“经典”这一层,自然更佳。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写新闻短评的表达能力。新闻短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特点是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准确;语言简练得体。能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即“叙事件+明观点+析本质”三步骤。另外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本题应紧扣少平或少安的形象特点加以阐述,从“经典”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宁静和净化角度进行评论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2)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 (《孟子·离娄上》)
上面两则材料中孔子、孟子因何而乐?请就其中—则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孔子因发愤学习和求道而乐。孟子因“事亲”“从兄”,也就是行仁义而乐。第一则说明了学习、求道本身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或者说,有道之人是常怀愉悦之心的。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发愤努力,不断学习,乐此不疲,年岁已老都浑然不觉。这真是至高的境界。反观时下,物欲横流,人们只知道追名逐利,不知道求学、修身、养德,仁爱精神仿佛离我们很远。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应该摆脱对物质利益汲汲以求的状态,体会和学习孔子之乐。
(孔孟之乐各1分。第二问,阐明内容观点,联系实际各2分)。
【解析】
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两则材料中孔子、孟子因何而乐”,首先找到关于“乐”的句子,然后理解。第一则,“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说你何不告诉他,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第二则,“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找到这些内容再理解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习题
2015年4月15日傍晚,北京遭遇近13年来最强沙尘天气。PM10浓度水平明显上升,能见度小于1000米,北京多个站点PM10已达1000微克/立方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150微克/立方米)的5.6倍。沙尘暴这个久违的词语再次成为广大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面对沙尘的“袭击”,许多市民直呼“受不了”“沙尘比雾霾更可怕”的声音不绝于耳。更有行人调侃道:“忽如一夜沙尘来,一寸‘黄金’满窗台”。
22.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述。字数120左右。
在治理雾霾的同时,不可忽略治理沙尘暴。要迎来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沙尘暴不是生活的谈资,而是渗入环境治理的沙子;也不是手到病除的小病灶,而是关涉艰辛而恒久的治理难题。无论植树造林还是遏制水土流失,无论草原种草还是治理土地盐碱化,都需再加把劲。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答题前要了解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②事件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相关背景如何;③文段中指出的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突出细节是什么;④事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⑤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社会问题。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把新闻的脉络理清楚。在治理雾霾的同时,不可忽略治理沙尘暴。要迎来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沙尘暴不是生活的谈资,而是渗入环境治理的沙子;也不是手到病除的小病灶,而是关涉艰辛而恒久的治理难题。无论植树造林还是遏制水土流失,无论草原种草还是治理土地盐碱化,都需再加把劲。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②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③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④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⑤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⑥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A:④⑥①②⑤③ B:②⑤④①⑥③ C:②④①③⑥⑤ D:④①③⑥②⑤
5.把下列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 ②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③熟路引诱性最大,人们对它的抵抗力最低,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④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
A:④②③⑤① B:④①③②⑤ C:①③⑤④② D:①④③②⑤
20.如今,大多数餐饮场所免费提供Wifi服务,方便顾客就餐期间上网。然而,浙江安吉一家面馆的墙壁却贴有醒目的告示:此店无Wifi。下有一句提醒语: , 。
这句提醒语让面馆多了些许人际温暖,顾客不再掏出手机,各自为战,而是互相低声交流,和谐亲密。《人民日报》将这则告示和提醒语评为“最美小店铭”。请用对偶句写出这句提醒语。要求: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符合情境;字数不超过20字。(4分)
与其键对键,何如面对面/给眼睛放放假,与邻桌说说话(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的能力。本题考查对仗的修辞。对仗要求,字数一样,结构一致,相同位置的词或短语其词 性应一致,一般讲究仄起平收。题干要求“对偶句”“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符合情境”“字数不超过20 字”。首先要明确主题,然后再考虑对偶的修辞。根据后面的内容“顾客不再掏出手机,各自为政,而是互相低声交流,和谐亲密”可以确定其内容。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②社会底层往往处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 ③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 ④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 ⑤社会上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 ⑥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A:①②⑥④⑤③ B:②⑤⑥①③④ C:⑤③②⑥④① D:①⑤③④②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