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玩味。请从下面车尾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超过60字) (4分)
①距离产生美 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1)示例①语意双关,有距离才有美,另一层意思是请保持好车距,只有保持一定距离,互相才是安全的,才是一件“美”事。(2分)
示例②它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你”“我”“心”“路”巧妙对应相连,不仅含蓄形象地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而且含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从语言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蕴含的哲思等角度鉴赏,语言要简介,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下面是《 林黛玉进贾府》的一段描写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环境描写 ,这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大的社会背景,而且还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 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
【解析】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额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① ,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 ② ,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 ③ ,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①回望历史 ②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 ③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第一处根据“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填写“回望历史 ”;第二处根据“或许”“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填写“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第三处根据“镌刻进历史”填写“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评委们对有关人物的评述多用精彩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概述他们的事迹,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
如评述刘翔时写道: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参照上例又不拘泥于上例写一段话,全段不超过100字。(5分)
林冲 陶渊明 庄子 别里科夫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概述他们的事迹,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用精彩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全段不超过100字。在已给人物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写,适当运用表达技巧就好了,切记字数不能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下面8个句子顺序混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④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⑤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⑥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⑦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⑧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17.要求写一段话,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喜悦”的心情,不少于30字。(5分)
示例: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温暖、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吮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着婀娜的身姿。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扩展语句。扩写要注意连贯,要使用修辞手法使语段生动。题干对意境(忧郁)、意象(“小桥”“小草”“树木”等)、手法(修辞手法至少一种)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扩展语句的方法归纳:1.审清题目要求。题目中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往往是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和得分点。如本题中要“以‘风雨’为表达重点”就是解题的关键。2.弄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寻找扩展点,可以对句子的主干进行修饰、限制、说明,添加附加成分,使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都丰富起来。进而组织语言材料,完善题目答案。3.检查分析答案,题干中显性与隐性的要求是否一一落实,要及时补充完善遗漏的地方,并注意题干中的字数限制。
16.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83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同班同学刘信清,也读到了第28个年头,病痛缠身仍坚持从华阳坐车到成都市中心上课;80多岁的王大爷,坐轮椅也要上学,把50多岁的女儿从陪读变成了同班同学……10月19日早上7点过,83岁的唐陵从位于成都东郊的家里出发,在114路公交站坐上车。随后她换乘112路公交继续赶路,约摸5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成都市致民东路16号。这里的成都市老年大学是唐陵每周一都不能缺席的地方,今年是她入学的第28个年头。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2分)
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3分)
(1)耄耋老人热衷上老年大学二十八年;八旬老人坚持上老年大学近三十载
(2)高龄老人热情求学,老当益壮,年轻人更应积极进取;高龄老人并无学业或就业压力,他们能坚持学习孜孜不倦,可见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每个人都应该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要求有必要的人物(对象)(耄耋老人、八旬老人)、事件(热衷上老年大学二十八年)。第二小题是本题属于时事评论,评论时要结合材料联系社会现实,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在解答本题时应从自我的角度入手。当然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材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步骤一般这样:首先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其次概括层意,抓住考点;第三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考点,有时是拟定题目,有时是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压缩;第四根据表达连贯简明的要求组织答案,注意字数要求。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很多人认为志愿者的性格和志愿服务活动应该没多大关系,觉得只要有一份好心就可以了。但是,这的确忽视了 ① ,例如,志愿者的服务对象是一位盲童,盲童需要的是志愿者和他多说话多沟通,而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如果是相当内向的,发言很少或者是一言不发, ② ,服务就失败了。所以,这一类朋友就要 ③ ,在能够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之后,再参加志愿服务为好,这样才不至于好心办了坏事。
①性格对于服务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性格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
②就不能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就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③做出较大的改变
【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连贯题一般应对策略:陈述对象一致,结构一致,情感氛围一致,关联词等;还要仔细把握各分句内部的暗示语。①注意文段首句中的“性格”,以及横线前的“但是”,这两个关键词。②根据上文一言不发的表现和服务失败的结论推出中间内容。③要注意此处和“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呼应,写对志愿者的要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意连贯”是指语句之间的连接贯通,它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也是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连贯的考查,大多采用排序与语句复位(或“嵌入式”)两种题型。解答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语段的话题与中心,理清语段的结构层次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__,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① ,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 ② ,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①二是社会的担当 ②三是自由的灵魂(每空2分,形式和内容各占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回答时,应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加以分析、思考,作出判断即可,结合“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可以推断,答案应该是这样组织:二是……;三是……。①处由下文“社会精英”“社区与国家责任”可推断出答案;②处由下文“独立的意志”“知识与道德的自主性”等可推断出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填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不能混杂。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本题所给语段谈的是“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支柱”,文段中已经列出第一根支柱,要求填写的是另外两根。从句式上看,所填句子应该与“一是文化的教养”相同;内容上,从该段的内部层次可以看出,所填两处内容都到领起下文的作用,考生结合下文语境很容易得出答案。
15.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出于两种目的而建立的,______1_______。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叫“城”,主要出于军事目的而建立的 则叫“镇”。镇,有重压、安定、抑制、镇服和武力据守等意;所以,险要的地方叫镇。就两者对政治军事的不同的重视程度来看,“城”以政治而兼军事,____2_____,故北京是“城”,武汉是“镇”。“城”讲“文治”,而____3______,它们都不会把商业和商品生产放在首位。
①这就是“政治”和“军事”(或由政治,或由军事)。②“镇”以军事而兼政治③镇重“武备”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与下面两句形成总分关系。②与后句对比仿写。③对“城”与“镇”的功能的总结,从尾句可以推出,合理通顺可以起酌情给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