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羊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一天,在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高兴地抱起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有了你!”

春天来了,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小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全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识才应多元化,全面化;优势与劣势或相互转化;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轻易否定别人;要勇于表现自我,突出优势等。


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说:成功是拼命吹。

火说:成功是有扫荡__带来光明的本事。

钉子说:成功是无孔不入。

茶壶说:成功是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电冰箱说:成功是容量要大。

冷气机说:成功是永远保持冷静。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鲮鱼和鲦鱼放在一个用玻璃板隔开的水池的两侧。鲮鱼喜欢吃鲦鱼。开始时,鲮鱼为了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如是经过多次后,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游去。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走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参高考评分标准。(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道路上,很多时候障碍不可避免;而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甚至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但我们还认为障碍仍然存在,裹足不前。所以,障碍并不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内心。鲮鱼的失败在于屡战屡败后,放弃了继续努力。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屡败屡战,不轻易放弃努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迫于经济,猴子买位置偏点远点的低价票欣赏心爱的音乐。它入场刚坐下,老牛便过来问是否需要望远镜和助听器。猴子问老牛为何不去拉车、犁地,不懂音乐在剧院里多受罪。老牛笑了笑说,现在耕地、拉车大都机械化了,剧场服务虽非本行,但学学也干得来;同时强调自己懂得音乐,所谓“对牛弹琴”,那是人类无知和偏见。

音乐会是喜鹊独唱专场。它说自己感冒了,但必须应约演出,如果唱得不好,希望大家包涵!演唱时,喜鹊果然唱到半场就力不从心了;它向观众施礼致歉,只休息10分钟又登台演出,并以荆棘鸟般的真诚和拼力唱完全场,赢得全体观众由衷赞许的掌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些人的处世原则。

中国历史似乎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古道热肠,肝胆照人,结果总是肝胆俱裂、玉石俱焚。

亚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说:“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只有在他们不作声的默许下,这个世界才会有杀戮和背叛。”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个登山者来到了一个山谷,这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于是就支起帐篷,望那大雪飞舞的景象。他们发现,很短的时间内,山谷中的雪松就会落上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如那些柘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树枝很快就被压断了。

  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开放性试题


解析:

主导立意: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弯曲和妥协并不意味毁灭和失败,而是为了积聚力量,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此一时弯曲是为了明朝的重新挺立,暂时的妥协退让是一种生存的艺术。

与此相关的其他立意,生发自然、,紧扣材料关键词、言之成理者也可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fó zǔ 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从此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要求选择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作文立意提示:1、从fó zǔ 的角度看,我们要知人善任,要看到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

2、从弥勒和韦陀的角度看,我们要清醒客观的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谈合作的重要性等。

3年前,____曾在中秋节登门看望94岁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临走时和老人约定每年来一次。用__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诺千金”,继去年再次探望后,今年__又一次登门看望老人。而出门的时候,__忽然回转身来,用双手握住何先生的手笑着说:“我一年来看您一次。希望您明年比今年更好。”其实,这种承诺分明让人感受到了__的一种情怀、一种责任和人格魅力。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1..外公的诺言

我站在海边,任海风吹拂,手中的一串贝壳项链在海风中鸣鸣作响,奏起那首我熟悉的乐曲。(由物思人,开头由物起兴,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要歌颂的人。)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家度过的,我也是在外公怀里长大的,外公爱大海,我也爱大海。外公说:“大海,可以告诉你如何去做人。”可那时候的我还无法理解这深奥的语言。(言为心声,从外公的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外公的为人。)

那一年的春天,我和外公到海边踏青。外公牵着我的手给我讲贝壳项链的故事,故事里的仙女们为了实现自己对大海的诺言,化成了一串贝壳项链,带着它,在海风中还可以听到它奏的乐曲呢!我也好想有一条啊!外公答应我,今后做一条给我!

外公的这个诺言许下不久,他就调走了,去了一个我叫不上名的地方,很远,很远。那地方没有海,自然也没有贝壳。于是我天天盼,夜夜盼,在海风的呜呜声中盼,在外婆的念叨声中盼。从外婆那儿我知道,外公的工作很忙,身体也不太好。于是,我也只好把对贝壳项链的渴望深深dì zàng 在心底。我想,这也许是外公的一个无法实现的诺言了。(通过间接交代,点出了外公实现诺言的不易。)

又过了很长时间,在我早已忘记了外公的诺言时,外公却患了重病,又回到了这片大海。他双目失明了,周围只剩一片__的外公是真的不能实现许给小孙女的诺言了!算了,忘了吧!我只希望外公好好地活着。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一个紧急的电话将我召回到外公身边,当我冲进病房,他已无法说出完整的话,只是用颤抖的手将一个白色小盒子递给我。那费力地托着盒子的手,还未来得及到我身边,便重重地垂了下去,盒子也滑落了。在众人的哭声申,盒子里的东西洒落了一床,那是一个个已凿好眼还未来得及串成项链的贝壳。(此处虽多用白描,但却感人至深。)

我看着眼前散落一床的白色的贝壳,再看外公苍白的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我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拾起这些贝壳,走到海边,用红丝线一个一个地将它们穿起,穿成一串美丽的贝壳项链,一串代表诺言的项链,一串外公最后送我的诺言。带上它,让海风吹拂,贝壳奏出一首古老的曲子。在这古老的乐声中,我也许下一个诺言:以后每年都来这片海滩看外公。

许下这个诺言后,望着这片大海,我也渐渐明白了儿时外公所说的话。(结尾既呼应全文,又使得主题翻出了一层新意,耐人寻味。)

 

[简评]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习作,文中对外公的直接描写虽不多,但却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忘怀。如“只是用颤抖的手将一个白色小盒子递给我”这一动作描写,写外公完成诺言时的艰辛和信守诺言的品质;“再看外公苍白的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这一神态描写则突出了外公完成诺言时的幸福。外公恪守诺言,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外公身上的表现,也是外公对“我”爱的见证。

 

2.永远的丁香花籽

饭后,我坐在书桌前,看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普照着整个大地。有微风细细吹进我的房间,如温暖的手轻抚着我的身体。(开头的景物描写富有诗意,既与下文温馨的关爱相呼应,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好。)我正要和往常一样,拿出书本,完成今天的作业,突然,家里的门铃响了。

我急忙跑出去打开门,原来是邮递员王叔叔。他亲切地说:“这是你的邮包,签个字吧!”我迟疑了一会儿,签下了我的名字。(叙事虽简洁,但却交待清楚。)

打开邮包,里面是一个用白纸包的小包。我心想:“这是什么呢?”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包,原来是十颗饱满的丁香花籽。我顿时明白了,这是远在乡下的奶奶给我寄来的。去年春节回家过年,我无意中对奶奶说,我喜欢丁香花开的样子,也很想种一棵,但是没有种子,要奶奶给我一,最种子。没想到奶奶竟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上,亲自把丁香花籽给寄采了。(“没想到”“竞”用词贴切,生动有力地展现了奶奶对孙女的疼爱之情。)

我仿佛看到奶奶在炎炎烈日下,一次次给丁香花浇水、施肥、捉虫子;仿佛看到奶奶戴着老花镜在灯下一颗颗挑选饱满的花种;又仿佛看到奶奶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跑十几里路去邮寄花籽。(由眼前的花种联想到奶奶的辛苦,自然贴切,生动感人。)

手捧丁香花籽,我拨通了奶奶家的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是奶奶的声音。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哭了出来:“奶奶,我是您孙女,丁香花籽我收到了。我的一句玩笑话,您怎么当真了?”奶奶高兴地说:“是贝奇啊,花籽收到就好。你一定要用心侍弄它,到时我要亲眼看一看你种的丁香花啊。”我大声说:“奶奶放心,我一定会种出让您满意的丁香花来。”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明亮了,我的泪水打湿了手中的花籽。我想,我一定会把丁香花种活的,丁香花一定会开出最灿烂最鲜艳的花朵,因为丁香花籽已经种在了我的心间。(在上文清晰叙事基础上的抒情,显得真实而感人。)

 

[简评]

本文情感真切,语言朴素。作者描写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小的事情:乡下的奶奶给自己寄来了丁香花籽,这仅仅因为作者随口的一句玩笑话。作者手捧着丁香花籽,脑子里浮现出奶奶为了自_L奔波操劳的身影。作者从一包丁香花籽感受到了奶奶对自己的浓浓的爱意。文章情感流露自然,描写流畅。


解析: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的主题很明确,主要是讲__一诺千金,不食其言,每年都来看望何泽慧院士的事。因此我们写作时就可从__的“一诺千金”入手来抒写我们的感受和看法。

具体写作时可从如下思路入手:

1 着眼自己,叙写许诺。我们写作时可以从自身经历出发,记叙一则与诺言有关的事情。比如小时候妈妈无意中夸奖隔壁的小女孩能次次考第一,“我”不服气地说:“下次我也考第一给你看。”不过说完就忘了,等下次测验,“我”又因粗心没能考满分。当妈妈问“我”是否考了第一时。“我”才想起说过的话,不禁十分羞愧,于是正式向妈妈许诺,最终“我”没有让妈妈失望。

2 发表观点,表达看法。写作时也可从重诺守信的重要性出发,联系古今写一篇议论文。如商鞅之所以能推行新法。与他重诺守信不无因果关系,在当今市场经济下,重诺守信对于企业更是重要,以至于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的说法。海尔集团把不合格的产品当众用大锤砸碎,因而提高了集团信誉,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3 反向立意,新颖别致。我们写作时也可反向思考,虚构一则谎言的故事,说明出于真诚的虚假诺言是爱心的表现。如被冤枉的老张病得很严重了,在弥留之际,照顾他的小王安慰他说:“好人都会上天堂的。”老张老泪纵横:“我活了一辈子,人家都不信任我。”小王为了安慰他,便承诺说:“你好好休息,我去找村长,让他给你洗清冤枉。”他以为老张活不过这天了,所以敢下承诺,没想到老张因这句话竟支撑到第二天,当小王看到老张渴望的眼神时,只好撒谎:“村长已答应为你洗清冤枉了。”老张终于含笑离去。

4 巧编故事,寓含深意。我们也可采用编故事的形式,通过叙事表现人们信守承诺的高贵品质。如张生与李生共同受业于某师,极为投合,学成分手时相约三年后在分手的渡口相见,共赴科举。三年后,张生如约而至,却不见李生,只见一穿白衣的年轻女子。原来她是李生的妻子,李生因感风寒转成肺病而死,临死前嘱托妻子替他来赴张生的三年之约。张生感极而泣……

某日,明朝都察院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诗歌除外。

不要套做,不要抄袭。

开放性试题


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学家途经荒漠,看到一座很久前的废墟,他想在此休息一下,随手搬了一个“双面神”神像坐下来。望着被历史淘汰下来的城垣,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双面神:先生,你感叹什么呀?

哲学家: (奇怪地)你为什么会有两副面孔 呢?

双面神:有了两副面孔,我才能一面察看过去,牢牢记住曾经的教训。另一面瞻望未来,去憧憬无限的美好。

哲学家:过去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你又无法得到。你却不把现在放在眼里,即使你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知,又有什么用呢?

双面神:(痛哭起来)先生啊,听了你的话,我才明白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源。

哲学家:为什么?

双面神:很久以前,我看护这座城时,自认可以一面察看过去,一面瞻望未来,却惟独没有把握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我也被人们丢弃于废墟中了。

读了上述文字,请自选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请把握今天

昨天带着回忆默默地释去了,今天携着希望悄悄地来临了,而明天,又闪烁着光辉等待着人们。有一些人仍然沉浸在回忆中,他们依恋昨天;有些人只迷醉在梦幼中,他们憧憬明天。而他们都忘记了今天。今天是一条纽带,连着过去和未来,只有把握今天,才能巩固昨日的辉煌;只有把握今天,才能实现明天的梦想。所以最当珍视的是宝贵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暂的二十四小时吗?不就是一年中的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吗?常听到一些人说:“明天我一定好好学”、“明天再……”、“等明天……”我不是怀疑他们的真诚,但为什么要把事情放到明天,从明天开始呢?日月勿勿,到了明天,明天又变成了今天,那么每个今天之后都有无穷无尽的明天。那么你的决心要等到哪一天才能变为行动,你的理想要等到哪一天才能变为现实呢?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个叫《等明天》的童话故事,讲的是有一只小猴子在下大雨的时候因没有房子避雨,便想盖一座小房子,还邀请大家明天来它的小房子坐客,可第二天大家来了,小房子连踪影都没有,小猴子连忙说“等明天”。就这样它每天都重复着这句话,一个月过去了它还没动手。一天下起了暴雨,伙伴们都躲进了自己的安乐窝,唯有小猴子在外面被浇成了落汤鸡,还一遍一遍的说:“等明天盖……”。

也许这个小故事只是讲给学龄前儿童听的,但我却觉得它有一个深刻的含义:只有抓住今日,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才能取得可喜的成就;碌碌无为,将万事成蹉跎。

萨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清洁工人不在今天及时清扫垃圾,哪有日复一日街道马路的洁静?农民种田,不在今天及时割草、施肥、灭虫,哪有金秋时节的丰收?医生不在今天及时抢救,医治病人,哪有人们日后的健康体魄?体育健儿不在今天挥汗苦练哪有奥运会上那一块块闪亮的奖牌?我们不在今天刻苦学习,哪有日后祖国的栋梁之材?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革命先烈李大钊说:“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也许有人会说:“今天怎么能称得上最宝贵?耽误一天还不是一样?”那么这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上因为等一天而耽误事情,甚至酿成大祸的事例还少吗?1814年6月17日,拿破仑在击败普鲁士军队以后,错误的让军队休息一天,6月18日才开始进攻固守在滑铁卢的英军,结果给了英军构筑工事的时间,从而导致18日滑铁卢一战的惨败。试想,拿破仑抓住战机,马不停蹄地进攻英军,那么欧洲的历史将会重写,拿破仑统治的法国将更加强大。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短短的几句话,是先辈千折百曲,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啊!古人有感于此,于是才有了“头悬梁,锥刺骨”的勤学佳话。现在我们条件优越,不是更应抓紧今天的分分秒秒吗?

真正的有志者也往往把美好的希望放在明天,明天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但他们更珍惜今天的大好光阴,更善于从今天抓起。因为稍一懈怠,今天就会变成明天,明天就会变成后天,排挤了明天要做更多的事情。鲁迅先生曾深感“今天”的重要,谆谆告诫青年办一切事情都要“赶紧做”,否则就要功亏一篑,甚至一事无成。有位科学家曾认识到“明日复明日”的弊害,从而为自己立下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座右铭。事实证明,一切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从“今天”抓起的人,那些把今天的事推给明天的懒人总要落得个“老大徒伤悲”这个可气又可怜的下场。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机会。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他们决不把今天的宝贵时间掷给明天。誉满全球的我国国画家齐白石,坚持每日作画,除身体不适和心情不好外,无一日不动笔。京剧花脸前辈郝寿臣也是一位善于抓“今”的人,他床头贴着“睁眼就起”,吃早点的地方贴着“赶快吊嗓子”,他就是这样对待今天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来就珍惜时间,他利用车上卖报的闲暇搞实验,饿了就啃块面包,困了便趴在桌子上打盹。总之,珍惜今日者不胜枚举。

我曾看过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匆匆》,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了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朱自清所说的“他”,就是今天的分分秒秒,稍不注意,“他”就会悄然流逝。

有些人总把时间当做日历来看,撕了这一张,还有下一张,撕完了这一本,还有下一本,却不知道在洁白如雪的日历上留下自己辛勤奋斗的汗水和学习工作的收获。那样,他们从呱呱落地到长眠地下,都是在闲散和等待中度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怎样度过的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的一生是充实的,是有意义的。相反的,那些视时间为日历的人,他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空虚。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过,那么消逝的岁月将如一场凄凉的悲剧,留在个人生命上的回忆,也将拌和着悔恨的泪水……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易失,更觉今日宝贵;时间易逝,更觉时间难返。

虚掷光阴,有折损着生命的光;及时努力,在开辟理想的路。

朋友,不要留恋昨天,它是好是坏都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如果你不能抬头向前,那你将永远停留在历史的昨天。

不要总是空想着明天,不去播种和浇灌,哪里会有花开花落,累累秋实?面对现实,假如你不去努力,那么,你的理想将永远不会实现。

宝贵的时间在于今天,想要成绩就要紧紧抓住今天。只要你一步步坚强地走下去,那么迎接你的将是美好的明天。

朋友,今天是一颗流星,它稍纵即逝,为了避免今后的那一句“我好后悔呀”,请把握今天。


解析:

作文审题立意构想: 回忆过去,只能是体验伤感,空想未来,则会不切实际,惟有把握今天,才能把握命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