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三态,人生也有三态。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的生活状态也是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的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它能奔流进入大海,但他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都对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它将飞起来,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你对这则文字有何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三态

人生大概只有三态:云,溪流江河湖海之水,冰雪。不管是细水长流的溪还是波澜壮阔的海,是精致美丽的雪花还是纯白胜玉的冰,是飘忽无定,姿态万千的云,都是自然而美的。我们能够欣赏自然,便能够欣赏自身。

但万物不居,云便会化作雨,雨又汇成溪流江河湖海,阳光照射,生而为云。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喜欢看云,云是自由的,自由的无所依从;而溪流只能在既定的沟壑中前进,却坚定而从容。本来,云和云互相嬉戏,溪和溪互相追逐。可是:

云偶尔投影在溪流的波心,溪流淙淙,奔向河湖:云影会永远留在波心里吗?

云在溪流里看见了自己,便以为溪流拥有一颗云心;或是溪流看见自己的波心里有一颗云心,便以为云会一直陪伴……

自然,唯一永恒的法则就是变化。而变化是以一定条件为基础的,这或许就是缘分。。

人生短暂,相对的,记忆又是悠长。好多人执着而努力,于是溪流千回百转,云心依然或又见.或变为雨,变为溪流,交汇入海,无怨无悔:大多却落入不同的沟壑,相形渐远,或成陌路。

于是心渐渐冷却,为冰为雪。

但这远不是终结,相信如果有足够的耐性,春日暖阳,冰雪一定消融……

但有多少云会回头,有多少溪会转身?


解析:

①人说人生有三态,一种是圆者、一种是方者、一种是三角者。

圆者,处事圆滑,胸无大志,意志不坚定。方者,正大光明,浩然正气,不爱于变通。三角者,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容易伤人。

②人生三态:悲观,乐观与达观。

悲观的人在山脚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径,乐观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达观的人在山顶看世界,看到天广地清  

悲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苦酒,清浊均苦涩,乐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美酒,点滴皆芬芳,达观的人说:人生像一杯清泉,冷暖都清凉。

悲观的人看到花谢的悲伤,乐观的人看到花开的灿烂,达观的人看到花果的希望。

悲观的人见到人生的生老病死,乐观的人见到人生的甘甜喜乐,达观的人见到人生的春夏秋冬。

悲观的人叹人生步步走向死亡,乐观的人赞人生步步迈上尖端,达观的人悟人生步步回归自然。

悲观的人趋向阴暗一角,乐观的人迎向光明一面,达观的人宠辱不惊。

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人等待风向,达观的人调整风帆。

悲观的人用加法生活,平添劳苦,乐观的人用减法生活,减少忧伤,达观的人用除法生活,分享喜乐。

③关于人生的境界,许多哲人都曾给出解释。冯友兰先生将它划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由低到高,一个人如果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宇宙整体,并自觉地为宇宙利益做各种事的话,那就进入了天地境界。用当今的时髦说法就是达到了人与自然融合,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四种境界,在我心里总感觉像是四层的佛塔,塔顶的世界曲高和寡,大音稀声。芸芸众生更多的居于一、二两层,在自然的生存,功利地做着事情。渺小的我们便试图经营着自己生活的境界。

由生存到生活进而生趣,这应该是最简单的最可行的境界了。活着就意味着种种可能的开始,所以我们感谢赐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并将这种恩赐延续给我们的孩子。不可轻视每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的权利与生俱来。于是我们开始关注一朵花,一棵草,共同经历花开花败,草荣草枯;关心一只小蚂蚁,一只花蝴蝶,共同感受生活的忙忙碌碌,汗水与甜蜜。当我们习惯用敬畏的心,感恩的心,欣喜的心对待周围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情趣。

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状态由温度决定。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假如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温度是0度以下,那么他的整个世界就是冰,寒冷而局促,没有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他的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我们只能遗憾地发现他仅仅存在着。假如一个人对待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可能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可以是山泉丁冬,也可以是百川灌河,但,他离不开大地。因此,我们再假设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炽热,那么他将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呢?他会变成水蒸汽,升腾,汇聚成云朵,阳光会给他五彩斑斓的想象,他自由地飞翔,此刻,他不仅拥有着大地,他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推着一块巨石上山,当他好不容易地把巨石推到接近山顶的时候,巨石又滚了下来。这是西西弗斯的宿命。可是有人看见了西西弗斯耸了耸肩,吹着口哨,步履轻盈地下山去了,他还采了一朵小野花,他对野花说:“你好,陪我一块推石头吧!”

生存是严峻的,生活是现实的,让我们用100度的热情去存活,把我们生命升华成自由的状态,摇曳多姿,趣味盎然。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优秀习作】

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我看见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的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他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惟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不同于众的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还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熟悉越剧。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两个字。在众多的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各树一帜。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正因为这样,作为作家,我一直把这样的格言奉为创作原则: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要努力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只有敢于创一代之新,才能跨入成功之门。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练与待遇

在一座庙里,佛殿前面的一块青石地板,愤愤不平地对佛殿上的青石fó xiàng 说“你我原是一块山石,分开后我还比你早三年来到这座庙里,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天天享受着香客的香火供奉和虔诚的膜拜,而我却只有给香客垫脚的份?这公平吗?”fó xiàng 沉思片刻后笑道:“仁兄,世间事大体是十分公平的。你我的确同出一块山石,但是,当年师傅只在一个时辰里就把你劈得方方正正送出山了,而在你走后的三年中,师傅白天对我劈呀凿呀,晚上对我刻呀磨呀,精雕细琢,从不间断,直到我今天这个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解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社会越是进步,行业分工就越来越细,行业对员工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样的,社会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的报酬的悬殊也就越来越大。“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与其登着两只眼羡慕人家的高报酬,憋着一团火忌妒人家的好待遇,不如静下心来对自己“精雕细琢”,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曹操焚牍

曹操讨伐袁绍时,曾被陈琳一纸檄文骂得狗头喷血,辱及祖宗。但他爱惜陈琳的才华,不但不杀,反而委以重任。在打败袁绍时,曹操从图书中发现一束曹操部下和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劝曹操把这些人杀了,曹操却说:“尚绍之强,孤亦不能果,况他人乎?”意思是说:正当袁绍强大的时候,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结果将会怎样,更何况别人呢。于是,下令焚毁这些书信,对当事人概不追究。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解析:

不管历史对曹操作怎样的评说,但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对人才的怜惜,对下属的宽容都说明他的一军之帅、一国之君是当之无愧的。在许多时候,我们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那么,别人的许多过错可能有许多都是情有可原的。原谅产生宽容,宽容却比处罚更能震撼人心。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成大事者,往往都有宽广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一个领导人来说,气度却是领导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包容属下过失的气度,就能够得到属下的真心拥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但三分之二的受助学生未能按要求给资助者写信汇报学习情况。今夏,由于部分女企业家"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襄樊市总工会副__周萍称,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心的转角,一片阳光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谴责你们的忘恩负义时,我却知道,你们是怎样可怜的一群孩子。

你们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的经历。因为贫穷,你们显得和别人不同,你们可能遭受过歧视,被人鄙薄。如黑夜一般的赤贫使你们的心变得那样深,深得连阳光都无法射入,心灵中一切的善良和真诚都被这__所笼罩。

然而,你们真的贫穷吗?没有金钱,但你们拥有善良;没有地位,但你们拥有爱啊。有那么多的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们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你们,用他们爱的阳光照耀你们,用他们的甘露滋润你们。或许,贫穷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它教会你们坚强和勇敢。你们本来是像白昼一样富有的啊,只是你们不知道,只一味地将心灵的重门深锁,拒绝阳光的照耀。

丛飞,在中国人的心中,他是怎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你们,又是何其幸运,可以拥有他最真挚的爱。你们应该也是爱他的吧,这爱里包含了几多感恩,几多思念。我不知道,在他生命垂危的日子里,你们是否在每一个黑夜辗转难眠,默默地为他祈祷;你们是否刻意避开蜂拥的记者,独自躲在__的角落偷偷地望他一眼。可是,为什么不大胆地走出来呢?为什么不把感激和思念的泪水洒在恩人的手心而洒在自己阴暗的心里呢?你们眼波流转,泪光闪闪。可怜的孩子,贫穷并不可耻啊。我的忧伤系在你们单薄的衣襟上,一阵风过,吹乱了你们的衣襟,也吹乱了我的忧伤。

早就听过,充满智慧的埃及人在金字塔的每一个地道转折口都放一面镜子,把明亮的阳光引向祖先__的坟墓。那么,为什么不在心灵的每一个转角也放一面镜子呢?让明亮的阳光照耀心灵的每一寸土地,直达心灵最深的谷底。

而善良和感恩就是你们的明镜啊,我相信你们的善良未泯,你们的真诚未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们并不孤独,也不缺少被爱。用感恩的明镜折射每一份爱,将这爱不断地传递下去,让这爱如花朵般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拥有感恩的心,让心灵的每一个转角,都盛开一片灿烂的阳光!


解析:

写作时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构思:一是选择其中一个对象来写。或者选择贫困生,或者选择女企业家,或者抓住材料中的最后几句话从贫困生的心态写起,当然还可以选择从材料的整体立意出发,分析其现象,挖掘其原因。二是提供读者思考空间。可以逐层求问,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思考,深挖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之所在;还可以逆向解读,撇开常规性的视角和观点,提出全新的看法。三是抓住感人画面。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感恩之心;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和心愿,要用心描画出动情细节,在铺垫到位的基础上及时地抒发情感,要坚决杜绝那些空洞的、夸大的、不实的矫情式抒情语言。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九八四年,一群俄罗斯专家来华传播“巡迴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词语称赞俄罗斯民族,但俄罗斯专家们却摇着头笑了,并毫不掩饰的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它却有些懒惰。”

无论是个人、还是人类,无论是一个集体、还是一个民族,都无法回避认识自己的问题。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立意自定。(5)不少于800字。


解析:

“我”是谁,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物质的高度发达,使很多人迷失了自我,精神世界的空白又是很多人无法找回自己。

考生可选择的余地,可创新的余地在于此:如何认识“我”,怎样才不会迷失自我……

也许你听过海浪拍击堤岸,也许你听过山风掠过林梢,也许你听过燕语呢喃。也许你听过雨打芭蕉……

这自然的歌声,会引发你想些什么?是你本色的学生生活,还是你倾心自然的一段旅程?是你对自然朴实人生的追求,还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注意:

1、内容必须与“自然的歌声”有关,可以从题干中选择一个角度,也可以选择新的角度。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


解析:

材料第二段给出了考生思维方向的例子:如本色的生活,自然的心路旅程,自然朴实的人生,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也可以另外构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是提升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好方法,也是一个民族爱学习的直接体现。全国卷二关于“国民图书阅读率”的作文,是一道现实性很强而又不乏深度的新题。构思本题时,不能脱离材料单纯地谈读书很重要或读书是种享受,首先要“全面理解材料”,明确它展示的是我国当前存在着阅读危机;其次是选准“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切入进来。仔细分析材料,不难发现涉及三层意思:一是“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二是对于“为什么不读书”各人有自己的说法,三是网上阅读的比率越来越高。对于以上侧面,你可任选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予以阐述。例如,可联系社会现实,指出图书的本质表现为内容的深刻性和文化积累的丰富性,而这一点对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正如有位名人指出的“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身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历史的惩罚”;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论不能光看对阅读的认同率是高是低,重要的是读书是一种行为,只有付诸实施,才真正说明具有读书意识;可以探究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有些人越来越沉湎于物质享受之中,以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取代了读书;有些人是被越来越芜杂的人事、越来越繁重的工作所困,丧失了读书的时间与乐趣;在目前的教育中,在没完没了的背题、押题、练题的求学生涯中,学生们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难以养成或保持读书的习惯;图书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国民阅读的原因之一,等等)。又如,可比较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区别(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不同等),强调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备受青年人推崇的网络阅读实际上是种“浅阅读”,虽然我们不能保证传统阅读的内容都是精华,但网络的精华内容比传统阅读要少得多,网络内容目前还不能同纸质媒体相提并论——需要提醒的是,也不能把网络阅读这一新生事物贬得一无是处。当然,你还可以就如何引导网络阅读(比如提倡网络深层阅读,又如把一些经典著作完整、准确地放到网上以方便网民阅读),如何激发国人读书的积极性(比如举办读书节,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可选角度相当多,关键是不能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一定要形成明确的观点,写出自己的体验与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犯错误,一个错误就是一次挑战,就是一次机遇,如果你不是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也许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请以“错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历史的错误

  “咯吱、咯吱……”宋朝的军队在雪地上行进着。

  将士们身披的重铠上积着森寒的白雪,冻得发紫的嘴唇不停地哆嗦着,然而,那鞘中被擦得雪亮的宝剑“咯咯”的碰撞声分明是响亮的誓言:“不捣黄龙誓不回!”

  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地下着,那远方冷峭的雪山白茫茫的一片,只露出青灰色的山尖。西北风厉鬼一般呼号着,卷折了路旁那棵枯木,吹乱了将士帽上的红缨。整个天空就像狰狞的恶魔张着惨白的大口,企图吞噬整片大地。军队仍然前进着,整齐的脚步震撼了整个山谷。

  夜幕像一张黑色的网扑来了,带来了那一轮凄冷的月。

  营帐里,耀眼的火舌贪婪地跳动着,吞没着木柴,不时“噼啪”地发出响声。

  元帅身着盔甲,双手背在身后,不停地走来走去,这到底该怎么办呢?他痛苦地沉思着。

  “报——钦差大臣到!”

  这已是朝廷发来的第十道金牌了!元帅的眉头锁得更深了。

  风猛烈地哭吼着,跳动着的火焰疯狂地闪烁着,像发疯的野兽犀利的双眼,夺人心魄。

  西方的冷月在云雾中渐渐淡去,天空开始变白、变亮,一点血红点染了东方。元帅还在思考着:说好了和弟兄们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说好了要冲锋陷阵,直捣黄龙;说好了要迎接皇上,报效大宋;说好了……可如今,朝廷却发来了十道金牌命令收兵!

  无奈,元帅脸色苍白,眉头紧皱,右手轻轻一挥,低沉地说:“回朝!”

  阴霾布满了天空!一个错误的决定从此改变了历史,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了一段千古奇冤。悲哉!悲哉!

点 评

  作者视野开阔,他撷取了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来写,写景与叙事相合。凄美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悲壮的气氛,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人物有志难施的痛苦。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很好地诠释了“错误”这个话题。语言简练而生动。全文行文流畅,结构和谐完美。

  

优秀习作

  重拾母爱

 

  

  “啪”的一声,手中的碗被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饭菜与碗的碎片混合在一起,洒满了一地。我也残忍地将妈妈的那颗心摔碎了,我像一只失去理智的野兽,破门而出……

  晚秋的风冷飕飕地吹着,可心中却有一股热浪在翻滚,刚刚发生的种种情形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

  带着一星期的疲惫,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妈妈早已精心地为我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橘黄的灯光笼罩着小屋,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显得非常的温馨。我胡乱地拨动着盘里的菜,一副挑三拣四的样子。妈妈只是一愣,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吃饭。突然,妈妈问了一句:“最近学习吃力吗?”我只是应付式地回答了一句:“还行!”语气中带着几分生硬和不耐烦。我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妈妈的不满,妈妈说了我几句:“你这是用什么态度在跟我说话?每个星期回来,都把脸一绷,你摆给谁看?”

  妈妈的几句话点燃了我心中那根存积已久的导火线。十五年来,我第一次对着妈妈大吼道:“我就是摆给你看的,你根本一点儿都不理解我心中的苦恼,只会说那些听了耳朵生老茧的话。”我第一次摔碗,第一次破门而出……

  风依旧在吹,心中的那股热浪也渐渐平息。冰凉的风吹来,让我冷静了许多。我总是一味的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可是我又什么时候向妈妈说过我的心事呢?每次,妈妈见我心情不好,总是关心地问我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我每每总是应付了事地敷衍几句。我只知一句句地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却忽略了妈妈眼神中淡淡的哀愁……

  这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残忍!我一次又一次用冷漠去刺痛妈妈的心,可妈妈她总是把无限的痛楚都埋到内心深处,依旧悉心地照顾着我,一次又一次尝试着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可我给妈妈的永远是一扇锁得紧紧的大门。

  “我错了,回家吗?”我犹豫了,刚才我那样冲动,妈妈会原谅我吗?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在催促我回家。

  “回家吧!去向妈妈道歉!”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渐渐地,我看见房屋前透出的诱人的灯火,似乎已感觉到妈妈的那份焦急……

  一次错误的叛逆,让我重新拾起妈妈那份沉甸甸的爱。

  

  点 评

  读完这篇习作,为小作者精巧的构思所折服。习作开头先声夺人,由矛盾的焦点写起,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中间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真切感人。结尾处紧扣话题,点明主题。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解析:

  孟子曾经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面对这熟悉的话题,我们只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策略,文章才能脱颖而出。有两种方法可以帮我们走向成功:

  选取新颖的内容,增添感人的色彩。纵观历史,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个错误的决定往往会改变历史,如果选择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来写显然是高屋建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错误的叛逆,写出独特的感受会让读者感同身受;偶然巧合的错误展示出美丽的心灵,会让人拍案叫绝;跌倒后的爬起同样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如果能写成议论性散文,谈谈对错误的认识将是别样的风景。

  刻画错误的过程,表现人物的情感。选取一个特定的材料,有详有略地介绍事件的经过。我们要尽量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波澜曲折的情节来写,注意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要学会调动笔墨,或让景物相衬,让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的情感。注意段落间的衔接,做到自然有序。


有一个人出外旅行,来到一条水流湍急的河边,他站在那里束手无策。有一个人看见他遇到难处,就过来很爽快地把他背过河去。这个人没什么钱,不能给好心人适当的报酬,为此他过意不去。正为此事不安之时,他看到那个人又回到对岸,继续把不能过河的人送了过来。于是,他走到那人身边说:“我现在已经不再感激你了。根据我的观察,你有帮助任何人渡河的癖好。”可是当他回来时,那人却不再背他过河了。


解析:

英国有句谚语说:“受恩宜勿忘,实惠宜莫记。”我们常以为某些人的热心是他的天性,视为理所当然,这往往是我们对父母或朋友的态度。学习长存感恩的心,并且期待自己也成为能助人的人。人在受到帮助后,报恩是种责任,人要想在人类这个群体里生活,就必须常怀感恩心,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快乐,你的生命才会充满阳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