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 亻 口 日 又 月 言
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1)(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2)(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解析】试题分析:给定构字部件,意在引导考生据此构字,如“明”“信”“和”等,依字组词,即以该字为语素组成词语,如“文明”“诚信”“和睦”等,据词造句,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示例弄清题目要求,依次组字,组词,造句。难点在造句上,要求以该词为中心,两个句子的句式整齐,尽量运用对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①____________,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一定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②____________,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在古代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在历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的不断发展补充下,“孝”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化,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历史上讨论到"孝"的著作很多,③____________。《论语》中多次讨论到"孝"的真谛,孔子通过和学生们的对话,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精髓。
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答“传统美德”“传统、传统文化”给1分)
②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大意对表达连贯即可)
③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论语》.
【解析】试题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横线前后表述的信息,比如第①处,横线后表述的是“它一般指”由此可以看出第①处的内容应该是引出文段主题“孝”这类内容;第②处,由后文“早在甲骨文中” “古代社会长期历史发展中”可以推测出来;第③处,由前文“著作很多”联系前文“《论语》”可以推测出来。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回答这类题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段的意思,二是空格前后的语句的意思。先找语段的中心句,再联系前后文的意思,注意主语的一致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不合理的饮食,(1)_____,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饮食过度,(2)____,导致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发生。当然,饮食不足,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3)_____,疾病就会趁机侵入身体。
会导致营养过度或不足。 会因为营养过剩 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第②空注意后面的“饮食不足”,第③空注意后文“侵入”。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抱歉,打扰您一下!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者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值此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中国驻联合国大会代表发言 C: 刚才张教授的发言抛砖引玉,对我们关心的问题做了透彻分析,令我们耳目一新。 ——学术会议主持人发言 D: 你的文稿,我已拜读,总体感觉不错,其中也有几处不妥的地方,我斗胆做了斧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学普及很重要,破除迷信也很重要。 ① ,迷信就会盛行;不破除迷信,科学就难以推广。近些年,一些地方迷信之风颇盛, ② ,也有舶来的洋迷信。这里面,有科学工作者没有尽到责任的原因。比如,对看手相、看面相及血型推测等的传播,我们应科学地阐明手面表象、血型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精神心理的关系,解释可能发生的变化,批判预测人生、趋吉避凶等唯心的无稽之谈。诸如此类, ③ 。
①不普及科学知识 ②有本土封建迷信 ③可以说是科学家的分内之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一处结合后面内容和分号可知,此处应该是讲不普及科学知识;第二处结合后面的“舶来的洋迷信”对应的是“本土的封建迷信”;第三处结合前面的“科学工作者没有尽到责任”可知,这些都是科学家的分内之事。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处结合后面内容和分号可知,此处应该是讲不普及科学知识;第二处结合后面的“舶来的洋迷信”对应的是“本土的封建迷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上图反映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 理论。通常人们认为发生什么事就引起什么情绪体验,其实,在诱发事件A.和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_______。正是由于在某些事件的看法上,我们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_______。因此,受到情绪困扰时,先冷静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_______,久之,你会越来越乐观。
①对事件A的看法而产生的信念B
②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③用一个合理的信念替代不合理信念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①根据后文“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可知是“信念”,根据图表可知,应该填入“对事件A的看法而产生的信念B”;②句根据后面“受到情绪困扰”可知,此处是不合理的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③根据后面内容“会越来越乐观”可知,是对“不合理信念”的对应面,即为“用一个合理的信念替代不合理信念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前因”“后果”的关系。①根据后文“常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可知是“信念”,根据图表可知,应该填入“对事件A的看法而产生的信念B”;②句根据后面“受到情绪困扰”可知,此处是不合理的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你寄来的大作我己拜读,对文中个别的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B: 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C: 我们诚挚地邀请著名民俗专家莅临会议,指导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D: 今天下午三点左右,本人在学校操场不慎丢失一枚惠存多年的猴年邮票。
15.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因温室效应加剧形成的全球变暖现象,将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①_______,更威胁人类的生存。然而,②_________,越来越温暖的气候,对高纬度地区的粮食生产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民活动曾使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发生很大变化,可见,③_______。
①危害自然生态系统 ②全球变暖也有其正面影响 ③全球变暖现象自古有之
【解析】试题分析:本语段主要谈“全球变暖”的影响和相关研究。第一处横线是对前面“全球变暖”危害的总结,由后面的“威胁人类的生存”,可知前面应填对自然的危害,可填“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第二处横线的后面谈对“高纬度地区的粮食生产”的影响,也是对前面所写“危害”内容的转折,故可写“全球变暖也有其正面影响”;第三处横线,根据前文语境可填写“全球变暖现象自古有之”。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15.对下面的一则公益广告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
双面用,不丢面。(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采用了双关手法(1分),倡导不弃用纸张的另一面,又指这样做不丢脸(2分);语言简短风趣,整齐上口(2分,说“表达通顺准确”给1分)
【解析】试题分析:对公益广告进行评点,既要评价表达上的作用,又要评价内容上的作用。评点公益广告一般要抓住此则广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蕴含的道理等方面去评点。观点新颖,要评得有理,要评得生动,幽默风趣。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