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解析: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拾金不昧》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卷上),作文不要脱离图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解析:

 审题提示:

⑴可从整幅漫画立意: 一枚小小的5毛硬币,却引起了大__。警察的做法体现了新的人本理念,硬币虽小,兹事体大,培育正气,正应该从小做起。

⑵可从警察的角度立意:要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道德的天空。要保护宝贵纯洁的童心。

⑶可从孩子的角度立意: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不分大小。

⑷可从喷口水者角度立意:不要让善举淹没在口水中。愤世嫉俗者,可以休矣。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学生可选择任意一点,联系实际,发表议论,阐述看法;如果采用记叙文形式,则应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心理活动、叙议结合等来表现某个主题。只要从漫画出发,符合漫画寓意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甲:2005年我读了舒马赫写的名为《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著作。作者对建立“特大城市”持批评态度,认为城市规模最合适的人口上限为50万人左右;城市规模大了会造成病态发展,带来许多麻烦的难题。我同意他的看法,小巧玲珑,多么美妙!

  乙:不久前我读了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的“大”情结》,说中国人什么都“好大”,对城市、对建筑规模追求在太空中能看到,对商场的规模追求能写进吉尼斯纪录。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大有什么不好?大气磅礴,多有气派!

  丙:我看气球最好,可大可小。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

(1):甲、乙、丙三种观点都可以作为角度,也可以把两种或三种观点进行比较,作为一个新的角度。(2)你可以在领会材料含义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编个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从材料出发,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写成议论文。(3)如果写议论文,实质上是要你论述大与小的关系。无论是个人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国家发展,都要从实际出发,都要遵循客观规律,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大要大得适当,小要小得合理;大与小也应根据客观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让其在动态中保平衡,就像气球,要大还是小,完全根据需要,但太大肯定不行,因为太大会爆炸。为求论述的严密,最好能运用一些哲学原理,并举出恰当的事例,或相关的数据。

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了过来,兔子被刮上了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也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也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 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大作文:材料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我与外界他人的关系。立意基点:一是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明确自我长处与短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得意忘形。二是正确对待鲜花掌声荣誉,克服自我膨胀,脚踏实地。三是正确看待偶然与必然,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以利成长与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净,晾着的衣服总是脏的!”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的嘲笑,就仔细地观察,然后拿起一块抹布,把这位女士家窗玻璃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审题参考:

①自己的窗玻璃脏了,自己却不知道,却认为是别人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

②如果自己的心灵晦暗,那么看任何人都是污浊的,所以我们要擦亮心窗。同时告诉人们,当你在嘲讽别人时,应首先反省自己。

古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从这段话中得出自己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 字。文体不限。


解析:

阅读下面的童话,按要求作文。

有两只兔子--小白兔和小黑兔,小白兔的生活观念很简单很实际:守住萝卜,天长地久。基于此,她每天都忙忙碌碌,播种、收获、储存,单纯而快乐。小黑兔却并不如此,她的精力不是放在种植萝卜上,而是每天早出晚归,去品尝林间各种各样美味的野草,累了就在花丛间美美地睡上一觉。

冬天来了,小白兔看着家里储存的满满一仓萝卜,便无比欣慰--自己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在冬天守

住了萝卜。小黑兔无法找到食物,只能以一些难吃的枯叶草根充饥。而小黑兔并不懊丧,照样乐呵呵的:虽然我放弃了萝卜,但尝到了小白兔一辈子也无法尝到的“美味”食物。

白兔与黑兔,对应着生活中的两类人;“守住萝卜”和“放弃萝”,代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于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我们在生活中该“守住萝卜”,还是该“放弃萝卜”?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辛。

何种人生

前几天,偶然在一大堆CD和磁带里翻到了一盘录音带--是我很小的时候好玩录下来的。放出来一听,居然是大人们在问我的理想。那个幼稚的声音毫无顾忌地描绘着她的“宏伟蓝图”,而一旁的我不由瞠目结舌地倒了一遍又一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怎会是我?(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引入正题。)

是啊,不知从何时起,我忘却了儿时的梦想:那时的我说我要成为一名画家,而现在面对着白纸却只反应得出xyz;那时的我说要周游世界,而现在的我却盘算着要花多长时间做完试卷……(不甘平庸的“梦想”与如今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

我惊愕地发现,随着一天天地长大,我竟变得越加实际,原本的梦想竟与不切实际划定了等号。

曾经羡慕庄子,无所顾忌地穿行于天地山水,尽管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现在,我竟对这种生活态度逐渐否定。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愈加明白了金钱与地位的重要,我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人被当今社会接受的不可能性。我知道我惟一的出路便是读好书,上好学,庄子式的人物,注定只能游走于社会的边缘,我当不起。(文因实话实说而感人。)

曾经崇拜玛丽?居里,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毅然剪去美丽的秀发,投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尽管长年的辛劳为她的双鬓镀上了银霜,射线无情地侵蚀了她的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却愈加对这种人生产生畏惧:我不敢想象,若是心血的倾注都归结为徒劳,那我的人生岂不白白浪费?毕竟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那些与真理擦肩而过的科学家,那些艰辛一生却一事无成的当年的有志青年……我写不出他们的名字,而恰恰也就是这一点,成了他们生命最大的悲哀。这样的赌,我输不起。

我常听明星们说,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平凡人;我常听过来人说,平淡是真。或许,当看过了一切红尘嘈杂,也就会觉得生活不过就是如此:每天忙忙碌碌,播种,收获,抑或是失去。当疲惫了一生,闯荡了一生,回头看看,竟忽视了沿途的风景,擦身而过的路人,会后悔吗?(“当疲惫了一生……”一句,表意似不够明晰。)

但我仍旧不能下定论,究竟该选择哪种人生。有时看着两鬓斑白的外婆烧饭、洗碗,竟也无来由地生起一种悲哀--难道我也会如此?这时的我,又会有一些不甘。

何种人生?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命题。既然现在的我已与10年前的我截然不同,那么,我的答案一定还会有所改变。只是无论如何,希望到我终老的时候,不会后悔当时的选择--尽管,这很困难。(对于选择“何种人生”并未给出答案,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命题”。)

评点

“诗言志”,“我手写我心”,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作文训练追求的根本目标,更是新一轮课改的方向。好的作文,理应写出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何种人生》一文,真诚地展开自我剖析,诠释了面对不同人生态度(或者说生活方式)的两难选择,折射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全文“我”字当先,化虚为实,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基本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解析:

思路点拨

本题参考立意:一、“小白兔”“守住萝卜”--在平实的生活中守住平淡,容易满足,这样的人往往铅华洗尽,只注重生命的厚实和平淡,就像一只背负厚壳的蜗牛,永远在地平线上爬行,在厚实与平淡中开采生活,给生命拔节。二、“小黑免”“放弃萝卜”--在单调生活中不满足现状,这种热烈的人,永远都在追求不枉活一生的乐趣,勇于冒险尝试,哪怕因为尝试而面临暂时的生存危机,也在所不惜。三、这两种人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短处。其实,生活中还是存在“第三只兔子”的。这种人面对生活灵活机动:当平实的时候,他们会沉下心来呆在园子里种好每一棵萝卜;当他们热烈的时候,又会把握好每一个契机“拾级而上”,去观赏“无限风光”;当他们有一天退出舞台、归隐平凡,又会守护好每一个黄昏。我们姑且称之为“小灰兔”吧。“外儒内道”的苏东坡,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上面几种观点,考生无论肯定哪一种,否定哪一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世博会刚刚结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上海成了一座悲伤的城市。

  截至19日,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事故已导致58人死亡。听,那是海哭的声音。。。。。。

  一位中年妇女流着泪,手指颤抖地摸索着在名单上找寻。她的女儿住在这栋楼。随后,她的手定格在一个叫“姚静华”的名字上—— 名单显示,目前状态:已死亡。

  一名脸色焦黄的女子在众人的搀扶下走进房间,神情恍惚。其丈夫在事发工地上,至今毫无音讯。

在事发现场,此时正举行着集体悼念活动。白菊花、花圈挽联摆放在通体焦黑的大楼周围,有人默哀,有人痛哭,有人在回忆。。。。。。

面对灾难,面对逝者,活着的人又有何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参考立意: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学会坚强、牵挂、思念、重视安全、责任意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颗小树看到一个农民带着斧头走到他的身旁,便对他说:“亲爱的,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不到延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它们妨碍我生长,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盖住整个山谷。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于是农民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大的一片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受到大雨和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世上到底由什么来决定我们是谁?我认为大概有三件事:完成的事——世人以此来估量我们的成就与价值;不做的事——后人以此来评价我们的操守与底线;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这常常是我们自己才最了解、最在乎的事,是一个更真实的自我的认定。正如设计师的空中楼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