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玻璃容器唯一的开口处设置成漆黑的环境,然后将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放进去。实验的结果是:蜜蜂在经验的指导下一直拼命往透明的玻璃壁上去撞,直至死亡;苍蝇则由于没有“光亮处就是出口”的经验知识,四处乱撞,往往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从出口处钻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的是“死于经验,生于无知”。生于无知,实际上是生于灵活与勇气;死于经验,实际上是死于固执和畏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
着重理解“生于灵活与勇气”和“死于固执和畏缩”两个要点。可以论证“经验束缚思维或创新”和“无知能给人胆量”两个要点。
作文评分标准
| 一等 (20~16分) | 二等 (15~11分) | 三等 (10~6分) | 四等 (5~0分) |
基础等级 | 内容20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挚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符合文体要求 机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机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工整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机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工整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自己潦草难辨 |
发展等级 | 特征20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创意 |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复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涵义范围沾边的的套做,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 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做、文体部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作文题。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夜春风,吹得满园梨树盛开。满树洁白的梨花,芬芳香郁,鲜艳美丽,赢得周围其他树木、动物们的羡慕与啧啧称赞。
一番盛开怒发之后,洁白的梨花开始片片随风飘落,满地缤纷。翩翩飞舞的蝴蝶看到这种景象,禁不住黯然神伤,问梨树道:“你为什么要抖落那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呢?你难道不知道,没有了那花朵,你就一点儿也不美丽可爱了吗?”
梨树平静地说道:“这个我知道,但我更知道,我只有放弃现在这美丽的花朵,我才能追求到秋天累累的硕果。”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角度:“成功需要付出代价,需要做出牺牲”;“成功需要放弃,甚至放弃一些美好的东西”;“应抛弃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在的真正价值”;“只有克服安逸的生活,才能铸就伟大的成功”;“不沉醉于小成功,才能拥有大成功”。
解析:
略
材料作文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李光耀送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样一行字:你想让上天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列亚洲第三位。
要求:阅读上面的文字,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略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自己的书斋中悬有一联用以自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赏那些甘坐冷板凳,勤奋刻苦、淡泊名利、一心治学的精神。自古圣贤皆寂寞,巨大成绩的取得决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为名利所惑。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力和韧劲,就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请以“人生的冷板凳”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
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略
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略
体会下面诗句的含义,联系你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船送我们上岸,船没有岸。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晴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个深坑,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水里了,水虽仅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有高呼救命。
泰勒斯被路人救出了水坑,他抚摸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路人说:"明天会下雨!"那路人笑着摇了摇头走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泰勒斯十分钦佩。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了泰勒斯的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整体把握]这则材料的大意是泰勒斯因为观察星空而掉到坑里,虽然他准确预告第二天会下雨,但还是受到一些人的嘲笑,但当时另一些人还有后来的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都赞美他。从整体上材料对泰勒斯持肯定态度。
[最佳立意]泰勒斯因为观察星空而掉到坑里,这体现了他投身事业的专注、痴迷的精神,他正因此而有所成--他的预言是准确的。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所以作文可以从泰勒斯的角度立意为"专注(痴迷、投入)出真知"、"大行不顾细谨",也可以从评论者的角度立意为"对那些专注事业的天才,奉上尊重,不要苛求小节"。理解材料时不能绕开"专注"和"小节"两个角度。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立意,都应该歌颂执著进取的精神。这样的立意一般被认为切合题意,其它或从材料中得出的启示应当归入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范畴。
有位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读上面这则材料,细细品味我们的生活,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一位老司机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某一天傍晚,天下若大雨,由于天黑路滑,他的车陷进泥坑,半天开不出来。这时,一群刚下班的工人路过,放下自行车就帮着推车,很快把车从泥淖中开了出来。工人们被溅了一身的泥水,可没有一个有怨言,要报酬,而是满脸笑容,骑上自行车走了。
今年的某一天傍晚,遏上了同样的情况,他招呼行人帮忙,可是没有一人愿停下来;给路过的汽车司机打招呼,也无一理会。
这件事儿引起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立意参考:世界需要热心肠;呼唤失去的文明;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经济发展了,人为什么变得冷漠了;发达的经济意识,贫穷的精神世界;再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