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表中内容,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工作场所 | 室外 | 室内+室外 | 室内 | 室内 |
职业群 | 农业 | 商业 | 教育 | 医卫 |
雾霾关注度 | 65.2% | 29.8% | 21.9% | 12.2% |
雾霾防护意识 | 15.2% | 48.9% | 59.5% | 90.8% |
降霾主体认可度 | 60.2% | 25.2% | 5.9% | 8.6% |
降霾要求度 | 15.2% | 15.2% | 45.2% | 35.2% |
降霾行动度 | 5.2% | 6.9% | 22.6% | 25.3% |
上表显示,人们对雾霾的关注度与工作环境有关, ① ;但防护意识恰恰相反,室内工作者明显高于室外工作者。也许这跟人的 ② 有关。同时,大家一致认为,承担降霾责任的主体是室外工作者,可是真正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采取降霾行动的又是 ③ ,这与他们主观要求降霾的诉求是一致的。
①室外工作者明显高于室内工作者 ②职业或受教育程度 ③室内工作者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图表题,要认真读图,从数字中得出结论。由下文“防护意识恰恰相反,室内工作者明显高于室外工作者”,故写上“室外工作者明显高于室内工作者”。从图表可知,这种情况和职业或受教育程度有关。(3)由“可是”一词,此处和上文构成转折,所以写“室内工作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上句子,组合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有些人吃着碗里圆溜溜的东西,往往陷在“元宵7’或“汤圆”分不清的困惑里。其实, ; 。当然,最本质的区别是制作方法: ; 。 , 。可见,好的汤圆是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的。 ①单看个头,元宵比较大,汤圆则个头小 ②元宵是“滚”出来的,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沾水后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边滚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大小即可 ③就是说,把糯米泡水后,连水带米一起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 ④除了名称上有区别,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 ⑤汤圆是“包(抱)”出来的,其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 ⑥但汤圆用的是糯米粉,最好用“水磨粉”
A:②⑤④①⑥③ B:④①②⑤⑥③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①②⑤③⑥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中国历史上, ① :火的发明使用,② ,从此茹毛饮血的时代成为历史;农业的出现,人们由采集变为栽培植物,有目的地生产出自己的食物;面食的输入,使中国饮食文化由“粒食文化”进入“粉食文化”;美洲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的传入,增加了粮食的种类,③ ;第五次的饮食变革,则是食物生产和制作的工业化、标准化。
①有五次重要的饮食变革②使人们开始熟食③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语境以及标点符号考虑,第一空根据冒号和“第五次的饮食变革”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有五次重要的饮食变革”;第二空根据空后的“从此茹毛饮血的时代成为历史”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使人们开始熟食”;第三空根据“增加了粮食的种类”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或“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是通过口、耳交际的,本质是通过声音来实现交际过程的。声音一发即逝,距离太远听不见,过去的话也听不见,交际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仅有语言,人类已有的经验很难完整地保留和传递。人类大脑这个“加工厂”的材料来源也只能限于个人直接经验和口耳相传的间接经验。这样一来,因信息量有限, 。因此,仅有语言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就会存在诸多不便。
A:大脑的能力完全不能发挥,大脑的进化过程渐渐停止。 B:大脑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大脑进化过程也会放缓。 C:大脑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大脑进化过程被迫停止。 D:大脑无能力充分发挥,进化过程也被放缓。
21.下面是一个主题为“沟通”的电视公益广告脚本,请你参照相关内容,补出空白部分。
要求:①处不超过90个字;②处不超过10个字。
镜头 | 画面描述 | 画外音 | 时间 |
1 | 一个小女孩背着书包回到家,拿出一张画,上面写着“服装设计图稿”,兴奋地展示给父母看。她满怀期待地刚开口,母亲立即塞过来一本数学练习题,女孩只好落寞地走进房间。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 5秒 |
2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沟通,请放下手机。 | 5秒 |
3 | 一白领男子身穿西装端正走进电梯,按下关门按钮,电梯快要关闭时,一个滑冰男孩冲进电梯,不小心撞到了白领男士。白领男士微笑着伸出手扶住了男孩,男孩立即笑着道歉并脱下滑冰鞋。 | 沟通,请你微笑。 | 5秒 |
①一个大家庭的新年聚餐,桌上围坐着十几人。白发苍苍的爷爷端起酒杯向全家人祝酒,但孙子、孙女们都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并未抬头。爷爷深深叹了一口气,忧伤的眼里溢满了泪花。②沟通,请听我说。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之后的画外音是“沟通,请放下手机”,可见画面一定会是当家人团聚时因为各自玩手机而缺少了团聚的欢乐。学生可以通过想象描述这样的画面。第二题要求依据画面写出画外音,画面是孩子和妈妈之间缺少沟通,妈妈没有给孩子表达梦想的机会,一味按照自己的愿望要求孩子,让孩子感到很落寞。由此,可以参照后边两句画外音写出“沟通,请听我说”之类的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用竹子、木头制造的,是植物性的,① ,如大米、玉米、小麦和小米等,所以对这些食物的味道影响不大。而且,由于是素食,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不多,香味也不大,所以对食物的味道影响不大。但西方人吃动物性食物较多,② ,如此才能操控、驾驭食物,如切割动物性食物。而且,由于动物性食物的谷氨酸较多,吃起来比较香,③ ,因此用金属筷子、刀叉吃饭,会让人感到食物更咸、味道更浓。
①用于操控和驾驭植物性的食物②相应地用的餐具以金属为多③所以餐具对食物味道的影响也较大
【解析】
试题分析:①句由后文“大米、玉米、小麦和小米等”“操控、驾驭食物”,相对于“动物性食物”,中国人的餐具,是“用于操控和驾驭植物性的食物”的。②句由后文“用金属筷子、刀叉吃饭”可知“相应地用的餐具以金属为多”。③句由前文“由于动物性食物的谷氨酸较多,吃起来比较香”,后文“用金属筷子、刀叉吃饭,会让人感到食物更咸、味道更浓”,“所以餐具对食物味道的影响也较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① 。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 ② ,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 ③ ,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①而家风家教则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②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
③ 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填对一处给1分,填对二处给3分,填对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做此类题时,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第一句是中心句,注意第二句的“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可知话题是“家风”“家教”。第三句“相反”,也是在谈“家风”“家教”的问题,与上文形成对比。第四句,“可以说”是总结句,要以肯定句的形式得出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j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第二是体魄的雄健。就第一个条件说,一个人有无作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说看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事,就是我们结交朋友,也要先认定他天性是敦厚还是凉薄。____ ,则体力与胆量关系,实在密切极了。体力好的人不一定胆子大;体力差的人却常常易于胆子小。具备这两个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谈____ 。
①第一是天性的敦厚
②就第二个条件说
③如何修养道德的勇气
【解析】
试题分析:做此类题时,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① ,一旦毁坏则不可能复原。古建筑能激起人们的民
族自尊心和文化认同感,每个民族的人民都会为拥有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然而,② ,比如,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古建筑常常受到惊人的破坏,因此,③ 。
①具有不可再生性
②人类创造辉煌也毁坏辉煌
③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根据语境考虑,第一空根据其后的“一旦毁坏则不可能复原”等信息可以确定应填写“它具有不可再生性”;第二空根据“然而”“ 比如,在城市.......”等信息,可以确定应填写“人类创造辉煌也毁坏辉煌”;第三空根据“因此”可知是总结句,因此要填写“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阅读下面的语段,并在文末的横线上补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准确简明,不超过25个字。
《庄子》中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突然之间,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小心!”但船还是直接撞了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开始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是当他仔细一瞧,发现是条空船,于是气也就消了。
如果你被楼上的人洒了一身水,你很可能会对他大声叫喊,甚至大骂。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湿,即使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也不会大发雷霆。
所以,你渐渐会懂得:很多时候,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 !
伤害你的其实是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与想法而已!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填写的句子前面的的话语“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那回答的就是什么伤害你,根据文意可知是“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此题属于概括材料的内容,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额真实现象。此题属于寓言类,注意“飞来的船”对应的是生活中额普遍事情,然后分析对待的方式,“船没伤害你”,那伤害的你的是材料的“谩骂”和“叫喊”,即自己的心情和做事的方式,由此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