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
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 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话剧《茶馆》中说“二德子,你威风啊!”的是()。
A:王利发 B:常四爷 C:马五爷 D:松二爷
《茶馆》中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是()
A:常四爷 B:秦仲义 C:松二爷 D:王利发
《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 )。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阅读下面的戏剧选段,完成文后各题。(12分)
常四爷 甭锁,我跑不了!
宋恩子 量你也跑不了!(对松二爷)你也走一趟,到堂上实话实说,没你的事!
(黄胖子同三五个人由后院过来。)
黄胖子 得啦,一天云雾散,算我没白跑腿!
松二爷 黄爷!黄爷!
黄胖子 (揉揉眼)谁呀?
松二爷 我!松二!您过来,给说句好话!
黄胖子 (看清)哟,宋爷,吴爷,二位爷办案哪?请吧。
松二爷 黄爷,帮帮忙,给美言两句!
黄胖子 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问大家)是不是?
众 对!
(宋恩子、吴祥子带着常四爷、松二爷往外走。)
松二爷 (对王利发)看着点我们的鸟笼子!
王利发 您放心,我给送到家里去!
(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同下。)
黄胖子 (唐铁嘴告以庞太监在此)哟,老爷在这儿哪?听说要安份儿家,我先给您道喜!
庞太监 等吃喜酒吧!
黄胖子 您赏脸!您赏脸!(下)
(乡妇端着空碗进来,往柜上放。小妞跟进来。)
小 妞 妈!我还饿!
王利发 唉!出去吧!
乡 妇 走吧,乖!
小 妞 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
乡 妇 乖!(哭着,携小妞下)
(康六带着康顺子进来,立在柜台前。)
康 六 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
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康顺子 我,我……(说不出话来)
刘麻子 (跑过来)你们回来啦?点头啦?好!来见见总管!给总管磕头!
康顺子 我……(要晕倒)
康 六 (扶住女儿)顺子!顺子!
刘麻子 怎么啦?
康 六 又饿又气,昏过去了!顺子!顺子!
庞太监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静场。)
茶客甲 (正与茶客乙下象棋)将!你完啦!
注:本段选自老舍的戏剧《茶馆》,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常四爷是茶馆主顾,因一句“大清国要完了”而被捕入狱;刘麻子在剧中说媒拉纤;庞太监是慈禧太后身边红人,发财之后,想要娶老婆;康六是京郊贫农,养有一女,名为康顺子。宋恩子与吴祥子是老式特务。
9.本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属于戏剧中的____剧,括号里的话在戏剧中叫做 。(2分)
10.请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社会状况。(4分)
11.老舍认为剧中人物对话应该是“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出黄胖子的性格特征的。(4分)
12.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突出特点。请说说课文结尾“将!你完啦!”的潜台词。(2分)
9.话 舞台说明
10.通过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乡下人卖女等反映了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1.黄胖子对松二爷的请求不理不睬,对官厅儿却奉承有加,对庞太监又是请安又是道喜,特别是他的“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彻底暴露了他欺软怕硬的流氓嘴脸。
12.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
【解析】
9.
试题解析:从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观众接受,适于反映生活。歌剧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歌剧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模式为:通过……内容,表现了……。选段中主要写了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乡下人卖女这几件事,从这几件事中,主要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人物的形象。题干问的是“作者是怎么表现出黄胖子的性格特征的”,应到文中找到“黄胖子”的言行举止,然后进行概括。松二爷喊他的时候,他不理睬,却对另两个人说“哟,宋爷,吴爷,二位爷办案哪?请吧”,当松二爷再次让他美言几句的时候,他说“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问大家)是不是”,对庞太监又是请安又是道喜,从中可以看出他欺软怕硬的本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解析: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潜藏在台词背后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潜台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从而引发某种深层的心理交锋,形成剧本内在的戏剧性。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挖掘出人物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潜台词的方法如下:抓关键词,“你”“完了”;抓关键句(前后反复句,双关句,话题突转句,话题相同表达各异的句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利发 ②松二爷 ③康顺子 ④崔久峰 ⑤吴祥子 ⑥刘麻子 ⑦宋思子 ⑧唐铁嘴 ⑨常四爷 ⑩巡警
老林
老陈
A:①②④⑤/⑦⑨
/③/⑥⑧/⑩
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
C:①②③/④⑩/⑤⑦⑧⑩/⑨
D:①③/②/④
/⑤⑥⑦/⑨⑩
简答题 (10分)
28.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6分)
29.《茶馆》中常四爷和松二爷同为旗人,却有不同的人生道路。请分别结合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4分)
28.客观原因:①赵姨娘是妾,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妻妾之分就是主奴之分。因此,探春本就应该以王夫人为母,而视赵姨娘为奴。(2分)②赵姨娘品行不良,粗俗自私,令人生厌,经常出丑,有时让探春很难堪。(2分)主观原因:探春有很强的自尊心,个性要强,希望淡化掉自己“庶出”的背景,在大家庭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和尊重。(2分)
29.常四爷在民国时期靠卖菜、卖花生米为生,自食其力。(或“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他送来了咸菜和鸡”等)(1分)是一个正直、善良、勤恳、富有同情心的形象。(1分) 松二爷在民国时期没有了“铁杆庄稼”的特权,但又不愿自食其力,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终于饿死。(1分)这是一个懒散、没有谋生能力的典型。(1分)
【解析】
28.
试题分析:本题的探究要结合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性格。联系《红楼梦》中相关情节,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找出原因。主观上,从探春的性格、心理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分析,探春有很强的自尊心,个性要强,希望淡化掉自己“庶出”的背景,在大家庭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和尊重。客观上,从赵姨娘的身份、地位、言行、品行等方面分析,赵姨娘是妾,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妻妾之分就是主奴之分。因此,探春本就应该以王夫人为母,而视赵姨娘为奴。赵姨娘品行不良,粗俗自私,令人生厌,经常出丑,有时让探春很难堪。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9.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题。鉴赏时要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心理等方面去概括。本题要求结合常四爷和松二爷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所以首先解题时要理清有关情节,然后进行鉴赏分析。常四爷在民国时期靠卖菜、卖花生米为生,自食其力。(或“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他送来了咸菜和鸡”等),是一个正直、善良、勤恳、富有同情心的形象。松二爷在民国时期没有了“铁杆庄稼”的特权,但又不愿自食其力,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懒散、没有谋生能力的典型。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下列《茶馆》中的台词分别出自哪个人物之口? (1)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 (2)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3)把本钱拢在一起,开工厂!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4)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A: (1)秦仲义(2)松二爷(3)常四爷(4)唐铁嘴 B: (1)王利发(2)常四爷(3)庞太监(4)刘麻子 C: (1)松二爷(2)常四爷(3)秦仲义(4)唐铁嘴 D: (1)常四爷(2)松二爷(3)秦仲义(4)小唐铁嘴
28.简答题 (10分)
⑴在《红楼梦》中,探春对生母赵姨娘的态度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原因有哪些?(6分)
⑵《茶馆》中常四爷和松二爷同为旗人,却有不同的人生道路。请分别结合两人在民国时期的相关情节,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4分)
(1)客观原因:①赵姨娘是妾,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妻妾之分就是主奴之分。因此,探春本就应该以王夫人为母,而视赵姨娘为奴。(2分)②赵姨娘品行不良,粗俗自私,令人生厌,经常出丑,有时让探春很难堪。(2分)主观原因:探春有很强的自尊心,个性要强,希望淡化掉自己“庶出”的背景,在大家庭里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和尊重。(2分)
(2)常四爷在民国时期靠卖菜、卖花生米为生,自食其力。(或“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他送来了咸菜和鸡”等)(1分)是一个正直、善良、勤恳、富有同情心的形象。(1分) 松二爷在民国时期没有了“铁杆庄稼”的特权,但又不愿自食其力,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终于饿死。(1分)这是一个懒散、没有谋生能力的典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从近两年考查的情况来看,选择题往往在十一部名著中考查五部,一部编写成一个选择项;而简答题则是在选择题之外的三部名著中选择两部考查,这一块是考查重点。方法上:一要积累名著中表现的作品思想意义,熟悉名著中重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二要理清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积累名著中重要人物的主要情节,读懂小说关键细节的价值。三要重视作品中经典语言片段并理解其深刻含义,积累名著中体现作者倾向的内容。四要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的刻画,积累名著中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
考点:名著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