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任选一句,谈谈该句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所获得的启示。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较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40-6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的“恕”道,(1分)与人相处要和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2分),如果自己不情愿,为何要让别人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设身处地思考,自己不喜不愿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于他人(2分)。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成功,就应该学会促进他人成功;自己想要进步,就应该帮助他人进步(3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2分)(注:内涵3分,启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种准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这样就知道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可写的内容,但本题关键的要求是,句式工整,也就是要用整句,也就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自己才有别人,有别人也才有自己。对于这个道理, (1) ,可是却做不到。其实自己以外都是别人,可是有相干的,有不相干的。可以说是“我的”那些,如我的父母妻子、我的朋友等,是相干的别人; (2) 。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家族亲友, (3) 。自己也许愿意只顾自己,但是自己和别人是相对的存在,离开别人就无所谓自己,所以他得顾到家族、亲友,而社会、国家更要他顾到那些不相干的别人。
(1)很多人都懂
(2)其余的是不相干的别人
(3)不相干的别人和自己合成社会、国家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 ① ,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 ② ,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③ ,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①如果没有说明书 ②并且说明书的文字必须正确 ③可是关注产品说明书的却很少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填空的题目,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4.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 ②“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 ③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 ④这对于口语老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 ⑤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也会影响阅读的效果 ⑥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语音是否和谐就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
A:②③④⑥①⑤ B:②⑥③④①⑤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⑤②④⑥③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工匠们会选用与雕塑对象外形接近的石材,以求用最简略的加工、最少量的雕凿来完成创作。
②而加工的重点则集中于刻画如头部、面部等特征最为明显与突出的地方,以便使整个雕塑产生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效果。
③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的造型受到石质材料的限制,尚不能充分自由发挥。
④西汉时期,冶铁技术不发达,工匠们没有足够锐利的工具来完成对石雕的镂空、透雕及打磨等工艺。
⑤一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受当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和影响的。
⑥在此基础上,工匠们再对创作对象的主体,如身躯、四肢及大的动势上进行粗略的雕凿,以求神似。
A.④⑤⑥②①③B.⑤④⑥③①②C.④⑤①⑥②③D.⑤④③①⑥②
D
【解析】
试题分析:第⑤句是整个语段的总起句,引出中心观点。第④句对应第⑤句的观点,是例证。第③句中的“这个时期”对应第④句的“西汉时期”,“因此”一词与第④句构成因果关系。①⑥②三个句子是西汉时期工匠们的具体做法。第⑥句“在此基础上”承接第①句中工匠们的选材,第②句中的“而”字与第⑥句构成顺承关系,具体说明工匠们在工具与材料的限制下具体的操作手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家都知道, ①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② ,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 ③ 的过程。
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 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 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第①道横线的下文讲的是呼吸的重要性,因此可填入诸如“呼吸对人类非常重要”之类的语句;第②道横线的下文讲的是呼吸过程中的“排除”阶段,因此此横线应填如呼吸过程的吸收阶段,填写诸如“吸入新鲜氧气”之类的语句;第③道横线显然是对前面所讲的呼吸过程的性质的总结,一个“也”字,暗示此处应填如同上文意思差不多的语句,如“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之类。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把下面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 ,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实现思想。 ①从现象中看出本质 ②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 ③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 ④人不但有思想 ⑤用文字来记录思想
A:②⑤③①④ B:④②⑤③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②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出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 (1)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 (2)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 (3)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1)“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2)“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3)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市政建设部门要在古镇磁器口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一处古代民居拆除。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这三位代表是: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建筑学家李教授和历史学家周教授。请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
(1)王大爷:
(2)李教授:
(3)周教授:
⑴不能拆,我们更喜欢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 ⑵不能拆,这处民居是研究民族古建筑特点的标本。⑶不能拆,它能展示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解析】
试题解析:
这是一种形式比较新颖的语言运用题,可以根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写出对方案不同的看法。此题要求答题者分别以王大爷、李教授和周教授三个人的身份去说话。要明确三个人去向政府反映不要拆除古代民居的理由,重点注意三个人的目的相同,但身份不同,因此在说话时的用语是不同的。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对古镇怀有感情,可以这样说:“不能拆,我们更喜欢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而建筑学家李教授应从建筑学的角度去说:“不能拆,这处民居是研究民族古建筑的标本。”历史学家周教授应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去讲:“不能拆,它能展示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3.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B:我校拟筹办150年校庆庆典,届时欢迎各兄弟学校莅临指导。 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