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韭秋菘代表的是清贫之士的人品之清高。早韭嫩,晚菘肥,菜蔬之美岂是吃牛排吃汉堡面包的人所能领略?下列文句所表现的精神品格与“春韭秋菘”不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每有意 会:体会,领会B.置酒而招之 或:有的人

C.在必醉 期:期望D.箪瓢屡空 屡空:经常是空的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姓字 真无马邪门B.此自终 中有足乐者

C.既醉退 濯清涟不妖D.黔娄妻有言 能以径寸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1.B

2.D

3.B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3)造饮辄尽,在必醉

(4)短褐穿结,箪瓢

2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中介绍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喜爱 体会 期望 经常

27、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8 、好读书 性嗜酒 著文章

29、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6-29题。(1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3)造饮辄尽,在必醉

(4)短褐穿结,箪瓢

2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文中介绍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喜爱 体会 期望 经常

27、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8、好读书 性嗜酒 著文章

29、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读书,不求甚解 好:

(2)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会:

(3)造饮辄尽,在必醉 期:

(4)短褐穿结,箪瓢空 屡: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可用原文回答)(3分)

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4分)

2.(4分,每小题1分)

  (1)喜爱(喜欢)                (2)体会(领会)

  (3)期望(希望)                (4)经常(常常)

3.(6分,每小题3分)

  (1)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何许”“不详”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不为贫贱而忧愁(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汲汲”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正确1分。)

4.(3分)

读书(好读书)(1分)喝酒(性嗜酒)(1分)写文章(著文章)(1分)

5.(4分)

  示例: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生活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4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体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易其号。……”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吾之乐尔。”(选自《六一居士传》)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性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饮辄尽 造:

③而易其号 屡:

④聊以吾之乐尔 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

②是岂不为六一乎?

译:

3.“五柳先生”中的“五柳”和“六一居士”中的“六一”各指什么。

答:

4.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依然“晏如也”;欧阳修在“既老而衰且病”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我们从他们的做法中可以受到哪些启示。

1.①爱好,特别喜欢  ②往,到  ③多次  ④记

2.①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②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3.“五柳”指宅边五柳树;“六一”就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

4.陶渊明爱柳树,爱读书、喝酒、写文章;欧阳修爱好琴、棋、书、酒、金石,这些从正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一种高雅的艺术情趣,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我们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1~4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有意,便欣然忘食 宾客大宴

B.置酒而招之 一食尽粟一石

C.在必醉 失,法皆斩

D.忘怀得失,此自终 不物喜,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文:

3.填空。

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_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4.文章赞美了五柳先生怎样的精神?你是否喜欢这个人物?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1.B

2.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3.思想性格   志趣爱好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赞美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每有会。( ) ②簟瓢屡空,晏如也。( )

2.选出与“因以为号焉”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不以躬耕为耻B.以此自终

C.以乐其志D.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多用否定句,找一找,读一读,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指书中的旨意②安然自若的样子

2.A

3.①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②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和对高洁志趣、人格的坚持;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入入胜。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末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素琴一张,弦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注:适:满足  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通“蓄”  徽:系琴弦的绳子

 1. 解释加点的字

   环萧然       箪瓢   晏如       

   亦雅咏不辍      弦徽不具      

 2. 解释下列句子

   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答: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答:                                   

3.本文表现陶潜个性的句子是:               (用原文)

“少怀高尚”如用《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来说就是:               。“博学善属文” 用《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来说就是:           

1. 墙;时常;安然自如的样子 ;停;具备

      2. 他的自述是这样,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如实记录。

         当有亲朋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

3. 本文表现陶潜个性的句子是: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少怀高尚”如用《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来说就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博学善属文” 用《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来说就是:常著文章以自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