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学科网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① ,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 ② ,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 ③ ,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①回望历史 ②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 ③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第一处根据“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填写“回望历史 ”;第二处根据“或许”“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填写“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第三处根据“镌刻进历史”填写“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诗歌的原则就是以简括体现丰富。中国诗歌经常用典,即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为用一个典故,
24.,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就字面上是很浅显的,
25.。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伍子胥因进谏吴王夫差而被杀,临死他矢志悬首国门以证明他所谏之不妄。懂得了这一点,
26.。
24.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25.但其中就有典故
26.才能领略这句诗的更深沉的含意
【解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喜欢书的人,起初是见到喜欢的书,总要想办法买下来。24.,还时常反复回味;有些书买了看了几页就搁下来,从此不想再看下去。在书店里买到一部新书,似乎说不上是“偶得”,25. ,这才可称“偶得”。前者是花钱谁都买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后者花钱很少,且平添一份喜出望外的乐趣,仿佛是阅世之一得。私下想想,买书藏书,其实完全是为了自己开心。
24.有些书买了很快就看完
25.在旧书摊里淘到自己喜欢的书
【解析】作答时注意联系好前后文。根据后文“有些书买了看了几页就搁下来,从此不想再看下去。”可知小题1有些书买了很快就看完。 根据前文“在书店里买到一部新书”可知小题2在旧书摊里淘到自己喜欢的书。
22.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1)将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1)“垂念”改为“常念”、“思念”。
(2)“高足”改为“得意门生”、“优秀学生”。
(3)“斧正”改为“指出”。
(4)“鼎力”改为“大力”、“全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2)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3)斧正:请人修改文章。
(4)鼎力:感谢别人帮助之大,敬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
29.。然而, 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
30.。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
31.。
29.二者有明显区别;
30.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
31.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通之处。
【解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2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两条,
①;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从主观上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
②,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从客观上说,是好的状态,如果你二者的状态是好的,那么从客观上评价你就是幸福的。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因为③ 。
①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
②具备这两种品质,
③你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逻辑和语意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后文“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第一处应该填“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根据后文“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第二处应该是“具备这两种品质”。第三处根据前文谈的是价值观,所以第三处应该填“你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其主要设施, ② 。 ③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防御设施”,第②空注意前面的“封闭”第③空注意后前“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功能是防御”“其主要特征”“ 防御、流通”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提示性的词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
27.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
29._______________。
27.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28.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29.可以转变风气
【解析】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逻辑和语意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前文的内容可知的是阅读文化典范可知第一个空“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根据前文列举的是受文化经典熏陶可知后面是填结果“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第三处是填对社会的影响“可以转变风气”。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②他不仅爱好美食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解析】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逻辑和语意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后文“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第一处应该填“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根据后文“还极爱下厨房”,第二处应该是“他不仅爱好美食”。第三处根据后文写的是苏轼做出了很多知名的菜品,所以第三处应该填“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敬师,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敬重。首先表现在称呼上,称师父,称恩师,称“再生父母”,都24.。25. ,也是如此,遇见老师,必得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得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坐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路上相遇,要趋行敬礼,要等老师走过之后再走;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当然,上述行为规范要做到也并不难,关键还在于26. 。
24.表达出学生的敬意
25.在行为规范上
26.学生发自内心地敬师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全段内容,这一段话是谈敬师的,根据第一句“敬师,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可以推出第一空应填写“表达出学生的敬意”;第二空根据“首先表现在称呼上”“上述行为规范”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在行为规范上”;第三空的最后一句应是总结句,应填写与“称呼”“行为规范”不同的信息,根据“关键”一词,故而可以填写“学生发自内心地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