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1)连日的滂沱大雨,引发了山洪,小山村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神父在教堂里虔诚地祈祷着,祈求上帝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洪水不但没有退却的迹象,水位反而越来越高,眼看就要淹到神父的膝盖了,情况很紧急。
这时,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对神父说:“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面不改色地说:“不!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不久,洪水开始淹过神父的胸口,神父爬到祭坛上站住。一名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了,对神父说:“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依然很镇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来到教堂的屋顶,紧紧抓住十字架。一架直升机飞了过来,飞行员放下绳梯,对着神父高声叫着:“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想看着你被淹死!”神父面不改色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深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全村的人在救生员、警察和飞行员的帮助下,都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只有坚守在教堂不肯撤退的神父,很快地被滚滚而来的洪水淹没,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死后,神父在天堂见到了上帝。神父很生气,质问上帝:“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在我陷入险境时,您却不肯前去搭救我!”
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首先,我派了舢板去救你,你却不肯上船,我想,也许是你担心乘舢板危险。因此,接着我派了一只快艇过去,谁知你还是不肯离开。最后,我又派了一架直升机前去,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想,你一定是急着回到我的身边来,从此好好陪伴我。
读过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体裁(诗歌除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2)请以“如果人类消失了”为题,写一篇想象力作文。字数800字以上,不要写成诗歌。
无
解析:
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2008年5月20日,成都市温江区某中学7名女生在学校附近排队按照编号连续殴打女同学近6分钟,其间,扇耳光、肘击头部、脚踹等暴力行为不断,并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
2.2010年1月4日凌晨2时零6分,北川中学男生母志鹏杀死了熟睡中的同学后,在笔记本上留言:“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这个同学,我和人家无冤无仇,为什么把人家杀了呢?我很后悔!”据母志鹏交代,元旦亲朋好友聚会,在成绩优异的表兄面前,成绩一般的母志鹏被家长一顿数落。“杀个人,就可以不上学了。”母志鹏这样说。
3. 2010年1月21日,江苏一名高三男生在校内跳楼自杀。据称,他在跳楼前因和他人说话被老师罚站,在班上做检讨不被老师接受,他感觉很委屈。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人际关系紧张、孤独自闭、漠视亲情,导致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等事件频频发生,这是“情感荒漠化”造成的严重后果。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明确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简析】
我们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经历人生太多的磨难,眼里、心里却充满了忧伤?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成熟就已经苍老?为什么我们喜欢久久地品味苦丁茶?为什么我们喜欢幽幽地低吟哀怨的歌?
明明有人爱我们,我们却感受不到;我们想付出爱,却找不到对象;这个世界是如此五彩缤纷,在我们内心却激不起一丝涟漪……一切的一切,都是情感荒芜惹的祸。
因为情感荒芜,我们“90后”成了叛逆的代名词、不可救药的一代。是的,“90后”的我们,业余爱好不是登山,不是涉水,而是睡觉。我们有时对一面之缘的人一堆废话,对熟悉的人却一言不发。我们帮助别人不需要感谢,伤害别人从不道歉……无论是阳光遍洒,还是灯火阑珊,我们脸上的冷漠不会改变。
喜欢戴着耳机,沉浸于音乐的世界,不去理会外面的一切。我们对现状有着太多的不满,但又无力改变,是只能封闭自己的心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发呆,聊以慰藉敏感脆弱的心。
在世人面前,我们以我们的方式回答大人们的不理解。一面享受着丰衣足食,一面感叹着生活的空虚。我们享受着激情与青春,却常常独自悲伤。我们的内心像一座沙丘,偶尔小小的触动也会引起塌方,流沙随之而来,风云为之变色。我们的内心更像一只蚌,坚硬的外壳,包裹的是用泪和血凝成的华丽与悲伤。
心,已经不知所措,如水的时光冲刷了生活的喜怒哀乐,我们无从感知幸福的滋味。机械单调的生活让我们习惯沉默,沉默是我们对抗现实最有力的武器。我们用冷漠面对世界,内心却努力寻找那尚未被物质浸染的精神净土,不知天高地厚地坚守虚幻的追求。
日子如流水,慢慢滑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结束。我们在沧桑中学着驻足,欣赏路边的风景。我们期盼有一天,已经荒芜的心灵之乡,阳光普照,清水荡漾,绿意盎然。
【点评】文章采用心灵独白的方式,展示了“90”后内心的挣扎。透过这些压抑的文字,可以看到“90”后苦闷迷茫的心,脆弱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因此,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改变不当教育观念,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让心灵的家园绿意盎然
心中装着什么,眼睛就会看到什么,曾经的我们心中充满阳光和快乐、善良和纯真,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自闭和冷漠渐渐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心灵家园慢慢沙化……面对情感荒漠,我们应该种下爱的种子,播撒阳光雨露,让荒漠变成绿洲,让心灵的家园绿意盎然。
感恩是一粒种子。
滚滚红尘中,感动是真情的流露;茫茫人海里,感恩是爱心的种子。纵使世态炎凉,总有一份信仰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份感恩存放于我们心中。
感恩不是刻意的矫情,是母亲节一束康乃馨,是每天清晨对老师的一句问候,是对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一草一木的由衷赞美。
播下一粒感恩的种子吧,让它在你的心田生根发芽。
喜欢是一种养分。
对于这个世界,不要太挑剔,学会喜欢一切,悦纳万物,唯此我们的心灵才能蓄满欢愉!喜欢是一种养分,它能滋养我们的心田,世界因喜欢而改变。
喜欢自然,便会珍惜姹紫嫣红的花,珍爱青葱碧绿的草,喜看巍峨挺立的山,欣临清澈灵动的溪。喜欢生活,就能享受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拥抱人间真情。喜欢生命,才能拥有拼搏进取的激情,感受到事业跌宕起伏的快意,欣赏如初生朝阳般的童年和落日余晖般的暮年。
撒下一份喜欢的养分吧,让它滋养出无限的绿意。
收藏是一种境界。
也许我们不曾拥有什么,但我们可以收藏每一份上天对生命的恩赐。
收藏真挚的友谊,让友谊的风铃奏出天籁之音;收藏奋斗的艰辛,让激情燃出火山爆发般的热烈;收藏一段爽朗的笑声,用宽容去营造洒脱的心灵世界。
请于心田之上,播下感恩的种子,施下欢乐的养分,收藏每一段经历,让心灵的家园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点评】文章从三个角度切入,论述了如何才能让心灵的世界绿意盎然。三部分按逻辑顺序排列,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整齐的句式、抒情化的语言极富表现力。众多温情意象的选用,使文章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凸显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解析:
所谓“情感荒漠化”,指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为实现个人目标不择手段,而很少考虑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在当今应试教育环境下及一些不良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的审美素养、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出现了以乖戾、偏执、自私、冷漠乃至暴力等为特征的“情感荒漠化”倾向。当今应试教育只追求知识的传授,漠视情感的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功利化,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而家长的过度宠爱,导致孩子心智发育不健全,社会不良环境的熏染使青少年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切是造成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的综合因素。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要作为有感情的“人”快乐地活着,活得有品位,活得精彩。我们不能在物欲的世界里迷失自己,忘记了生活的本来意义。只要懂得这一点,就能摆正心态,用心爱别人,用爱看世界,就会拥有快乐的一生。
这个社会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教育不是家长或者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全社会应该共同行动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知识教育、爱心教育、美育教育的合力下,使青少年的情感一步步走向丰富、走向高尚,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深度剖析】
中国青年报:导致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反生活的教育,基础教育本来应该是国民素质教育,现在却变成选拔教育,合格教育变成了淘汰教育,大众的教育变成了精英的教育。许多父母本身也在制造“情感荒漠化”,他们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助教。
中国教育报:我们缺少爱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人们心中善的绿地会在爱的雨露中滋润,也会在另一种“爱”中萎缩、沙化。许多父母信奉“爱是无私的”,把对孩子的爱简单地理解为尽量尽快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而且不求回报,在这种爱的酸雨的浇灌下,孩子心灵中爱的绿地被腐蚀。
在我们的教育内容中,生命教育常常被忽略。个别孩子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要求没被满足而杀死亲人或者自杀。他们情感冷漠,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连生命都不重视,又如何把握人生呢?
社会学理论:影视、网络、报刊等常过度或者过细地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经过和具体情节,以至有意或无意地宣扬了暴力,而一些暴力性的游戏也充斥网络,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心理上尚不成熟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便去模仿,甚至去当所谓的“暴力英雄”。
专家观点: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自身行为的偏差、家庭成员间紧张的关系,尤其是父母间的严重冲突及亲子间的沟通障碍等,都对子女的成长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
现在的“90后”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大都被溺爱得过头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缺乏对他们进行敬畏教育。——四川省社会学家胡光伟
追求完美成了惯性,使孩子在以后的生命中负重前行。——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叶斌
中国教育网: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20岁以下的自杀者占自杀人数的8%左右,其中2/3竟是通常被人们视为“优秀”的孩子。现在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只说“好”,不说“不”,以致有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走向了极端。因此,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的,并懂得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应该珍爱生命,悦纳自己。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
要求:①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仔细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在谈“点、线、面”的关系。具体要求方面未确定范围,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分析:一是点、线、面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追求,即“点线与人生”;二是点代表个体,线和面代表不同的组织或集体,须正确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三是点代表单个的力量,线和面代表团结的力量,光有点和线不行,团结才有力量;四是点、线、面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积累,可以从量变到质变。据此,我们可以谈“个体与集体”、“坚守平凡的位置”、“渺小和伟大”、“重视积累”和“从量变到质变”等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部为纪念国家成就而回溯起点的献礼大片,一群改换国籍却不计身价要为这番成就鼓与呼的“原中国演员”,两者相遇了——加入了外国国籍,同时参演了电影《建国大业》。国家意识、民族观念、身份认同等让人寻味。
据最新消息,姚明夫妇已经在2月27日下午1点飞赴美国,届时叶莉将在美国待产。如此一来,“姚宝宝”一出生就可能是美国人。这消息引起网友热议。
请根据以上材料,发表自己见解、感悟,写800字的文章,题材不限,自主命题。
无
解析:
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株雏菊生长在一条小河边。河边有一间小木屋。每天,住在木屋里的小女孩都来给雏菊浇水。对雏菊来说,这种生活既甜蜜,又简单。
然而有一天,小女孩没有来给雏菊浇水。小女孩一家已经搬走了。雏菊开始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它想啊,想啊。突然,一片花瓣从它身上掉落下来。风把花瓣吹落到了小河里。
“小河!”它兴奋地喊道。从出生到现在,它就看见小河一直在那里欢快地流淌着。它开始把身体往小河的方向生长,但这太艰难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它的身体根本无法长得那么长。而且风也在为难它,经常把它吹得东倒西歪。可怜的雏菊可以看到小河,但就是无法触摸到小河。它只好重新恢复原来的样子。
“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突然,它的脑子灵光一闪。然后它开始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它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了清凉而甘甜的水。
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粗壮。不久,它的身上又长出了新的花朵。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无
解析:
无
阅读下列
材料,按要求作文
禅宗推崇一个境界,叫就“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
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请认真阅读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文章立意要在材料之内。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尤怨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不得透露人个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无
解析:
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家人吃夜饭。“谈谈你们的新年新愿望吧!”父亲对三个孩子说,“看看谁的最高明。”一个孩子说:“我的愿望是样样考第一!”另一个孩子说:“我的愿望是不惹爸妈生气!”
第三个说:“我们有愿望……”大家瞪大了眼睛。“我正在存钱,要买一套故事书。”话音刚落,大家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当别人在畅想“愿望”时,他却已经开始“做”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无
解析:
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读了上面的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了公共汽车,母亲谢绝了为儿子让座的人:“让他站着吧,他已到了可以站的年龄了。”
请根据自己阅读以上材料的体会,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略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