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准确理解寓意,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参考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条航船,让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在人生的海洋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了吗?

请根据材料,自定中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   (5)论据充足  (6)形象丰满   (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  (9)句式灵活  

(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            (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写作时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弄懂哲理。雪、梅都是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不如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歌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材料:花儿之所以美丽,不仅仅在于绚烂的色彩,更在于其中蕴含着耀眼的生命光辉;有的人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外貌的漂亮华贵,还在于那种发自于心灵深处的自信。自信之于人生,就像是生机之于花朵,是一种灵魂的力量。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少于800字。

放飞心中的歌

物换星移,十几载转眼而过。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抱着厚厚的书本穿梭于拥挤的人群中?从何时起,我们不愿再依偎在父母的怀中,甚至拒绝他们的哪怕小小的帮助?从何时起,我们学会了保持伙伴间的距离,友谊的桥梁怎么也架不起?从何时起,天真烂漫的笑容从我们的脸上偷偷溜走,继之而来的是茫然和忧郁?

是对光明前途的追求和对高档次物质生活的渴望,是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和对同伴们嘲笑的畏惧,是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企盼和害怕被伤害的小心,是这披上了“成长”标记的一切一切,使得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欲望和恐惧,似乎再也容不下一丁点儿其他的东西。

为什么不试着放慢一下生活的脚步,抛开那些莫名的烦恼,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儿空间,装一些轻松愉快的东西?

走进那被搁置一旁的书柜,拉开几乎要被锈住的门儿,挑出最喜爱的一本小说,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细细品味。可以去领略十字军骑士英姿勃发的风彩;可以去参加一场简??奥斯汀精心安排的舞会;可以站在凯旋门下感慨人性的善恶,痛斥纳粹的罪行;可以随着林道静、卢嘉川走到游行的队伍中,感受青春的慷慨激昂与无尽活力,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不容辞与雄心壮志;可以……

打开那落满尘土的画夹,翻找出抽屉深处的画笔和颜料,坐在青山绿水野花间,画一画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坐在客厅的凳子上,画一画父母那熟悉的容颜,那悄悄爬上眼角的皱纹,那永不改变的和蔼的笑脸……

抽出录音机里的英文磁带,换一盘流行歌曲,唱唱少年的心事与烦恼;换一盘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倾听他指缝间流出的美妙的声音;甚至换一盘邓丽君的专辑,感受一下七十年代的清纯与浪漫……

有时,当我们的心被填塞得满满的,而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甩掉一些东西,在心中腾出一点空间,给亲情,给友情,给快乐,给思索。我们需要一点点空间,来放飞心中的歌!

简评

文章开头用一组排比句说明当今的中学生“发现自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因为拼命追求文化课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近于世俗后所产生的“茫然和忧郁”,接着用散文的笔调,借作者的慧眼捕捉到的一幅幅生活中的画面,“认识自我”:“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欲望和恐惧”,只有“放慢一下生活的脚步,抛开那些莫名的烦恼,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儿空间,装一些轻松愉快的东西”,才能“感受青春的慷慨激昂与无尽活力,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不容辞与雄心壮志”,从而“给亲情,给友情,给快乐,给思索”,来放飞心中的歌。


解析:

1、如写议论文,可以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出发,首先提出论点“自信是成功的先诀”,并且进行诠释,然后用事实和道理论据对自信进行论证,分析其与骄傲和谦虚的关系,辨证论证自信并不是成功的惟一要素,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全面缜密地加以说明。最后得出结论,重申论点。

2、如写记叙文,可以从自信的来源角度出发,选择真实、生动的故事,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喜怒忧乐告诉读者,一个人的成功必须要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如果一个人接二连三受挫折又如何找回自信,或者保持自信?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自信有时还应该借助外力的作用,使内因起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解析:

根据要求写一篇小作文。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时刻,请叙写一家人共度中秋时的情景片断。自拟题目,200字左右。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茫茫的大平原上,一个少年,正骑着自行车,向前不停地追赶着。他在追赶着什么呢?是远处的小树丛?不是。是那一片矮屋?也不是。噢,看清楚了,他是在追赶远方那条灰白色的线——地平线。

少年已经到达了地平线原来平行的地方。他放眼望去,地平线又在原处向他招手。于是他又向远处的“地平线”赶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群芳之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非“木槿”莫属。在《诗经》熏染的古风中,木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舜”,意思是其花朝开暮落,只在“瞬息”之间。古诗中既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感伤,也有“暮落不悲容艳好,旭日依旧无穷花”的乐观。

上面的文字中,“木槿花”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