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假如不去救战士……
抗美援朝时期。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正向阵地俯冲下来。班长正准备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来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准备教训一下这位小战士时,眼前的情景使他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弹炸成了一个大坑。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无
解析:
故事中的小战士是幸运的,但更幸运的是故事中的班长,因为他假如不去救小战士,肯定要粉身碎骨。小战士的幸运来自班长的拼死相救,班长的幸运却来自拼死救人。帮助别人是要有牺牲精神,但助人却并不都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讲,助人就等于助己,救人就是救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现它们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没有美景可言,却凭借紫藤萝和牵牛花,成了一道道风景。自然世界如此,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无
解析:
从各自的角度看
紫藤萝和牵牛花:凭借篱笆(外力)成就自我
枯树和篱笆:凭借牵牛花(外力)成就自我
从两者的关系角度看
合作双赢 互补补足、互惠互利
示例:
蒲公英,凭借着风,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夜空,凭借着点点星光,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深邃博大。
花需要绿叶的衬托,才能彰显她的美;绿叶需要残花的衬托,才能彰显他生命力的旺盛。
紫藤萝和牵牛花美丽,却没有舞台让它们去展示;篱笆和枯树是一个空荡的舞台,却没有彩色的仙子在上面演出。
紫藤萝因得到枯树的支撑而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枯树也因紫藤萝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双赢。
树的年轮,一圈一圈……是夸父赤足刻下的脚印?是春蚕银丝纺织的花环?是历史留下的印痕?是风雷灌制的唱片?树的年轮,引我浮想联翩……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略
解析:
“树的年轮”记录下的是历史,溜走的岁月,留下的是足迹。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自己的历史自己写
足迹
年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中年知识分子下班回到家里大发感慨:“我们这些人真不幸,论经验不如年老的,论精力不如年轻的,唉!”他妻子不以为然:“何必生气呢?论经验咱们比年轻的强,论精力咱们比年老的强,咱是中流砥柱啊!”———心态决定了认识上的差距,心态导致了精神面貌的迥异,有时候心态还会造成人生的巨大反差。
请以“优势与劣势”或“强与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无
解析:
本则训练属于一则材料两个话题的训练。两个话题之间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的共性是都充满思辨性。从材料内涵来看,优势与劣势,强与弱,都不是绝对的,一方面固然与实力有关,另一方面心态影响甚至决定着双方的转化。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劣势转为优势,奏响生命的强音,创造生命的奇迹;而低沉悲观的心态往往坐失良机,使优势变成劣势,弹出事业的悲音,制造人生的遗憾。“创造”与“制造”虽然只是一字之差,而人生的境界却大相径庭!
面对高考,面对挑战,面对人生,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围绕这一思路选材,历史的、现实的,各种鲜活的材料就会扑面而来,或散文、或杂感、或小说,不一而足,总能左右逢源。
浩淼无际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小岛,上面居住着世代与世隔绝的士居民,他们的生活十分原始,他们不穿衣服,有的只是用树叶遮盖一下。后来,这个小岛被发现了,人们惊讶于这岛上居民生活的原始。当外边人来到这个岛上时,整个岛沸腾了,岛上人纷纷跑来观看这些外来怪人,他们特别惊讶这些外来人为何与他们不同,为何还包裹着自己。
仔细阅读上段文字。以上文为作文的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
略
解析:
材料的核心意思有点像顾城的小诗那样:你站在窗前看风景,在桥上的人把你当风景。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考生可以从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等角度立意。
青蛙见了蜈蚣,好奇地问:“蜈蚣大哥,我四条腿走路都很困难,你有上百条腿,走路时先迈哪一条腿呢?” 蜈蚣听后说:“青蛙老弟,我一直就这么走路,从没想过先迈哪一条腿,等我想一想再回答你。”
蜈蚣站立了几分钟,它一边思考一边向前,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去了。
它对青蛙说:“请你再也别问其它蜈蚣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这样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可现在你问我先移动哪一条腿,我也不知道了。搞得我现在连路都不会走了,我该怎么办呢?”
略
解析:
这则材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没有明确的主题。但正是因为如此,考生发挥的余地就大了。
可以多角度立意。
站在蜈蚣的角度:
刻意追求反而不如顺其自然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站在青蛙的角度:
好心不一定办好事
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 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无
解析: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鉴于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那么重点就在于如何挖掘题目所提供材料的内涵,然后挑选你最有把握的一点进行作文。
具体对此道材料作文而言,首先是审读材料。这则师生简短对话材料看是简单,其实是极富生活哲理。初看材料,若是不细心的考生会极易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之意,但这个显然有点偏题,显然不可取。
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等,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
这个题目审题一定要新、深、准,立意好之后,在装入一些新鲜的材料,这样文章得高分自然也不难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3、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无
解析:
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试将三个材料做一番仔细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同时,三则材料都能顾及,各有用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青年作家这样解说“勇敢”:“真正的勇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东西,二是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认真理解材料,确定问题,确定标题,确定问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此题要求读懂青年作家的话。“不应该害怕的东西”是迎战、打击的对象,应该是坏东西,一切假恶丑。“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这里“害怕”应该理解为“敬畏”,应该敬畏的东西,是好东西,一切真善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鹰的再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要获得再生,老鹰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它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①评分以文体、内容、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不舍文体要求者在40分以下。
②符合基本要求,打分区间为42~48分。切实注意拉开距离,让学生信服。
③缺题目扣2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宇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得分不高于20分。
⑤立意提示: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
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在需要作出如此艰难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地决策,如果优柔寡断不能正视自身已经存在的缺陷就很容易使自己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