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18.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金娜)只讲究个人卫生,而不讲究公共卫生(2)①谢谢你的提醒。②真不好意思。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注意:(1)要根据情景,友好提示,不至于伤感情。(2)对同学的友好提示,表达感谢之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⑤③④①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所给五个句子,确定首句,通过分析可知,②句和⑤句之间为转折关系,语意重点在强调郊游野宴,③、④、①为具体阐释郊游之乐并且按逻辑关系从一般到特殊排序。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 ,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A: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般 身体弯得像弓一样 面色惨得像死人一样 B: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 身体弯得像弓一样 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C: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 身体像弓一样的弯 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D: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般 身体像弓一样的弯 面色惨得像死人一样

18.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请删去游离中心内容的两句,指出表达不得体的三处并加以修改。

①我叫吴有,18岁,是一名来自××中学的高三学生。②很感谢贵校给我这次面试的机会。③我爱好广泛,在体育、音乐、写作等方面多有建树。④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每个周末我都要和朋友去观景赏玩。⑤我热爱学习,很享受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感觉。⑥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⑦我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我会在朋友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⑧我的家乡湖南风景秀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⑨贵校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将加倍珍惜,谢谢!

(1)必须删去的两个句子:____。(只填句子的序号)

(2)需要修改的地方:

改为_ ___;

改为_ ___;

改为_ ___。

(1)④⑧

(2)③将“多有建树”改为“小有成绩”;⑦将“鼎力相助”改为“尽力帮助”;将“慧眼识珠”改为“给我一次机会”。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删去游离中心内容的两句,指出表达不得体的三处并加以修改”。这是“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主要应是介绍自己的特点和表达自己对该学校的向往之情,④⑧两句与此关系不大,可以删除。③“我爱好广泛,在体育、音乐、写作等方面多有建树”中的“多有建树”过于夸大;⑦“我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我会在朋友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中的“鼎力相助”是敬辞,谦敬不当;⑨“贵校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中的“慧眼识珠”过于抬高自己。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简明和得体。语言表达的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得体就是要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运用得体是高考语用题的一个考点,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的动态运用角度来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本题就以改错题的形式设题,考生应分清对象、场合以及谦辞敬辞的性质。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因此,停止使用核能和扩大使用核能这两种趋势是并存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成长。但要使人类真正接受核能,下一代核能发电技术需要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

A:而在近期主流仍是停止使用核能,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B:但在近期主流仍是核能使用的扩大,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C: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驱动着核能使用的扩大,故使后种趋势在近期占了主流 D: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驱动着停止使用核能,故使前种趋势在近期占了主流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就不能采取推托敷衍、蒙骗世人的手段。必须立即、彻底改掉。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重点“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根据材料的重点作答。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经典阅读的题目,注意材料的内容是对话的形式,注意抓住对话的中心“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即“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就不能采取推托敷衍、蒙骗世人的手段。必须立即、彻底改掉”。

22.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而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愈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钢,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光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达古时期,①_____________。从传世文献记裁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铜器时代,但是,②____________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③_____________。

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的题目,注意分析整个语段,第一语段的大致内容是因考古学家未发掘到夏代之前的铜器,故史料记载只是传说。第二语段针对“铜器”相关内容讲述。从①句后“已进铜器时代”,可以判断“未进铜器时代”,即“采掘”。 ②由“但是”判断即可。③句是结论,由前文内容分析判断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具体来说有效的答题技巧如下:(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②宋词的婉转清雅

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文化遗产”和“传承”,第②空注意前面的“唐诗”,后面的“元曲”第③空注意后文“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中华文化”“ 古老的方块字面”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提示性的词语。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信仰是内心的光,。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__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所以又称作信念。

①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  ②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  ③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前面内容“信仰是内心的光”和后面“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__中行路,不辨方向”可知此处应该是“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第②处,根据前面内容可以判断讲信仰的重要性,此句可以为“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第③处根据“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可以判定此处可填入关键在于“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②处,根据前面内容可以判断讲信仰的重要性,此句可以为“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第③处根据“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可以判定此处可填入关键在于“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本题要求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