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的世界节奏越来越快,“速成”、“速递”、“快餐”、“快车”等等触目皆是。日前,更有报道称广州人的步速之快为世界第四。求“快”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日新月异的变化。

与此相反,大洋彼岸的一位学者教授曾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口号:比慢。这个口号颇值得玩味。“慢”是否意味着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地球不自传,就没有明天。人不改变自己,就没有未来。

(2)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

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③不得抄袭和套作;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上幼儿园的儿子回家说,小甲和小丁打架了,老师把他俩都批评了一顿。儿子说,其实不能怪小甲,谁让小丁抢人家玩具呢?爸爸说,老师做得对,小朋友从小就要谦让友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朋友抢玩具,可以让着人家嘛。妈妈批评爸爸说,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要让啊?要是别人抢你儿子的玩具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处处是课堂。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它们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启发和教益,让我们变得成熟并充满智慧。

请以“人生一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行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段话:“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对此,你有何思考与感悟?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让我们在最单纯和美好的精神追求中相逢,让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中汲取力量,寻找最热诚的信念。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依然显示出它们曾经的强大;孔子去世了,但儒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考;北京奥运结束了,但奥运的精神依然振奋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眼前离去,但它们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

请以“______依然在”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2010年3月28日,在山西省乡宁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命悬一线。国家立即组织救援。经过了170多个小时、3000多人的艰苦援救和井下矿工们的顽强坚持,奇迹出现。4月5日,事故抢险指挥部召开第十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宣布,目前已经成功救出115名被困人员。抢险救险人员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难,加紧搜救其余38名工人兄弟,力争让生命的奇迹延续下去。

根据以上材料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009年,香港大学将“名誉院士”的荣誉授予了82岁的退休老太太袁苏妹。这位老太太没受过教育,她从 29岁到73岁的四十多年间,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堪称“宿舍灵魂人物”。

(2)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在一次讲演中说:“北大现在拿我和百度公司的李彦宏作为这所大学的光荣的代表,这不合适。我和李彦宏是做生意成功的,但北大的精神,北大的灵魂,不应当是做生意的成功。”

[要求]①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参照2009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一个以“尊重·可能”为主题的展馆叫“2049”。展馆通过展示“害虫”白蚁筑巢的智慧,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垃圾“身份”的演变等故事,希望与参观者一起分享和理解人、自然和城市的相互尊重,探寻在通往“2049”的旅程中续写“尊重”故事的可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