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荒诞的情节、孤寂的灵魂令人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②一方面,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正在迅速抽走农耕社会“四世同堂”下敬孝的现实基础。 ③以至于有老人不得不发工资请子女回家,有老人因全家聚会时小辈各自把玩手机,一怒之下摔盘离 席。 ④作为传统道德“百善之先”的“孝” ,如今似乎正在遭遇三千年来未有的严峻挑战。 ⑤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所产生的赡养难题,正日益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 ⑥另一方面,空间上的距离也在悄然加剧两代人情感上的疏离,甚至“多年春节未曾回家”还被一些 媒体宣扬成爱岗敬业的表现。
A:①②⑤⑥③④ B:④②⑤⑥③① C:④②③⑥⑤① D:①②③⑥⑤④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这是一些纯真、可爱的小天使,只是被困在了孤单的小世界里。他们自己哭、自己笑,默默地感知,默默地用我们不熟悉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沟通。他们是终生不能治愈的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上,① ,造成了这个群体一直不被认可。 ② ,如何让社会大众接受自闭症儿童,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幸运的是,有一群人、一些机构正在不断努力,搭建一个持续且具有广泛社会参与度的公益平台, ③ ,改善自闭症儿童和家庭的生存质量,为他们争取社会尊重与关爱。
①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误解与排斥
②如何让自闭症儿童适应这个社会
③通过汇集各方力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A:⑤①②④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⑤①④ D:⑤②①④③
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B: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承蒙奉书并赐佳作,拜读之时,获益匪浅。因琐务未及回复,深以为歉。 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 ① ;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 ② ,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 ③ 。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② ③
①自己才能生存 ②不侵犯别人的利益 ③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解析】
试题分析:①横线处后面是分号,根据上文“只有让别人生存”和下文“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可知,①处应填入“自己才能生存”。从②处前后句子可以看出,三个句子之间有递进关系,中间句应该是“不侵犯别人的利益”。③处后面强调了底线的重要性,说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东西,再根据“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可推断出③句是对上一句的转折。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生存”“别人的利益”“底线却不能缺失”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提示性的词语。
7.下列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文: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 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寄托(未能实现),(因而)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的生活。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空不超过15字。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__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 _②。____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可联系“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得出“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第二空可联系“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得出“开放是其主要特征”;第三空可联系“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得出“从城到市的变化” 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场合的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其作品研讨会,她谢绝】杨绛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B:【电视连续剧《保密局的枪声》中,刘啸尘买了戏票请阿纪一起去看戏】阿纪说:“我是喜欢评弹的,您既然赏光,我就只好去了。” C:【王医生送病人小张出院,告别时】王医生说:“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我很高兴,以后欢迎你常来。” D:【某广播电台的广告】戴ⅩⅩ牌领带,使您的仪容更潇洒。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20.试分析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和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有何本质区别?
21.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参考示例:前者清静无为,谦虚谨慎,以慈悲怀天下;后者,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争做时代的先锋者。(共4分)
21.赞同老子观点:强调不争之德;强调无为;柔弱的东西不要争强好胜,才能保全自己;生出乱世,要学会柔弱不争,才能天长地久。(每个要点1分,共4分,观点鲜明,大意正确即可;赞同孙中山的观点:开拓创新,敢于争先;建立功业,实现价值;以天下为己任,心系苍生;奋发向上,勇于献身等。(每个要点1分,共4分,观点鲜明,大意正确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20.要分析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和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有何本质区别,需要明确二人所持的观点背景以及真实内容。老子的观点,是道家学说,我们应明确其“慈悲为怀”的一面,而孙中山的思想要放到新时代革命背景中,加以分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要区分观点的不同,只要是联系人物生活背景、个人经历、个人身份、学说观点即可推知答案,当然,回答时,应注意结合语境做一归纳概括,得出答案。
21.①赞同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观点。老子出于对道家哲学理论的服务的需要。强调“不争之德”,强调“无为”。柔弱的东西不爱好去逞强,不爱好去争斗,因此他们才能天长地久。身处乱世,为保全自己,所以强调“人须柔弱”不争;②赞同孙中山“敢为天下先”的观点。“敢为天下先”意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功立业。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 激励了中国多少古仁人君子去以经世济民为己任。以一己之躯去肩负拯救和安顿天下苍生的使命。这种勇气和激情让我辈为之奋发向上,为之勤勤恳恳,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应有的光与热。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是谈自己的认识,需要分析这两个观点的异同,当然,要结合语境做一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必须自圆其说,注意定下所持观点,就要围绕观点做一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