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植物的花粉是很微小的, ① 。一朵棉花大约有花粉2万粒,一株包米的雄穗花粉多达5亿粒。两者花粉多少为什么相差这么悬殊呢? ② 。有些昆虫采蜜来传授花粉的植物,花粉的数量就少些,而借助风来传授花粉的植物,由于,损失较多,所以, ③ 。
①但数量巨大 ②因为它们的传播方式不一样 ③花粉就多(每点2分,超出字数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语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概括作答。由第一空后面的数字很容易得出“但数量巨大”;第二空,由前句“为什么”和后面的“有些”“而”可知,应从“传播方式”这一原因角度概括;第三空是上句“由于”的结果,故应从“花粉就多”这一结果来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 ① 。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化和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 ② 。传统民间艺术要永葆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 ③ 。
①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 ②民俗也随之发生变化③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句子意思可知民间艺术不能孤立存在。第二空应是说时代观念的变化和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民俗的影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言之成理。
示例一:高考励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首先,励志标语的日趋白热化,反映的是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次,教育资源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标语的变化背后蕴藏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再次,这些标语折射了社会日趋功利的心态,是日趋直白赤裸的功利追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因此,标语的变化应触动的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思。(6分)示例二:励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是进步的表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老套的标语早已不符合青年人的口味,他们更愿意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来调侃庄严的高考;这样的标语体现的是年青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班级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正朝着更为自由平等多元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应给予包容和尊重。(6分)(观点要明确,2分;理由要充分,2分;言之成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根据这些标语出现的年代,结合时代背景仔细分析。可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的角度分析,指出这些标语背后所折射的社会心理;也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分析,指出这些标语的合理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①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②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③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1)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2)也要治理互联网
(3)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解析】
试题分析:做题时要注意:①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②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放入上下文中能使语意连贯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5分)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 ①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 ②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 ③ ,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①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② 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
③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也涉及连贯。第一个空结合上文来看,应是对上文的总结,把“正月十五”和“元”“宵”的关系写出来。第二个空前有“既是为了赏月”,提示考生此处应填写一个由“又是”或“也是”领起的单句,与上文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照应“大地回春”,此处内容应与迎春、贺新春有关。第三个空的上文是“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提示考生,此处填写内容应与上文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照应后文的“猜谜”“赋诗”,所写句子内容应与文化有关。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4分)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
(摘自泰戈尔《园丁集》)
示例:适度而无私的爱才能久长。
评分建议:4分。“适度”“无私”“爱”“久长”,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根据句意,联系现实生活,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泰戈尔诗句的意思是,爱的热烈可以,但不能太过热烈;爱的专注可以,但不能太自私。 故可根据这些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 (诗句)”的奇效。
答:①
②
③
16.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 ②而是适时做出精彩的解说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材料 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① 。从传记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②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③ 。
16、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我国最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23.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 ⑴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 ⑵ 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答:⑴ ⑵
23.⑴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⑵绘画是用笔墨写作
20.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陶渊明、蔺相如、荆轲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20.【参考答案】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题思路】这几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