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村在盐碱地上试种棉花,出苗率只有50%左右。对这种情况,一些人忧愁地说:“真差,只出来一半呀!”一些人兴奋地说:“不错,还出来一半呢!”……
收获的季节到了。原先的忧愁者,有人丰收,有人收获无几;原先的兴奋者,也有人丰收,有人收获无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忧愁者”有两种:悲观者和寻找问题而改进者。“兴奋者”也有两种:盲目乐观者和乐观而谨慎者。他们有不同的思想、行为,就回得到不同的结果。依据上面所述,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上世纪年代,李叔同和夏丐尊先生有一段对话,很发人深省。望着弘一法师简朴的生活,每餐只有一碗米饭,一道素菜、一杯白开水,夏丐尊先生百感交集:
“一碗腌萝卜,你不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滋味。”弘一法师平静地说。
“不喝茶叶,一杯白开水就不嫌太淡了吗?”
“淡有淡的味道。”
后来,夏丐尊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百衲衣、破卷席、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成,样样都好。能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境,宛如一轮皓月,是何等空灵的境界!
人生的滋味本也就如此,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们在琐屑的生活中可曾体味到什么“滋味”?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要有真情实感。
写作提示
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多种多样,可写的也数不胜数,我们可在“滋味”前添加一些修饰语,以缩小作文范围——比如写成“胜利的滋味”“孤独的滋味”“当家的滋味”“成长的滋味”“心痛的滋味”“幸福的滋味”“青春的滋味”“读书的滋味”“思念的滋味”“年的滋味”等。当然,不管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尽可能地表现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决不能流于浅薄与空泛。
审题方向
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每一种我们都要尝试,都要接受。要用一颗乐观的心积极的对待它。
①面对打击,面对困难,不必抱怨,也不必畏首畏尾,调整好心态,把这些当成一种体验,一种经历和苦难,使自己走出了困境;
②在生活中学会随遇而安,不挑挑拣拣,生活也自然很简单了,很满足,很快乐
例文:
高三滋味
秋深了,天凉了,高三了,快高考了。
只有经历高三,才能进入象牙塔。以前常听高三的学长说高三有多累多苦,我的心中还存在着一丝疑惑:高三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可怕、__吗?我在期待和恐慌中迎来了高三,期待的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恐慌的是怕“最终还是差一步,停在幸福不远处”,其个中滋味是非身临其境之人不能体验的。
我们学校高三的教室在教学楼的最上层,再加上其间充满了无声的竞争硝烟,让曾经高一、高二的我们觉得既神秘又遥不可及。相比之下,那时的我们真的是时间的富翁,像学校喷泉池里的金鱼一样在时间的河流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38c4cb20432726b1.jpg] 可是,时间的车轮还是无情地把我载入了高三,终于我也像学哥学姐们那样抱着课本在校园里行色匆匆,每天都趴在课桌上奋笔疾书,心里由衷地发出感叹:高三的忙与累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高三是寂寞却又美好的,每一位高三学子都会将这句话反复默念,然后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以前特关心的事情:如球赛,哪位歌星又出新专辑了,又流行什么服饰了,现在都已经置若罔闻了。每天辗转于宿舍、教室、食堂这三点一线间,像条择食饥鱼急匆匆地在校园里穿梭。但是我于忙碌间也发现了楼顶的星光更亮,看得空间更为寥远。我学会了坦然面对苦与累,笑对挫折,因为我知道胜利的果实需要你奋力去采摘……
秋深了,天凉了,叶落了,更忙了。
高三是属于秋天的,秋天是金黄色的。其实秋天的内涵未必全是萧瑟,它只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等待希望的美丽过程。
日子在指间微笑地流过,没有人能留住或让它放慢脚步。就这样,日子在平淡中重复,在重复中平淡。有人说高三是凤凰涅槃,说这话时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点儿悲壮色彩。有一位学长曾经对我说:高三是一个蛹的神话,主旨是蜕变,破茧而出!是啊,独木桥纵然难过,但谁能抵挡对岸美好风光的__呢?
夜阑人静,月如钩。在每个高三学子的睡梦里大概都会有一朵不败的梦之花,暗香浮动。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城市里,在“禁止停车”的标志下,常常停着大量的车;小巷中饱受乱停车之苦的居民,就在墙上写下这样的话:“此处严禁停车,违者车会被砸、被划、掀翻!”结果,此处再无人停车。
【等级作文】
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现代社会里,谁都想做一个有素质的人,谁都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然而,一些人的行为与他们所标榜的素质却背道而驰。
走上街头,不时看见有人乱扔垃圾,随处可见乱停的车辆,横穿马路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上公交车时很少能见到排队有序的,能主动让座的更是不多见,即便自己身边站着年迈的老人和稚嫩的孩子。其实,人人都知道这些不文明的习惯和行为有损自己的形象,但因为有人这么做了,所以“我”也就这么做,如果自己不这样,就好像吃了大亏似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试想,人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那我们还谈何构建和谐社会?
奇怪的是,在一些管理比较规范的场所,上述现象就很少发生。你吐一口痰,罚你十元,看你下次还吐不吐?乱停一次车,也罚得你龇牙咧嘴,你下次还会再乱停吗?在一些居民区内巷子的墙上,你甚至能看到这样的话:“此处严禁停车,违者车会被砸、被划、掀翻!”结果,此处再无人停车。这些反常的举措足以说明,一些人素质的提高是需要外部环境或制度来加以约束的。而一个真正有素质的人,时时都会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都能为他人着想,并不需要外部环境或制度的约束。
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有素质的人,但我可以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说粗话脏话,更不会在业余时间去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很多时候,素质就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举手之劳的行动。所以,要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而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一个真正有素质的人,不但能在各方面严于律己,处处为别人着想,还会努力用自己的素质积极地影响他人。
一个缺乏基本素质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有所作为。一个一点素质都没有的人,给人的感觉只能是厌恶,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许多犯了法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应有的素质而追悔莫及。而一个高素质的人,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无疑这样的人给别人的感觉是亲切友善、令人敬仰的。
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并进而做一个高素质的人,何乐而不为!
(本文原始得分:95)
【批阅意见】
这篇文章文通字顺,语言较朴实洁净,联系生活实际,表述自己的认识,有一定真情实感。观点较明确集中,能运用适当材料说明提高素质的必要性。这些都是此文的长处。
若以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来衡量,此文得95分又似乎太高。此文主要欠缺有两点:一是境界较浅狭。所述现象多属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上车不让座之类常见的细事,虽都真实,但终不免露出眼界有限、胸襟不宽、累积欠厚、思想较浅的“小”的痕迹,作者拓宽思路与提高境界的能力都较有限。二是新颖性有所不足。全文写得较平稳,没有特别明显的漏洞,但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新特色,在立意、构思、选材、表达诸方面,都没有什么超出一般的亮色,故难称上乘。此文若是出于高一学生之手,以中考作文水平来衡量,可以说写得不错;若以高考作文来评分,此文恐怕很难被评为出类拔萃的一类卷,即使降到85分似也不算评分太严。
题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给题目,另一类是话题作文,话题又多以具体材料作为导引。这些命题形式与全国卷保持一致。当然,在平时练笔中,中学生如果除了这两种题型外,其他的都不知道怎么写,那倒是要值得注意的。从题目本身看,这五题似乎更适宜于写议论性文章。很巧,所提供的五篇高分作文皆是议论文。从“文体自选”这一要求来看,题目本身似还应注意参赛者可以充分“自选”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安徽省此次高中作文竞赛的评分标准,不知道每篇文章作者究竟是哪一个年级,也不知道对高一和高三的参赛作文的衡量尺度是否一样,如果从全国统考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来看,我觉得这五篇作文评分总体偏高,有好几篇是难以达到一类卷(100分制90分以上)的档次的。我以为高一和高三的写作水平与写作要求应有些区别。以中考和高考的不同标准来衡量参赛学生的写作水平,评分的宽严可能就会大不一样。这五篇评分总体偏宽,是否与此有关?请读者,尤其请安徽的同仁赐教。
坦然面对失去 在飞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了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鞋无论多么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用处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拣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举动,体现了清醒的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这种坦然面对失去的豁达心态,令人顿生敬意,也发人深思。
略
人生有得必有失,不能只赢得起而输不起。坦然面对失去,需要及时调整心态,首先要面对失去,承认失去,不能总沉溺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是相对的。民间安慰失东西的人总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事实正是如此。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不如全力去争取新的得到。
寓言一则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牵着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去,自己骑上去。走着走着,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候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只好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毛驴因为不舒服,挣扎起来,结果掉进河里淹死了。
略
同是骑毛驴这件事,世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细细地想一想,每个人的话不无道理。可见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自己的脑袋一定要长在自己脖子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遇事无主见,即使是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一座占地面积达680公顷、蓊蓊郁郁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已出现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生态廊道。长200多米,宽60米至120米不等,桥上种植各种乔木、灌木等植被,营造出适宜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生长的“近自然”环境。通过这座桥,蝴蝶、蜜蜂、蚂蚁、小鸟、萤火虫等,可以在南区和北区之间自由自在地活动和迁徙,动物的活动又将带动植物的繁衍,使森林公园成为一片原生动植物的乐土。
筹办一届奥运会是何其庞大繁复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之余,竟然还能惦记着松鼠、蝴蝶、小鸟、萤火虫之类的东西,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则材料所折射的是对环境、对生态的关怀,而使得这种“绿色关怀”化为现实的,是科技的自主创新。写作角度可以从绿色奥运入手,写出绿色奥运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从人文关怀着手,写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写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也可以写生态平衡、科技的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人世间有小聪明和大智慧。小聪明者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能随机应变,表现得聪明伶俐,很受众人欢迎。大智慧者以社会环境为中心看问题,表现得稳重质朴甚至木讷笨拙。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略
世上不乏小聪明者,但鲜有大智慧者。命制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定位自己的人生。人的分量、价值与高贵在于其思考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他对世界的关注和贡献,而并不因其外在形象的木讷质朴而受到影响。
做人应该拥有大智慧而不应玩弄小聪明。先有爱,后有智慧;大智慧者往往心怀悲悯,为世界、为他人不懈奋斗。他们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对生活中的琐屑不太在意,因而常常表现出一种质朴甚至木讷笨拙。我们应该追求大智慧,应该对“智者之愚”报以包容、理解和崇敬。他们,是我们社会的耀眼光芒。
【素材金库】
◎小聪明者会说话会办事,伶牙俐齿,机灵敏捷有种随风而动的轻巧,有种你能千变万化,我能随机应变的聪慧。小聪明是装饰,小聪明是花草,让人一看就喜欢,但只是一时的喜欢而已。
大智慧者,拙中藏巧、大智若愚,有种水滴石穿的坚韧,有种任你有千变万化,我早已将你看穿的沉稳。大智慧是俯视,大智慧是树木,大智慧就像一部哲学著作,初读时不一定得到人们的喜欢,可是你要是能读下去的话,你会变得深厚,也会终生受益。
◎人最优秀的品质有两种,那就是善良与智慧。智慧若是与善良结伴,那便是大智慧;智慧若是孤独前行,那就只能是小聪明。人生需要的是大智慧,而最忌讳的则是小聪明。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才有大美丽,才有大人生,大人生才是至诚至善的人生。小聪明总有个性的弱点,个性的弱点总会造就人生的局限,小聪明造就的人生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人生。
小聪明容易被聪明误,容易把春光看作秋风,用自造的凄凉来折磨自己。大智慧以善为本,仰观满天星斗,俯瞰人间烟火,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高山挺拔,草木景仰;大海辽阔,江河来归。
◎大人物若是被小聪明所误,造成的损失则是灾难性的。清朝的和绅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但他的一生都是在耍小聪明中度过的,他曾经任《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晓岚只是他手下的一个编委而已;是他用重金聘请高鹗续写了《红楼梦》,才使后世人读到了《红楼梦》的全本;他曾劝说乾隆皇帝终止文字狱,才使得后来的读书人少了一些惶恐。但他所做的这些全是出于私心,为自己着想,只是歪打正着而已。他的整个一生都在贪婪敛财,从而成为超级贪官,害国害民,不得善终,令人扼腕!
大人物若是运用大智慧,便能造福苍生,泽被后世,其贡献则是历史性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虽小却是大智慧,它使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双轮齐飞,从此走进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以人为本”四个字虽然平淡,但它由执政党提出,就是一种大智慧,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执政党气势非凡的执政走向。
小人物被小聪明所误,容易变得张狂,自己不认识自己,一生可怜,而其一旦与功名利禄粘贴,人生的悲剧就上演了。
小人物运用大智慧,一生受益无穷。大智慧像阳光,即使没有缝隙,阳光也能照亮心窝。幽兰吐馥,金菊傲挺,翠竹抱虚,寒梅争妍,无一不是大智慧。
◎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会黯然失色;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爱情,它就会毁灭(亨利??德??蒙泰朗)
◎不要装饰你的衣服,而要丰富你的智慧(阿拉伯谚语)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曰本熟语)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拉罗什富科)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范文】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点评】
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出了话题,入题快;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会出现多样化,作文应首先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其次,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 + 自定话题”的作文题,关键在于审题,应认真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的健康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出来的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前面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有三态,人生也有三态。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的生活状态也是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的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它能奔流进入大海,但他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都对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它将飞起来,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你对这则文字有何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略
材料用水的三态形象的比喻了人对生活的三种态度。不同的人生态度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参考思路:
态度决定人生
火热的态度,广阔的人生天地
用热情拥抱宇宙人生
都是态度惹得祸
根据要求 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赏析《隐入草地的纪念碑》中多处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表达文章主题。【总】
越战纪念碑的高度与一般纪念碑的高度形成对比,其形体是一堵低矮的长墙且逐渐低落直至隐入草地而消失。其墙面是黑色大理石,它以统一的印刷体字母镌刻着全体越战死亡军人的姓名,从将军到士兵,不分军阶,没有等级,不同于中国纪念碑的等级分明;越战纪念碑单一的印刷体字母凸显了死者是纪念的主体,不同于中国纪念碑成了文人或政要们卖弄书法的地方,纪念主体被掩盖。似有灵性的黑色大理石映照着蓝天白云,芳草碧地等明朗美丽的自然景致,与战争的残酷景象及其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构成鲜明对比。【分】
本文中多处或隐或显的对比运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观感:具有尊严的生命理应平等;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总】
写作手法分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