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亲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B.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C.你通过快递公司送过来的书籍我已于昨日收到,笑纳了,多谢!
D.我今天发表的这些意见只能算作一家之言,希望能得到诸位苟同。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谦敬词的使用。B项“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中“令尊”使用不当。称自己父亲应为“家父”,敬称对方父亲为“令尊”。C项,“笑纳”是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赠礼;句中是说自己,故错误。D项,苟同,随便地表示同意,是谦辞。而句中是说“希望能得到诸位苟同”。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言表达的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得体就是要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运用得体”是高考语用题的一个考点,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比如本题给出的选项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对话。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① 。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② ,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①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一处由上文“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可推测前一句应该是“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第二处由上文“宙是有秩序的”结合 “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句可推测出应该是说数学和秩序的关系,应该为“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题中这段话前后句有很强的逻辑关系,考生由上下文可以推出句子,答题是注意句式。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①。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②: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③,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后文“干旱”,第②空注意后面的“人工”第③空注意前面“自我修复”。
22.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天资、命运、努力。学问的成就需要才的成分大,① ;道德方面的成就则需要努力,它和天资命运的关系小,因为完成道德,不必做与众不同的事,尽伦尽职即可。不论何人,只要尽心竭一力,对社会的价值是没有分别的。正如② 梅兰芳登台,不一定饰皇后。命运的好坏对于道德的完成也没有多大关系。不但如此,有的道德反要在不幸的遭遇下才能表现,如疾风劲草,乱世忠臣。所以,如果才华不够,你不必立志成为大学问家;如果时运不济,你不必豪言“治国平天下”;但③ !
①事功的成就需要命运的成分大
②唱戏好的人,和所扮演的角色无关
③成为道德模范,只要努力,你一定行 (5分。第①点1分,②③点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 ”,而 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 ”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 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汉字有利于发展大 脑智力/单脑文字/承载/多重编码/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 ① 。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 ② ,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论点而缺少论证,似乎只需要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 ③ ,这就造成微博里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
②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证实
③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说服人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垄断信息”,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虚假信息”,第③空注意后面“客观理性”。
22.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①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
②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
③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④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⑤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①③②⑤
【解析】
试题分析:整个语段以我们的游踪为顺序,写到所看的景,因此④或②应排在句首。但根据这两句的所表现的时空关系,应是④放在句首。“那里”指山的深处,所以,①句应紧接④句。③句显然是写瀑布的,所以应该紧跟其后。到这里,后面的两句排列自然也就出来了:②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喜欢书的人,起初是见到喜欢的书,总要想办法买下来。 ① ,还时常反复回味;有些书买了看了几页就搁下来,从此不想再看下去。在书店里买到一部新书,似乎说不上是“偶得”, ② ,这才可称“偶得”。前者是花钱谁都买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后者花钱很少,且平添一份喜出望外的乐趣,仿佛是阅世之一得。私下想想,买书藏书,其实完全是为了自己开心。
(1)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要素。(2)体现中国人民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庆祝;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也表达了五大洲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解析】
试题分析:构图要素包括图形和文字两种,回答是要说明完整、有序;分析寓意时可以参考题干对图标的说明,结合图形特点,简明概括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③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①什么叫文化;
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后文“文化就是”,第②空注意后面的“是从网络上得来的”第③空注意前面“不读书”。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植物而言,土壤就像一个仓库,
_______①_______。土壤的矿物质营养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水分太少引起干旱,______②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______③_______,一些动物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农业上常用灌溉法来防治虫害。
①能够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②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③当土壤中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问短大衣,结合前后语境,推断所填内容。第一空前面说土壤对植物而言就像一个仓库,第一空格的后面说“土壤中的矿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结合前后语境,第一空格处应该是说这个“仓库”的作用,即“能够储存植物生存必需的营养和水分”;第二个空格后说“都对植物不利”,空格前面已经列举了“水分太少”一种情况,很明显还得有“水分太多”的一种情况,所以第二空格应填“水分太多又导致涝害”;语段最后一句说用水来防治虫害,结合语境,第三空格处应该填让动物缺氧死亡的方法,所以第三个空格处要填“水分过多、通气状况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