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棵小树要使其成为有用之材,往往离不开修剪,否则很难长得又端又直。

材料二:大兴安岭密林中那千万棵参天大树根本无人修剪,也不可能去修剪,然而都长成了栋梁之材。

请以“修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两个材料虽然讲的是一个话题,但情况不同,主要表现在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一颗小树,没有谁与它争阳光、水分,它处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之中;深山密林中的树木,为了争取阳光不得不拼命地往上生长,越长越高,越长越直,“竞争”是它成材的关键。可由树的成材联想到人的成才。文章立意可辩证分析,也可选取某一个方面为基本写作观点。

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朵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却不那么香;玫瑰色香俱佳,但有刺。鲜艳者,取其鲜艳;芳香者,取其芳香;带刺者则贵其鲜艳和芳香。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伦敦图索氏蜡像馆创建于1835年,馆内陈列着世界各国的伟人名人。当然,过一段时间,其中陈列的名人会有一些更新。据说,他们每年都要定期向前来观赏的人们征求意见,询问人们心目中最敬佩的人物,然后以得票的多少来决定陈列的人选。

大约一百多年前,这里曾陈列过林则徐蜡像。而且时间还很长,那时的中国官员也都对这里陈列林则徐蜡像这一事实有所记录。这其中有《初使泰西记》《欧美环游记》《英轺私记》等。

人们都知道,林则徐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虎门禁烟销烟永远属于他的伟大功绩。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誓与禁烟相始终”的钦差大臣,英国人不但不怨恨他,反而敬重他,以至于在他死后不久,就给他做了蜡像,并长期陈列,供人瞻仰。

请以此材料的意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雕塑家罗丹晚年醉心于手,留下了许多手的独立创作,以致后来的雕塑家,把“手”发展成独立的、宏大的纪念碑。但当他的学生指着巴尔扎克塑像上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赞叹说:“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像这么一双奇妙的手!”罗丹怔住了。猛然,他操起一把斧子,朝那双手砍去。他对发呆的学生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不属于雕塑整体了。记住,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请以“奇妙的手”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写作点拨:这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重要”是写作立意的一个基点。但立意自定,也可写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文章有了立意,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类文章,可根据自己的材料积累及自己对文体的喜好与把握进行选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阶段很多人爱讲实惠,买东西要实惠,吃饭要实惠,学知识练技能要实惠,托人办事送东西时也考虑是否实惠;迎逢者得到好处时感到实惠,“以羊换牛”论者谈自己的实惠,以单位钱财大肆送礼为自己铺前程者乐于此实惠;也有人说学__不实惠,考研、读博士不实惠……

请以“实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只要与“实惠”这一话题有关或有相关之处皆可。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实惠是一种眼前的利益,要放眼前方,不要只顾眼前。

从社会发展来说,要注意把眼前利益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政策到投资等,都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

实惠也是一种生活追求,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的一种明智的选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在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自己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得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话,从未对生活存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请以“命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等。撰写内容只要与材料或材料主旨相关即可。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命运是由谁在摆弄,是上帝?不,是自己。人生初期可能有一些道路、方式、条件等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但自己并不是无所作为。在顺境中要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以清醒的头脑明确方向;在逆境中要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不断地克服困难,变不利为有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地迈向成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作文导写

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审题主要集中在“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上,既然出题者已经界定了这句话是名言,那么考生就该要在这句话的内涵上狠下功夫,仔细琢磨。因为,有些材料,特别是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

“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故此,下面的立意可以推荐:其一,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其二,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其三,没有脚踏实地,何来人生成功?其四,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疾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在白光晃眼中他又迎来了下一个远光灯主义者,这次他有点愤怒了。

有人愿意永远只有自己为别人把远光灯变过来吗?于是他决定下一个不管是谁,坚决打远光灯。不一会儿,一辆打着远光灯的车急弛而来。他没有把远光灯变过来,对方也没有。对峙似的,两道刺目的白光直射对方的眼睛。但在交错的瞬间,对方忽然良心发现,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他在瞬间也变换了过来------那是个双方都感到惬意和温暖的时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更添光彩。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审话题:可从“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错过’”角度立意。

审材料:材料提示了“错过”三方面的内容。人生美景应珍惜,不应错过。美景错过了没关系,但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错过也是一种美丽,成就另一番人生。可从这三方面立意。

审导语:导语提示应写每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强调情感真挚。

每一次错过,都可以演绎成一段精彩的故事,话题可由此生发开去,编故事,写议论文等等。写作时应紧扣话题,将这一次次的错过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描写出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这样的作文才大气,才有深度。

【立意示例】

1.  不应错过人生每一个瞬间——错过一个动人的眼神,也许会错过一场缠绵的爱情。一次误会,也许就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许就错过不会再来的机遇。

2.  不必为错过瞬间而懊恼,但不能错过影响人生的关键重大事件。

3.  思辨性看待话题,豁达、积极地看待错过。错过造成的人生缺憾,但也磨练了人生,成就了人生一种别样的美丽。错过也是一种收获 从错过中汲取经验,防止再错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