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九牛一毛”出自《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其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系
A:孙膑 B:司马迁 C:班固 D:范蠡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假使我被法办遭杀戮,如同是众多的牛身上失掉一根毛,同死去一只蝼蛄、蚂蚁有什么不同呢?而世俗又不会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我是智虑穷尽,罪恶极大,不能自脱,终于走向死路而已。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追求)异也。
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C.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有这样的士人,在地上画个圆圈作监牢他也决不进入;削个木头人作法吏,他面对这样的审讯也决不回答,而是决计在受辱之前便自杀。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监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D.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狱卒就警惕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而逐渐造成的状态。
D
解析:
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狱卒就惶恐不敢喘气。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而逐渐造成的状态。
10.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B:夫晋,何厌之有? 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C:吾属今为之虏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假】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借助) B: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凭借) C: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如果、假如) D: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
下列各句译文准确的一项是( )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译文:我的辛辛苦苦,并不只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辈所看见的,明明白白知道的。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如果后代的人哀叹自己并且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代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C: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译文:我用来同魏国结为婚姻的方法,是凭借您高尚的节义,能够解救别人的困难。 D: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译文: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象在一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②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皇的花相比,不过是______,不值一提。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B: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C: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D:微乎其微 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这是南美洲地区最著名的植物园之一,里面的植物品种众多,但与整个亚马逊原森林里的植物相比,不过是 ,不值一提。 ② 在颁奖典礼上,他公开表示自己的贡献很有限,实在是 ,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而应该把这个奖颁给他身后的整个团队。 ③ 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 ,但如果缺少了它们,人类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患上各种疾病。
A: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B: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C: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D: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微不足道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②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______,不值一提。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微乎其微 B: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C: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九牛一毛 D:微乎其微 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
下列摘自《报任安书》一文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译: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B: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译: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C: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译: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的区别,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译: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傲慢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