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绿阴冉冉遍天涯 ②青草池塘独听蛙 ③秋庭暮雨类轻埃 ④林莺啼到无声处 ⑤门外无人问落花

A:③②④⑤ B:⑤①④② C:①②④⑤ D:⑤②④①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据美国硅谷人士说,现金即将过时,在不太遥远的未来,① 。与使用纸币或信用卡相比,手机支付都将更快、更智能化,也更安全。② :③ ,它要求人们的手机上安装一块特殊芯片,付款时用手机读取信用卡数据;另一条途径是“史克威尔支付”APP,与“谷歌钱包”不同,它与苹果手机和一系列安卓模式手机兼容,付款时不用把手机从兜里掏出看,商家只要用接受付款的智能产品就能将钱从顾客的信用卡中划走。

①我们将用手机来支付一切费用②手机支付主要有两条途径③一条途径是“谷歌钱包”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应结合上下文来解答。①处结合上文“现金即将过时”和下文的语境,可判断出此处应填“用手机来支付一切费用”之类的内容;②处结合后文“另一条途径”,可判断出此处应填“手机支付主要有两条途径”之类的词语;③处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应填“一条途径是‘谷歌钱包’”之类的语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1) 修改:

(2) 修改:

(3) 修改:

(4) 修改:

(5) 修改:

(1)“府上”修改为“寒舍”;(2)“令尊”修改为“家父”;

(3)“抛砖引玉”修改为“批评指正”(或“发表高见”,或“删掉”);

(4)“务必”修改为“删掉”;(5)“恭候”修改为“等候”。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应注意说话的对象及场合,题干中说“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故说到自己的时候应使用谦辞,说到对方应使用敬辞。“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此处是说自己家,故不能使用“府上”,因为府上是敬辞;“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此处是说自己的父亲,而“令尊”是指对方的父亲;“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抛砖引玉”的意思是“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不能说对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宣告了通俗小说占据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心位置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①________________。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演义》影响当时文学发展的任何信息。浙江宁波天一阁所藏《录鬼簿续编》中记载的那个戏曲家罗贯中是否就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同样找不到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中国人姓氏有限,②________________,而明代中后期传说的《三国志演义》作者罗贯中有宋人、元人、明人数说,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而是要寻找到编撰《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①《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  ②同姓名者实在太多  ③关键不是要寻找到罗贯中(每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解答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要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断。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研究横线的上下文。第一处,后面说“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故前面应是说《三国志演义》成书的年代;第二处,前面说“罗贯中是否就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同样找不到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中国人姓氏有限”,故后面应是说同姓名的人多。第三处,后面说“而是要寻找到编撰《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前面的句式应是“不是……”。解答此题,应注重分析空格前后的语句。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①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② 。在波兹受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③ ?它把我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①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②思考会妨碍观看;③电视究竟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应结合上下文来解答。①处结合下文“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可判断出此处应填“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之类的内容;②处结合上下文,可判断出此处应填思考会妨碍观看”之类的词语;③处结合上文“ 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和下文’ 它把我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可知,此处应填“电视究竟会把我们引向何方”之类的语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放学了,李明匆匆跑进教室,拉住好朋友张鹏,气呼呼地说:“乐乐在楼道里被人撞了个跟头,那小子还说是乐乐走路不小心。乐乐气坏了,想找我们一起去教训他。乐乐和我们一直都不错,现在朋友有难,我们得去帮忙,走吧!”听了这话,张鹏觉得这件事不能通过打架来解决,应该劝阻朋友。下面的回答中,你认为有利于达到目的并且得体的是(3分)

A: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平常那么聪明,再好好想想吧! B:这样做不好吧。冲动是魔鬼,我们先坐下来想想其他的办法。 C:你怎么到现在还是这么幼稚!总做错事,我真是白认识你了! D:咱们不是约好要看国安的比赛吗?快走吧,这件事明天再说。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嫦娥驾临“广寒宫”,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距月球15公里的高度开始落月。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6个阶段的减速,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选择着陆点。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后,身披五星红旗的嫦娥终于落月驾临“广寒宫”。这38万公里的距离,它一头是地,另一头是月。一头是梦想,另一头是现实。这38万公里的距离,它一头是古,另一头是今。这一天,中国走过了梦与现实,这一天,中国走过了古与今,华夏儿女守望了千年的“登月梦”,这一刻终于得以实现。

A:嫦娥完成中国梦 B:中国实现“登月梦” C:嫦娥连接古与今 D:华夏守望“登月梦”

3.春韭秋菘代表的是清贫之士的人品之清高。早韭嫩,晚菘肥,菜蔬之美岂是吃牛排吃汉堡面包的人所能领略?下列文句所表现的精神品格与“春韭秋菘”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视眼要戴眼镜,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具体到个人,也有不少想法。有的人听别人说近视眼戴眼镜会越戴度数越深,因此 (1) 。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眼睛近视了,看不清时就会迫使眼睛加大调节,眼压上升,眼外肌收缩,长期下去可导致眼轴变长,近视加深。同时, (2) ,势必离书本、桌面很近,更容易加深近视。所以, (3) 。那么,哪些近视要配眼镜?据专家研究,假性近视原则上不配,真性近视要配眼镜,混合性的配镜度数不能超过真性近视的度数。

(1)宁可让它近视也不愿配镜、戴镜;(2)不戴眼镜看书写字;(3)还是戴眼镜为好。(大意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各道横线的上下文,题目的答案往往可根据上下文意思得出。题中,第一道横线的上文是原因,填入的句子应该是下文的“这”指代的内容,即不佩戴眼镜。第二道横线填入的内容应该导致下文的结果,显然还是不佩戴眼镜。第三道横线应填入正面的结论,即要佩戴眼镜。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运河两岸,乡间旱象已成。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水车上,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已种田而未全枯的当然要出席,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没有种田的也要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一种伟观,__________________的伟观!

①村中农夫全体出席灌溉  ②已种田而已全枯的也要出席  ③人与自然斗争(类似的能体现人类不寻常的壮举均可)(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思考,确定要表达的内容,简明、连贯的表达出来。根据全段意思,是写人们灌溉抗旱,下句有“有的水车上”一句,可见是人们踏水车汲水,“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可判断①句陈述对象是“村中农夫”—主要劳动力,所以①句应该是“村中农夫全体出席灌溉”。“已种田而未全枯的当然要出席”“根本没有种田的也要出席”是从抗旱和每个家庭利益关系的角度来讲人们都参与了抗旱活动,根据“已种田而未全枯的”“根本没有种田的”,可以推出②句当为“已种田而已全枯的也要出席”。该段最后一句是对人们抗旱行为的赞美,赞美人们和自然做斗争的壮举,③处可以是“人与自然斗争”一类词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