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文人的狂言狂事,数也数不清。但细分文人之狂,,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才狂,不难理解,也可以说一般文人都恃才而狂,是性情之狂。而疯狂就需区别待之:有的是不随流俗执着个性的佯狂,。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文人之狂,。正如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及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的狂性情,怎么看,也都是中国文脉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16、①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体现(1分)

有的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轻(2分,此处可与答案不同,表述合乎语境,句子结构一致,可酌情给分)

③要多从正面来解读文人之狂(2分)

18、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面车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并自拟一则车标语。(5分)

①距离产生美。 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③别吻我!我怕羞。

18、示例:(1)①语意双关,有距离才有美,另一层意思是请保持好车距,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才是安全的,才是一件“美”事。②它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你”“我”“心”“路”巧妙对应相连,不仅含蓄形象的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而且含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人的语态来写出,在行车中应保持一定的车距,让他人警醒,不要靠的太近。(手法1分,内容2分,写一则2分)

17.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字。(6分)

材料: 《魏志倭人传》是我国1700年前的史书,其中有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描写。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运用空气瓶的装置使空气密闭循环,制造了“空气罩潜水器”。此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极为流行。近年来,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都在研发深海载人潜水器,他们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2012年6月24日,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7020米。

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活动,早在1700年之前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近年来,

17、(1)我国人民就开始了潜水活动(2)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问世(3)深海潜水成了世界上激烈角逐的热门课题(每答对一处2分,意思对即可)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

。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18.【答案】示例:①能够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②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③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5分;写出2句给4分,3句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由“仓库”一词以及“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可推知①的内容应是“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由“水分太少引起干旱……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可推知②的内容是水分太多的危害;由“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可知③的内容为“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句子,字数不超过30字。(3分)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一天,大师派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师问道。“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弟子点头,若有所思。

5.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符合情景,连贯自然,有一定哲理即可)

16、请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记忆型阅读是 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 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 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曰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16、【参考答案】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③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横线上文确定答案。

18.结合本段文字,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针对儿童的“爱国教育”中,人们常常将“爱国”变成响亮却空洞的口号,使它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他说道:“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18.认真研究儿童心理,将爱国教育融合在审美教育中(后一句写成“使爱国教育具有审美性”“使爱国教育拥有美感”亦可)。(4 分,1点2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①____: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③___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①人具有两重属性②必须受礼仪的规范③这就与禽兽无异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人才不会生病;②________________,疾病必来。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③_______________,人们把“中药”不是称为“本草”,就是称为“药”。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草”称为“中药”,以明显区别于“西药”。

1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注重分析空格前后的语句。第一个空格,空格前写人们对“中医”的理解,空格后是通过对“中”的解释来诠释“中医”的含义。由空格后的内容可以看出,很多人把“中医”理解为“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是错误的,由此可以判定第一个空格所填语句的意思应该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第二个空格,空格前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看法,即人不生病就要阴阳调和,由空格后的“疾病必来”可以看出,第二个空格应该填写“如果阴阳失衡”等。第三个空格后的内容是人们把“中药”称为“本草”或“药”。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有了“中药”这一说法,可见西医传入中国以前是没有“中药”这一说法的,由此可以判断出第三个空格应该填写的内容。

答案:(示例)①其实不然②如果阴阳失衡③中国没有“中药”这一说法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优势。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一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 一120 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 ,1957 年作文分占100 %。

  一一摘自《南方周末》 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17.【示例一】: 我认为认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不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语文能力内涵丰富,写作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靠一篇作文不能全面检测语文能力水平 的高低。其次,一个现象存在时间的长短不能成为其正确合理的理由。最后,作文评价的主观性因素也使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在可信度上存在一定问题。

【示例二】: 我认为认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能在作文写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因此通过作文的考查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 的语文水平。其次,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写作体现应试者的语文素养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最后,脱离讲话和作文的语文知识考查意义有 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