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辨别不同气味,并表现出对母亲体味的偏爱,是在生后的( )

A:1周 B:2周 C:4周 D:3周 E:5周

地球上已经鉴定的生物物种有多少万种?()

A:500万种 B:400万种 C:200万种 D:100万种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______。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B: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C: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D: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_________ 。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B: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C: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D: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_________ .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B: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C: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D: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有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_____。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B: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C: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D: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口臭有多种原因,也因不同疾病有不同气味,口腔有烂苹果气味的见于: ( )

A:高血压 B:牙龈出血 C:糖尿病酮症 D:尿毒症 E:肝臭味

(16届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2016届九年级10月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闻香识“英雄”

①某天清晨闻到的丁香花的独特花香,数年之后仍能记忆犹新,这究竟是为什么?人体能够分辨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人为何具有如此的“品”味能力?

②在人类诸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两位科学家琳达·巴克、理查德·阿克塞尔决心用他们的精诚合作,叩开嗅觉科学的大门。阿克塞尔和巴克发现,人的鼻腔细胞膜上分布着不同气味受体。人体基因总数中的3%,即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尽管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有气味的物质首先会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内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的嗅球的微小区域中,并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由此,人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比如茉莉花的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③不仅如此,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比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细胞的种类与气味受体完全相同。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嗅球中被称为“嗅小球”的微小结构。人的大脑中约有2000个“嗅小球”,数量是气味受体细胞种类的2倍。“嗅小球”也非常的“专业化”,携带相同受体的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到相应的“嗅小球”中,也就是说,来自具有相同受体的细胞的信息会在相同的“嗅小球”中集中。“嗅小球”随后又会激活被称为僧帽细胞的神经细胞,每个“嗅小球”只激活一个僧帽细胞,使人的嗅觉系统中信息传输的“专业性”继续得到保持。僧帽细胞然后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其他部分。结果,来自不同类型气味受体的信息,组合成与特定气味相对应的模式,大脑最终有意识地感知到特定的气味。

④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两位科学家还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却有大约1000个。如今,他们的一些基础研究理论已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说,老鼠被训练搜寻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老鼠嗅觉灵敏,经过数月训练记住人类的气味后,科学家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并与电子发报机相连。当它们被派往废墟现场,嗅到“目标”的气味之后,脑电波波动图形显示“啊哈,找到了”。此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设备确定小老鼠的位置,同时也就能知道被困人员的下落。比如说,日本科学家正在研发的一种“空气炮”。当人们在购物中心物色商品时,它会“开炮”——喷射一种特殊气味,譬如说新鲜面包味或是香水味,经过气味对大脑的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大大激发,皮夹中的钱则大把大把流向经营者腰包。

1.下列关于“嗅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人类的各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

B.人体中有1000多个基因,是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分辨不同的气味。

C.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每个“嗅小球”只激活一个僧帽细胞。

D.老鼠嗅觉灵敏,只要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它就能搜寻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

2.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层层设问,引发读者思考,总领全文内容。

B.本文围绕嗅觉的产生机理,通过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揭开了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

C.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准确、平实。

D.“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大约1000种的气味受体”。

3.文章开头说“某天清晨闻到的丁香花的独特花香,数年之后仍能记忆犹新,这究竟是为什么?”请结合本文的介绍,说明其中的原因。

1. C

2. D

3.示例:丁香花散发的气味分子与人鼻内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的气味受体结合,气味受体被丁香花的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的嗅球的微小区域中,并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由此,人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丁香花的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气味专家”破解嗅觉之谜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有着“气味专家”之称。由于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昨天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授予他们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阿克塞尔和巴克于1991年联合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腔黏膜上的气味受体细胞中。人体基因总数中3%即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而这些细胞与人体大脑有直接联系。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气味模式。由此,人们能有意识地感受到诸如丁香花等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两位科学家还发现,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做出反应。绝大多数气味都由多种气体分子组成,其中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尽管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了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实验还得出许多宝贵的数据和一些重要的结论。研究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嗅觉器官中却有大约1000个气味受体。研究结果显示,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两位科学家所做基础研究的理论或是科研成果如今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或是对其他科学研究起到了帮助作用。

14.下列对“气味受体细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分布在鼻腔黏膜上,受到大约1000个基因的控制,与大脑有直接的关系。

B.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

C.就其中的一个个体而言,只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做出反应。

D.其中的气味受体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成为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15.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尽管人的气味受体数量与老鼠的一样多,但人的嗅觉功能很有可能比不上老鼠。

B.人体中大约有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整个人体基因总数约有3万—3.5万个。

C.因为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一万种不同的气味,所以具有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气味选择。

D.通过研究,人们可以发现具有更多气味受体的动物,并训练它们帮助人类做一些特殊工作。

16.能够形成“大量气味模式”的原因是什么?(不得超过50个字)(4分)

【答案】

14.B

15.C

16.组成气味的每种气体分子都能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而大约1000种气味受体又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

【解析】

14.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对应的原文“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而选项是“气味受体细胞”,张冠李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推断的题目,推断一定要一原文为依据,选项A的依据“人体基因总数中3%即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老鼠的嗅觉器官中却有大约1000个气味受体”“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选项B的依据“人体基因总数中3%即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选项D的依据“两位科学家所做基础研究的理论或是科研成果如今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或是对其他科学研究起到了帮助作用”;选项C“所以具有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气味选择”文中没有依据,推测有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在文中找到区位,然后提取关键词语作答即可,答题区位集中在第三段的“其中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尽管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