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请仿照给出的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饰一致。(6分)
循环往复的四季,寄寓着大自然不一样的感情。春风送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雪带寒,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雪对大地的爱恋。
15、例句:夏雨缠绵,给大地送来活力,那是雨对大地的问候;
秋叶飘落,给大地铺上金黄,那是叶对大地的赞美。
16.阅读材料,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语句使得上写文内容一致、连贯通顺。每空填写字数不多于20字。(6分)
日前,“一带一路”倡议的牵头设计单位之一国家发改委在网站刊文称,以“五个一”为标志,_______①________。成果的取得,说明“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是适应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需求应运而生的。正如2015年3月,____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________②________。“一带一路”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其更好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仍需要更多的战略耐力。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________③ ________,以及美国及其军事同盟的战略调整的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趋向复杂化。
16①“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②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
③另一方面,受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填写把握突破口。如填写①时注意上下文“成果的取得”“一带一路”;②照应“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③注意上文“一方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建筑的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的表现。 ① ,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 ②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阁。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 ③ ,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都具有中国建筑的特性。
16.①也如同做文章一样 ②有“大文章”或“小品” ③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每句2分,
共6分)(选自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分三点作答。
(1)
(2)
(3)
19、(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2)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
(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5分)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shèng jīng 》,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的著作,① 。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② ,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③ 。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16.示例:(①当作休闲娱乐轻松来读2分(关键词语“休闲”“娱乐”“轻松”)②读不懂就不要硬读(有关于“读”或“阅读”的方式方法字样即可,2分)③人文精神在熏染的过程(有“经典”“阅读经典”“人文”等字样即可1分)
做题时要注意:①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②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22.请对“亲”这一网络语的流行,发表你的看法并加以阐释,不少于三点理由。 (6分)
“亲”即“亲爱的”一词的简称,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买家的称呼,后逐渐在网上走红。2011年高考结束,南京理工大学用“淘宝体”发出了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此后,8月1日外交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招聘广告:“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可见“亲”字火到了什么程度。
22.(一)“亲”的流行有多方面的好处。(1)沟通上的亲近:语气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2)表达上的简洁:其简便、快捷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网络交流。(3)这样的词汇有新鲜感,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4)可以丰富词汇的含义。(5)“亲”字是对古老文字的又一次创新,体现我国文字的魅力。
(二)让“亲”流行下去不妥。(1)它表达不得体:“亲”是私密性的称谓,用在正规严肃的语境中,显得不庄重。(2)信息的模糊性:对不熟悉这种称呼的人而言,“亲”的使用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3)表达上的不规范:这种表达的过度简省,对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4)受娱乐至上风潮的影响,庄重的汉语表达被娱乐化。(5)迎合了现代人的无聊浮躁心态,是媚俗心态的反映。
(三)有赞同有不支持,有理有据,也可得分。
(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
① 。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② ,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③ ,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①
②
③
15.示例:①能够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②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③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
(6分;写出一句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 ① ,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 ②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 ③ 。从公众的反馈来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
16.①纵使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政治家信条。②也留下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文章。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意在重视家风”)。(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语句连贯即可)
32.根据文章补写。(5分)
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原因有二:一是在于它们目标专一,(1) ,
(2) ;二是在于它们(3) ,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未间断过这种努力。由此及彼,我们可以想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在它们身上,都体现了“专”“恒”二字。
32.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 持之以恒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 ,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诗歌,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 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 。
16. ①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诗。②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 ③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