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无
“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阅读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要求:品味这句话,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所给话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无
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核心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
(1)“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可以拟制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生命》《播种?丰收》等题目。
(2)相同的功,如果选择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会不一样。这就会派生出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倘若方法不对,付出越多,收获越小,付出和收获将不成正比,甚或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可以拟制出《耕耘一定就有收获吗?》《人生不止一个变量》《方向是个问题》等题目。
(3)做多少的功,怎样做功,完全由自己决定,把“做功”理解为“选择正确人生价值”等,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收获灿烂的人生。可以拟制出《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给人生找一个合理的高度》《创造人生的美感》等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①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言之矣!”
①惠子:战国时宋国人,庄子的好友,也是哲学上的对手。②垩慢:垩,白色的土;慢,涂抹。
阅读上面的寓言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臣之质”死了以后,“匠石”就不能表演“运斤成风”的技艺了?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无
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首先必须把握寓言的“寓意”。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是因为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突现,相对比而发展的。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过去把文人写作叫做“爬格子”,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文人纷纷宣布“换笔”,开始使用电脑写作。可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一部分作家拒绝“现代化”。 这些作家如海岩、梁晓声、流沙河、二月河、贾平凹等。特别是贾平凹,他长年累月地握笔苦耕,中指小关节处老茧深厚,写作中间压出的“大坑”直挨骨肉、疼痛难忍,而停笔后这肉胝又鼓起一个“小丘”,木木地隐痛,成了传统写作者的“标志”。
请给不用电脑而坚持传统写作的作家写一封信。
[注意]
①这封信所致的对象,多少不限,选择本模拟题提到的作家与否不限。
②立意自定。
③题目自拟。
④书信格式正确。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要在文中出现作者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名。
无
在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的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大多数作家的写作方式已与时俱进,但也确有部份作家,仍在进行名副其实的“笔耕”,他们不愿用电脑写作的理由很多:有的说电脑写作影响思维,有的说长期养成的写作习惯难于更改,有的说没有时间学电脑,有的则要珍视自己的手稿,等等。对于当今社会的这种现象,你一定有你的看法。你可以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劝”他们“现代化”;也可以从尊重他们的个性出发,给他们以肯定和支持。但不管怎样,你的信要写得来有礼貌一点,人性化一点。至于文体,题目虽作了限定,但只要书信的格式正确,自由发挥的空间还大得很。
这虽是一道高考作文模拟题,你有兴趣写作的话,写成后,不妨真的寄给不用电脑而坚持传统写作的作家;如果你的信有了反响,那就说明你的模拟作文写成功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冯友兰在他的 《 人生的境界 》 一文中写到:"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夫地境界 … …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我们多数人都生活在"功利境界"中,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同时我们又在宣传道德模范。你是如何认识"功利境界"的?你觉得在功利境界中应该如何生活?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可以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也可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怀,还可以记叙自己身边的故事;选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无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论:(1)我们生活在功利境界中,就应该做到利己但不损人,最好把功利的考虑与他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做一个生活中的一般好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2)我们生活在功利境界中,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努力向道德模范学习,加强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向道德境界靠拢。(3)分析功利境界的是与非。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无
助人亦助己;双赢;借助外物成就自我。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无
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的文章。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微不足道 却很重要
如果说破布与废纸不重要,那你将得不到完整的瓷器,因为是它们保全了瓷器的尊贵与完整。
如果说细土与沙石不重要,那你将不能仰观泰山的巍峨,因为是它们铸就了泰山的雄伟与岿然。
滴水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聚成了__大海。叶子微不足道,但正是它们,衬出了花的美艳。
你说什么不重要?你说什么微不足道?
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对于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一介布衣、一个平头百姓就好比海中的一粒沙或者包裹精品陶瓷的破布废纸,真的微不足道。
可是正是普通的劳动大众创造了历史,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这些平民百姓,充当着弄潮儿的坚强后盾,衬托着他们,使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
是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不可缺少的;是啊,你会发现的,有些东西,微不足道,却很重要。
听说过“微尘”吗?这是一群做好事、献爱心、不留名的好人,青岛的“微尘”们向灾区、向希望工程、向孤寡老人捐款,向需要帮助的人捐款,不曾中断。钱数虽然不多,却是他们的心意。你能说他们的捐助不重要,他们的行为微不足道?不能,因为正是他们分担国家的忧愁,播撒如星辰般灿烂的温暖。
是谁在城市建起了一栋栋高楼?是谁将道路清扫得干干净净?是谁夜以继日地陪护在病人身旁?又是谁将城市的玻璃擦得瓦亮?
是我们的农民工,辛劳朴实的农民工,他们的劳动让城市更文明,更精彩;他们的存在使城市更繁荣,更舒适,他们真得很重要。
可是,当满身混凝土、满身污渍的农民工朋友走上公交车时,你为什么要对他嗤之以鼻,不让他坐在你旁边呢?
可是,当满脸疑惑的农民工朋友向你问路时,你为什么那么冷漠,甚至连句“不知道”也不肯给呢?
你知道他们很重要,可为什么却排斥他们,嘲讽他们呢?
有些事情,有些东西,不要以为他们微不足道。因为正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才显示出某些东西的重要,才使某些重要的东西把价值发挥到极致。所以,有些东西,不要以为它不重要,你就把它扔掉,有时候,微不足道的东西才重要。
[简评] 这篇文章偏于散文化,语言很有文采,且能直面现实,发人深思。娓娓道来,轻松自如。
本则材料涉及四个对象:“瓷器”“废纸破布”“店员”“买主”。总体倾向是对“买主”对废纸破布”的轻视持否定态度。据此,可以分别确立下面一些话题:
瓷器:如果没有了保护……
废纸破布: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位置,螺丝钉的精彩,天生我材必有用,累赘真的多余吗?别小看任何事物……
二者综合:普通与高贵,有用与无用,主角与配角……
店员:交流、沟通……
买主:不能凭主观臆断,认识事物的实质,眼前利益与长远眼光,学会放弃……
二者综合:专业与业余,愚与智,细节决定成败……
总体来说,最好的切入角度是从“废纸破布”与“瓷器”两者的关系入手,能够谈到看似没有用的“废纸破布”对“瓷器”的完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最佳的立意。同时,从“废纸破布”和“买主”引申出来的话题也都算符合题意。而从“瓷器”“店员”角度立意,则显然等而下之。
就实际写作来看,出现的主要失误:一、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把握、理解材料的本质,而是被局部所迷惑,断章取义,乃至揪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不放。二、把握不住材料的侧重点,甚至完全脱离材料的限制,另起炉灶,泛泛而谈,不明白给材料自行概括出话题的作文和无材料直接给出话题的单命题作文毕竟是不同的。另外,个别同学立意不够明朗清晰,没有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在表述上前后不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苏联苏霍林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有大人用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于是,有一天他将一块石头交给老板想换取糖块儿,老板迟疑片刻收下石头,然后把糖递给了他。老板没有用成年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之心维护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的尊严。苏霍林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宽容影响了我终生。”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一、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材料二、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对于“宽容”,你有怎样的体验与认识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学会宽容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已,以恕已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未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学会宽容,意味着您不再心存凝虑。
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浪漫,却也不无现实启示。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__,__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当没有缘份的“对手”,出于内心的丑恶,在你背后说坏话做错事时,此时你想伺机报复,还是宽容?当你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令你伤心的事情,此时你想从此分手,还是宽容?冷静地想一想,还是宽容为上。这样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 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这种宽容,指的是对于子女或别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过失、过错采取适当的“羞辱政策”,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于解脱,极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诸如使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过量分泌,引起体内一系列劣性生理化学改变,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等等,并可伴有头昏脑胀、失眠多梦、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烦意乱等症候。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贻害身心健康。有的过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酿成祸端,造成严重后果。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气愤和悲伤是追随心胸狭窄者的影子。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异己的力量──人或事侵犯、伤害了自己(利益或自尊心等),一言以蔽之,认定别人做错了,于是勃然作色,恶从胆边生;咬牙切齿,怒从心头起。凡此种种生理反应无非在惩罚自己,而且是为他人的错误!显然不值。
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体止的争吵战车上。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止大方磊落的台阶。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
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烦恼之事,但是他们对儿女、邻居的宽容,最终都把烦恼化为了捧腹的笑声。
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状态。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知雄守雌,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淳淳教诲却警示于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则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惟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就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一语龃龆,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百姓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
宽容,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外壳。
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当然,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决不是软弱,决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思想更加快乐。宽容,可谓人生中的一种哲学。
得体淡泊,学会宽容!
名人名言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3、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4、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5、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6、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7、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
9、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10、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11、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 —洪应明
12、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从忠厚。——薜渲
13、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14、宽恕而不忘却,就如同把斧头埋在土里而把斧柄留在外面一样。——美国.巴斯克里
15、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记叙文范文参考
宽容的美
曾经有过难忘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让人倍感人生的温馨和美好。
读初中时,有一名女生每次考试就搞舞弊,她总穿一件中长的衣服,考试时就将早先藏好的纸条什么的夹在两腿之间开始她特殊的考试。自以为做得很隐蔽手法也很高明。直到一天老师请她上讲台“帮”他监场,她才明白原来考生所做的一切都能尽收眼底。哪个同学神色有变,哪个同学眼神游离,哪个同学手里有小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从此她就改变了以前的所谓聪明作法,读书开始下功夫了,虽然她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以至于后来还是没有考上高中。初中毕业就步入社会,她也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自己开了一家缝纫店,由于她的塌实、诚恳,赢得了不少顾客,事业也小有成就。有次我和她提到这件事,原以为会触及她的痛处,没想到她竟然看得很理智:“因为我常想自己遮掩得较隐蔽,老师不易发现,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周围的老师的监督之下。一些小聪明小把戏之所以偶尔还能得逞,仅仅是因为老师的善意的保护,老师的宽容也保护我的自尊心。”
小的时候到了秋冬总要背着筐子去打猪菜,用一把铲子在田埂上、田间地头挖黄花菜猪喜欢吃这东西。我们几个伙伴常常邀集在一起后,不是在一起你追我赶,就是在种满草籽(一种开花的植物)的田里摔交,一直要玩耍到天色变暗才匆匆忙忙拿起铲子来划拉几下。实在填不满筐子就偷着到公家的田间去“顺手牵羊”的偷点。然后,我们就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往家赶,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完整、及时地显摆给父母看。
现在想起来,对于孩童的狡猾,父母总是能够洞察秋毫的。他们不会对我们这些“非法所得”一无所知,只是他们以一颗成人宽容的心,包容了一个孩童小小的狡猾和自尊。他们没有过多地责备,除了小心的警告和暗示“下不为例”外。现在我已过而立之年,也有了孩子当了父亲,看他在我眼前玩着小小的花招,编着幼稚可笑的理由,虽然觉得和自己比起来是“小菜一碟‘“都是老子玩剩下的”,可还是愿意微笑着表示自己的的信任和赞赏。有时候故意逗弄孩子,当他吃香蕉或其它好吃的东西时,看着因为着急而涨红的小脸蛋,觉得分外好笑,不会因为如此而心里难受。因为我早就明白了自己其实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宽容里,而儿子也需要我的宽容,有一个温馨、明净而亮丽的童年。这样,将来他长大成人后,也会懂得“宽容”的意义的。
宽容,它是人生的五彩旗帜,高高飘扬在美丽人生的天空。永远……
话题作文的阅读材料,起着引出话题的作用,作文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即符合要求,行文时不一定要涉及材料,甚至可完全撇开材料“另起炉灶”,不像读后感之类一定要紧扣材料,这就体现了话题作文的宽泛性、扩散性、灵活性的特点。本话题可从大处着眼,谈宽容立国兴邦之事;也可以小处说起,谈宽容修身养性之功;可高屋建瓴叙谈,也可以小见大行文;既可写正面的(成功的),也可写反面的(失败的),并且考生可以联系课文《宽容序言》。从角度来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疙瘩。人与人相处,各人性格、兴趣爱好也不会一样。面对此情此景怎么办?要学会宽容。有容乃大。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冤家宜解不宜结。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要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总之,思路要开阔,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勇于创新,要有前瞻意识,思维要活跃。
“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当今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的要求。要做到“宽容”,必须有开阔的胸襟与全局的眼光,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在许可的范围内恰当地行使“宽容”之心。
这一话题如果写成议论文,可着重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气度,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的润滑剂。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在叙述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地结合议论,有分寸地点明“宽容”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习作者文学功底比较扎实,本题还可以写成抒__彩浓郁的散文诗等。话题材料一是则寓言故事,从国马的角度来审视,它具有宽容博大的胸怀,能不计较骏马的侵犯,作文时可合理地加以引述。
思路领航
1)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它不仅仅是针对他人而言的。古语有"宽以待人,严以责已"的说法,在当代社会竞争烈、压力沉重的情况,不仅要对别人宽容,也要对自己宽容,以平和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2) 如果人人都具备了宽容的美德,那么生活将会展现给我们最美的一面。而狭隘却导致我们偏激,甚至心理阴暗,这样的心境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事物的不足,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
3) 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容忍,要针对不同的人和事。对坏人、"落水狗"等我们坚决不能姑息,不然的话会贻害无穷。鲁迅所说的打'落水狗'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教训多么沉痛!
4) 宽容的本质是爱:父母对我们的任性的宽容是爱,师长对我们的调皮甚至故意捣乱的宽容是爱,社会对曾经犯过罪、有过错的人的宽容是爱……而这爱又化作前进的动力,不断鼓舞着我们力争上游。
5) 小河对小溪是宽容的,所以它壮大了;大江对小河是宽容的,所以它壮大了;大海对江河是宽容的,所经它才无边无际。可以采用对活的形式来表达宽容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之所以能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很懂规矩,很珍惜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体自选。
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