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①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② _____________。其实,只要愿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示例)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 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意思相近,符合语境即可。答对一处2分,两处4分,三处5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前是“然而”,应填与“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表意相反的内容;②处前是“总之”,应填对上文的总结;根据下文“你可以……,你可以……”可知,③处应填“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之类的语句。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身心健康”“给予”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提示性的词语。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fó jiāo 用语,指的是佛pú sà 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磷是有关生命和思想的物质。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① ,才能使脑细胞正常地工作。食物里缺乏磷, ② 。怪不得身体衰弱的人和康复期的病人,要服用含磷的药物。磷不但人需要, ③ 。在开口狭窄的港湾里撒上磷的化合物,就会使细小的水藻和别的微生物很快繁殖生长,鱼的繁殖率也就提高了。
①大脑里含有足够的磷;②就会使整个机体衰弱下去(或“生命体就会衰弱下去?);③其他生物也需要(或“其他生命体也需要?)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由①前面的“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推断出①②处内容应该和前文相似,所以应该填“大脑里含有足够的磷”,“ 就会使整个机体衰弱下去”;再由“磷不但人需要”,推断出后面应该是“其他生命体也需要”。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二空,从前面的“骨头里含有磷,它决定着骨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这些内容可以知道应该填什么。
17.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出炉,阎肃、郎平、官东等人当选。请根据补充资料,给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官东写一则颁奖词,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人物事迹: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官东,天下英雄气,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合理运用排比手法2分,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2分,语言通顺1分,合乎字数要求且符合题意1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请根据补充资料,给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官东写一则颁奖词”,说明所写内容来源于材料,要真实不能认为拔高或贬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行为或语言,如“他第一个跳入水中”“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其次明确要求“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即句式与字数的要求,也需特别留心,否则也是要扣分的。
【名师点睛】颁奖词的写法:(一)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二)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三)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要求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__融,自然成趣。(四)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美。颁奖词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求语言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如本题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行为或语言,如“他第一个跳入水中”“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17.节日期间利用微信或qq“抢红包”成为热门的游戏,亲人间、同事间、同学间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或最差的接着派发。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游戏?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个)。
示例一:我觉得很好。①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②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③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
示例二:我觉得不好。①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②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③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对两点可得4分;另有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游戏”,要求“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个)”。首先要确立观点—赞同(或反对)“抢红包”游戏,再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如赞成:“亲人间、同事间、同学间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都是积极的,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反对可从以下角度考虑:广大民众“节日期间利用微信或qq” 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火爆的‘抢红包’游戏” 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言之成理即可。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1.读懂读清题干,是做题的根本。题干一定要读两遍,命题人说,题干上的话没一个字是多余的。读清读懂了题干,题目也就成功了70%。2.按题干的提示要求做题。题干既是要求,同时也是提示,是暗示。所以按照提示要求做题会事半功倍。如本题“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个)”。3.语言表达题每年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每位考生心理要有所准备,但其测试的方式方法可能有些与平时的不同,而能力要求却是每位考生早就心中有数的。
16.在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史学界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 ,实际上,殷商时代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很成熟,因此有人主张推至夏末,也有人主张推至夏以前,郭沫若则认为,汉字的源始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 ,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 。
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这种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小篆到隶书的转变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冒号来看,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实际上,殷商时代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很成熟”,可以得出: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第二空可以从后文“前一阶段”“后一阶段”得出来;第三空可以从前文“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得出来。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本题可以借助语境得出答案。
4.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3.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1)“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地县委县政府向媒体表态,目前排放红色污水的源头已经找到,后续整改工作正在落实,水环境质量攻坚战一定会取得胜利。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真心期待,新时代的中拉合作交流之船能破浪前行,造福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与拉美的近20亿人民,续写历史的新辉煌。 C:“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与少年班代表座谈时,老校长深情勉励同学们珍惜伟大时代,以立志成才和不懈奋斗奏响民族复兴的雄浑乐章。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是这样,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 ) ①作家的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 ②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 ③这类作家无力建立或改变自己的风格,只好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变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脸。 ④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不是“藏拙”,应该是“藏富”,不是“炫穷”。 ⑤拼命说自己朴素的人,其实是在炫耀美德,已经不太朴素了。 ⑥这比喻也很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⑥③②④⑤ C:②③①⑥④⑤ D:⑤④②③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