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发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从2016年起,将语文分值从150分提高到180分,
英语分值从150分降低到100分。另外,英语一年两次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成绩三年有效,如高一已考了100分,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语了。这个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以下是
某校师生的一段对话,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简明,连贯。
生甲:为英语降低到100分叫好,有利于我们学习减负。
生乙:① ?即使英语只考50分,竞争一样会很激烈。
生甲:高一已考了100分,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语了。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工具,是回 归理性的时候了。
生乙:也是,② 。
老师:这次高考改革不是简单的分值增减,而是国人开始重视母语的学习,更理性地看待外语学习的体现。
①英语分值的下降就能减负了吗?②很多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却学无所用,而母语却没学好。(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作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必须是问句,内容是对甲“减分即减负”的否定。②内容是赞同甲“英语学习应该回归理性”的观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最连贯的一组是( ) ①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分严格。 ②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 ③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 ④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 ⑤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凸透镜采集的太阳光。
A:②①④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③②④ D:①⑤④③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两条,①________;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从主观上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②_________,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从客观上说,是好的状态,如果你二者的状态是好的,那么从客观上评价你就是幸福的。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因为③_________。
①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
②具备了这两种品质
③你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的内容。再根据上下文语义关系推断空白处应填的意思。本则材料的内容主要阐述幸福获得的基础并不是物质而是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①处前后内容是相反的,“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没有了这两条,那么①处表达的意思应为“物质的东西再多也是不幸福的”。②处是总结具备这两种品质。③抓住前后语境中的关键词“支配”“价值观”,怎样达到真正的幸福,支配价值观就会幸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怎样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呢?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把握该作者的写作风格,① ;我们也可以② ,阅读其他作者写作的相同题材的作品,从而实现对语文课堂学习外延的拓展。在阅读时通过比较,找出异同,以便能对文章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鉴赏。对于节选的课文,老师应提供原著的内容梗概,③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指导,并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作品。如果能这样学习课文,那么长期积累后学生所学到的将不仅是薄薄的几页课文,语文课堂的辐射范围会更广。
①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 ②把握该作品的主题 ③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子补写题,可根据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①处,根据“可以……,也可以……”这个句式可以确定,语段是从“阅读作者的作品”“阅读其他作者的作品”两个角度来阐述“拓展语文课堂学习的外延”的,据此,可以推断①处应该是“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之类的句子。结合下文的“其他作者写作的相同题材”,可推知②处应该与把握课文内容、题材等相关。③处的上句是表示措施的句子“对于节选的课文,老师应提供原著的内容梗概”,那么③处应该是“让学生对原著有一个总体印象”之类的表示目的的句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15.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导致老人固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较少, ① ,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明显减退;另外, ② ,老人若与周围格格不入,多种关系欠融洽,会导致固执进一步加深;最后,老人往往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微小事情看得过重,长期挂在心头, ③ ,内心郁闷烦躁,凡事就会缺乏变通。
①大脑缺少应有的刺激 ②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得不到及时排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充嵌入型连贯题。在一个语段中补写语句,首先,应明确整个语段的大意及主旨;其次,应把握所补写语句所处的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语”来填写。第①句,前文说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少,后文说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减退,所以第①句应该填新鲜事物对老年人的大脑进行刺激并且这类刺激应该是不敏感的之类的语句;第②句,是对下文的概括性引领,从下文看,主要是一些老年人与周围的关系,也就是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问题;第③句,前文说老年人老是把一些小事看得过重,后文说因此造成的后果,这期间就需要一个承上启下表达这种心理得不到排解之类的语句。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脉管炎”,虽是一种血管的炎症,但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的,而是血栓阻塞血管、血流减少所致,主要以下肢为主。脉管炎后期可引起手足发黑、坏死。但 ,如果在早期能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A:一些并发症会因为不及时治疗而慢慢滋生 B:严重的后果会因为治疗不当不可避免地发生 C: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速度的过程 D: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舆论和法律有关联,但它们仍然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和运行逻辑。舆论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它有时侯贴着法律,有时候又离法律很远,更多的时候是 ① 。男子暴打女司机的视频一出现,立即就引起普遍的愤怒,人们纷纷指责打人的男子,可见这个时候, ② 。可是另一个流出的视频显示被打女司机连续两次变道,使男子开的车因紧急避让而险些侧翻时,舆论就几乎是一边倒地站在打人男子这一方了。舆论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你以为它离正义很近,可有时候却很远,你以为它离正义很远,可有时候却很近,甚至 ③ 。
①更多的时候是和法律若即若离②舆论的逻辑是和法律是一致的③这本身就是正义
【解析】
试题分析:文段是说舆论和法律的关联的。①根据上文“它有时侯贴着法律,有时候又离法律很远”,此处是更多的时候的情况,即和法律若即若离;②通过上文的例子,可见舆论是和法律是一致的;③依据上文的分析“舆论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你以为它离正义很近,可有时候却很远”,下文要和上文语意相反,③和上句“可有时候却很近”构成递进关系,所以答“这本身就是正义”等的意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法。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新雨初睛,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 。这是一个仙境。
A: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 B:高大的云杉就密密地矗立在迎面陡峭的高山上。云杉在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嫩绿。 C:瘦削陡峭的高山上,孤独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 D:在夕照的烘托下,白云如狂野的孩子从云杉间奔出。云杉就矗立在迎面陡峭的高山上。
16.在人际关系中,“同理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指的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处境、情绪及感受,并恳切地给予得体的回应。下面是一位刚刚转入你班的同学对你说的话,要求运用“同理心”的原理,对该同学说一段话,40字左右。
这位同学说:“这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比我原来的班级差远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班级。”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我也会感到孤独。但抱怨肯定不会解决问题,只要我们以后多交往,你很快就会拥有很多的朋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运用‘同理心’的原理,对该同学说一段话,40字左右”,而该同学是刚转入班级,他对班级的感觉是“学习气氛比我原来的班级差远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班级”。拟写答语的时候,应先从对方角度分析此时的心态,即身处新环境的孤独;然后给出解决的方法。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与“正确”。“得体”,要求语言表达适合情境条件,既要符合内部语境(即上下文),又要适应“外部语境”(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时间、地点、目的、话题乃至思想感情等)的各种要求;此外,还应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准确”,是语言表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比如本题中,所拟写的答语应体现出自己明白同学说这番话的原因是感到孤独,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