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2014年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到了千家万户,更唱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2月7日____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也引用到这首歌曲,这更引发人们对这首歌的关注。这首歌曲是否也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联想到了自己的什么经历?是否也引发了你对生活的感慨、生命的感悟或是对规划人生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时间都去哪儿了
马年春晚舞台上,王铮亮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赚得无数人的眼泪,也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
面对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睿智淡定的孔子冷眼旁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多愁善感的苏东坡长叹不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浪漫飘逸的李太白想拉住飞逝的时间:“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洒脱达观的陶渊明则自我激励:“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最公正无私,绝对不偏不倚,既不会特别厚爱谁,也不会对谁格外吝惜。无论你是横扫千军雄踞万里的亘古一帝,还是富可敌国财倾天下的世界首富;无论你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艺术大师,还是红极一时名满天下的明星大腕,时间一到,都要按时“熄灯”,不能延缓。
既然时间没有弹性,不可能用金钱、权势、名声或其他东西来交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珍惜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更多有意义的事,这样,也就等于变相延长了属于我们的时间。
人生有涯,活得有无价值,不在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做了有意义的事。王选以一生时间换来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问世,袁隆平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杂交水稻上,邓稼先为中国的“两弹一星”殚精竭虑,莫言几十年笔耕不辍终于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杨善洲不辞劳苦为百姓换来一山碧绿,吴孟超九十多岁还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他们的时间换来了硕果累累,青史留名。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般来说,又两种人最喜欢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是胸有大志,贡献卓著,但又恨自己做事太少的人,每每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再一种是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回首平生,一事无成,才会伤感地自怨自艾,但已经太晚,印证了莎士比亚那句名言:“谁抛弃时间,时间也抛弃他。”诚哉斯言!
时间都去哪儿了?聪明如你,是要选择珍惜时间,恨自己做事太少,还是要选择无所事事,最终一事无成,自怨自艾?想必答案就在你的心中,但请你记住,行动比懂得更重要哦!
本文引用论证丰富,显示了才学,道理论证形象,例证简洁到位,语言晓畅生动,值得考生学习。
【解析】
试题分析:考场作文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你擅长的文体去写作。这首歌曲若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联想到了自己的什么经历,你可以编故事,可以根据自己的见闻“编”一个美丽的故事展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过程与感慨,写一篇感人的记叙文;也可让情感的溪流汩汩地流淌到一个个方格内,围绕“时间都去哪儿了”发散思维,以一篇动人心弦的散文去“打动阅卷人的心”;若引发了你对生活的感慨、生命的感悟或是对规划人生的思考,你可以发议论,析事论人一针见血,紧紧围绕“时间都去哪儿了”阐发观点,完成一篇漂亮的议论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答案】参考作文
心灵为镜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这首诗表现了镜子的悲哀,也启示我们要照见自己需要另一面镜子。我认为心灵就是我们的另一面镜子。
心灵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俺们可以看清人的思想、人的本质,每个人的心镜反映着不同的心灵世界,其中包含着一切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只有懂得擦拭心境,把真善美留下的人,才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擦拭心镜,试问心灵,何为心明如镜?答曰:“拥有一颗清澈透明的心,懂得珍惜善良,学会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快乐的人能够心明如镜,”的确如此,这就需要先认识自我,
在生活中,俺们会接触到各种事物,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要分清善恶,拷问心灵,认清自我,告诉自己对与错,可以怎么做而不可以怎么做,擦去心镜中的尘埃和污物,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德,帮助旁人,帮助社会,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自我,拥有高尚的品格,所以说,认识自己是擦拭心灵最有效的方法,
心镜能映照外面的世界,让人看清事物,认识自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认识事物,才能把心境(镜)擦拭干净,俺们应该对社会存在的现象有新的认识和见解,看清事物本质,
清澈的心镜可以使人有超脱的心灵境界,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而得到超凡的生活;__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态而为中国作贡献,诸葛亮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而留名千古,岳飞的一腔“精忠报国”使之高尚;孔子的一句“温故而知新”教育数千代学子……从他们身上,俺们能感受到没古今伟人的高尚情操和品格,
曾经有人“一日三省吾身”;也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自省是医治心灵的良药“,可见,自省也能拭去俺们心灵的尘埃,只有自省才能更好地认识和解自己,勤于反省自己,解自己为人处事,以高尚的人为榜样,用高尚的情操为学习目标,以名言警句为座右铭,帮助 自己认识心灵,
擦拭心灵,用爱和品格来擦拭心灵,用自省用(来)认识自我,用心中的镜子用(来)看透世界的美与丑、真与假,做一个有美好心灵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要对材料有准确的把握,镜子一直照他人,没照见自己,见到另一个镜子,才照见自己,可见应经常照照自己,不可光照他人,可以“以审视他人与审视自己”为话题来立意。
诗歌意在告诫我们:不但要知彼,更要知己。要认清自己,不但要知人,更要察己,不但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别人,更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
从如何认清自己入手,论述“以人为镜,看清自己”,这里的人,可以指大众,可以指领袖精英榜样。可以从大众身上看到人类的劣根性,人性的丑陋,从而反省自己丑陋的一面;也可以以领袖、榜样楷模为高标,感知差距,寻找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具体说,“以人为镜”中的人,可以指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诤友、知音、爱人、师长、同事、邻里,也可以是素昧平生,萍水相逢之人,甚至可以是对手。还可以史为镜,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教训,认清自己,不让悲剧重演。如__“不可沽名学霸王”。当然,要认清自己,不一定非得借助外在的“人”“史”“物”,还可以为自己准备一面心镜,即“反躬自省”“三省其身”,时时开展自我批评。因此,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知人更要知己。辩证地谈,前者作铺垫,着重论述后者。 2、以人为镜,看清自己
3、诤友——生活中的明镜 4、知音——人生的一面镜子
5、要利用好对手这面镜子,看清自己 6、以史为镜,看清自己
7、反观自省,吾当三省其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8、要认清自己,着重强调认清自己的意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坚守良知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也许在他们的理念中,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生命之神就赋予我们良知。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在复杂与忙碌的当今社会,人类所具有的基本本性------良知,正在悄悄的发生变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去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由于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某肉包店以废纸箱与病死猪肉以6比4的比例混合制成的“黑心肉包”,正面向市场进行疯狂销售。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划在神州大地上的一道深刻的伤痕,24万逝者,时光不会忘记,生者永远铭记与祭奠。然而,在大地震30周年纪念之际,有人却从中找到“商机”,一家公司树立了一道“地震纪念碑”,明码实价“正面刻名1000元,背面刻名800元”。我不知道商家是抱着一种怎么样的心态来“纪念”这人类的悲剧,也许在他们眼里只有金钱与利益。
当看到这些新闻,我内心不由得微微颤抖,商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他们的做法完全超出道德的最低标准,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的底线。
关于这类的新闻还不止于此,“掺沙米”、“注水猪”、“豆腐渣工程”、“黑心棉”“大头婴儿奶粉”等等,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词汇,心里只有愤怒,内心只有隐隐作痛,真让人不禁呐喊:天啊,这世上还有没有良知?
郭沫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没错,具备良知是人类活在世上的的基本条件,良知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死亡,那么他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只会遭人唾弃;一个社会的崛起,是正义举起社会的明天,但正义慢慢的衰退直到沦亡,那么,明天将会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只有我们坚守良知,高举正义,我们的明天会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
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是法律的底线,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一个具有良知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不会超出道德和法律的范围之外,对外对得起天地社会,对内经得起良心的拷问。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良知,那么他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他的人生将会是生为天理所不容,死为人民所唾弃。正如卢梭所说的“良心,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让这“批判者”深入人心,在我们内心根深蒂固。
当代的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的使命,然而,部分青少年盲目接受新生事物,掌握先进技术却用于非法之道,网络黑客、破译密码等等,实在不能令人不担忧,我们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更应该学会坚守良知,让良知在我们身上根深蒂固,而不是让良知在我们身上销声匿迹。
阳光照在墙上,良知应该刻在心头。坚守良知,高举正义。
最后,我想用劳伦斯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照任何理想。是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可以切入的角度及其立意方向:
1、航空公司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①对生命的尊重、负责,②坚守道德良心③拒绝冷漠、自私,④对功利社会的匡救;
2、航空公司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后滞留16小时:①对其他乘客权利的漠视和侵害,②处理突发事件的制度措施的缺漏,③服务宗旨淡薄,大企业的强势心理, ④缺乏危机处理的智慧,激化矛盾;
3、航空公司与滞留乘客的矛盾:理解和包容;
4、部分滞留旅客因为航班延误造成损失,心生不满,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①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国民权利意识的觉醒②多点理解和包容,③妥协也是一种智慧,④ 要维护权利,也要讲道义;
5、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造成的损害:(谁为行道义买单)国家或社会的补偿制度不健全;
6、网友的关注:①社会民主的觉醒,②社会不乏正能量,③理解和包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没有教练指导,局间休息只能一个人喝水;没有任何人陪同,比赛结束后只能独自匆匆离去;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只为上场26分钟……他是伊拉克羽毛球运动员,名叫亚拉。他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伊拉克队唯一的羽毛球运动员。亚拉说,一个人的国家队没想象中那么孤独。“伊拉克有战争,但我只想好好打球。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想说的是,任何人都有梦想,即便那个梦想看起来不可能会实现,但你要知道,如果你不努力,那梦想永远都只能是梦想。为了这个目标,我已经奋斗了10年,我无怨无悔。”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想到了什么所见所闻,又有什么所思所感?
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放飞梦想
小鸟因为选择了蓝天,才能尽情飞翔;小溪因为选择了大海,才能尽情流淌;青松因为选择了危峻,才显示了生命之顽强;花朵因为选择了绽开,才显示出生命之美丽。才而我因为选择了放飞,才拥有了曾经的梦想。
放飞自己的梦想,轻轻地合上昨天的记忆,把回忆埋在心底,用做不完的作业填满内心的空虚。忍着内心的疼做出这样一个内心的选择,虽然有不舍与留恋,但为了自己的前途,我必须这样做。曾经为了感情我放弃了许多,我也失去了许多,我不能再继续失去了。离开是一种解脱,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个交代。已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能力,去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片土地上印上自己的脚印,洒下自己耕耘的泪水,用坚定的信念去完善理想中的自我,真实中的自我。
源自内心的选择,让我在黑夜中找到了光明。在生命的旋涡里,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有了自己的追求,才有了辉煌的一生和美丽的结局。天空没有翅膀的飞翔,我已经经历过,就是幸福,就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别抱怨贫瘠的土地不能让自己茁壮成长,那么请看沙漠中不死的胡杨。时光在匆匆流逝,我们不能虚度光阴,因为选择了放飞梦想,生命才有了方向。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精彩由选择而完美。在人生的航程中,只有不断反省作出正确的选择,才不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就让我们选择放飞梦想吧!只有选择放飞,我们才能实现梦想;只有选择放飞,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只有选择放飞,我们才会有属于自己的航标。
昔日的辉煌已停留在昨天,漫漫人生之路充满了选择,不要因为错误的选择而毁了我们的前途。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该放弃理想,而停止飞翔。让我们放飞梦想,使自己在天空中尽情飞翔,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彩。既使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经历风雨怎能会成功呢?
无论是你,是他,还是我,当我们走进这个纷繁的世界时,心中都藏着一个美好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立下坚定的信念,我们有着不屈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当我们走上自己的梦想之路时,我们发现自己的梦想之路又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遥远。在广袤的市场上我们能感受到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然而,异乡的举目无亲,让我们茫然而不知所措;初来乍到的无知,让我们深深的感受着这个社会舞台的多姿与无奈;开发市场的艰辛,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才是销售。
在梦想开始的路上,我们忘不了早出晚归匆忙的身影,忘不了手拿食物,边走边吃赶路搭车的场景,更忘不了自己身背行囊,一次次拜访,一次次被拒绝的心灰意冷。然而,我们也忘不了拿下订单时的欢欣喜悦,忘不了大批发货时的激动与豪情,更忘不了市场将要被自己逐渐打开时的自信与稳重……在销售的路上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忘不了,他包含着太多的辛苦与心酸,还有着苦尽甘来的甘甜之美。
我们为我们的梦想已经开始上路,已经走在路上,在这个路上将有更多的沟壑与荆棘在等待着我们,也有着更大的收获在等着我们。
有一歌词说得好:心还在,梦就在。如今我梦想已放飞,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苦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而拼搏!
【解析】
试题分析: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教授是个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在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的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又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
这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了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出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后,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严师出高徒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在社会生活秩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场所需要纪律;行军打仗需要纪律,学校教学也需要纪律。只有遵守纪律,才能明理树信。纪律也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一支军队没有铁的纪律,想取得胜利是不可想象的。红军建军初期首先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见纪律之重要。
自古以来,不论哪一代贤帝明君,要想治国安民,立法严纪定是他们的首要之选。如果没有纪律,国家何以繁荣昌盛;如果没有纪律,社会何以安定有序;如果没有纪律,我们引以为荣的炎黄子孙又何以踏向成功的大门!所以说,人类的成功发展离不开严明的纪律。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__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__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潜伏在距离敌人只有60米的山脚下,准备配合进攻。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__严守潜伏纪律任凭烈火烧焦身体却纹丝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大火吞噬,壮烈牺牲。__为什么能烈火烧身而不动摇呢?就在于它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性。为了不暴露目标,宁可牺牲自己。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他的英雄事迹也告诉我们:严明的纪律,是成功的保证,是胜利的保证!
现在,学校乃至社会在遵纪方面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就学校而言,有的同学纪律观念淡薄,不遵守校规校纪,迟到旷课,打架骂人,有的在网上骂老师,还有的偷偷进入营业性网吧,有的在课堂上玩手机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守胡__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
课堂上,全神贯注,整齐严肃,老师上课的春风就会吹进每一个人的心田。集合时,全场肃穆,静心听讲,我们就能汇成激情荡漾的浪涛。纪律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享受。记住这句话:严明的纪律,成功的保证!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可以从教授和学生两角度分别立意。从教授方面可以从严师出高徒、高起点要求等方面来分析。从学生的角度也可以,可以从刻苦努力,不放弃不抛弃等方面来分析。文体自选,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还可以是散文,但是要注意行文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我跟谁都不争,跟谁争我都不屑。我最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英]蓝德
材料二:人生的每一天都在胜负中度过,一切都以竞争形式出现。每天都是为在竞争中取胜,或者至少不败给对方而进行奋斗。因此若有一天懈怠,便要落后,要失败。人生就是这样严峻。
—— [日]大松博文
请围绕上述两段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闻说有一则新闻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那是关于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的事件那天,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只留给一个职位,而一名叫张媛媛的女生却主动让位给别人应试,最后由于这名女生的过于谦让,令公司负责人认为她不适宜在销售部工作而使其面试失败这令人们对于是否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而议论纷纷。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可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只会过于谦让,而忽略了锐意进取,那么,被淘汰的最终会是自己。(提出观点,不要忽略锐意进取)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相信也是家喻户晓了那么,长颈鹿最终被保存下来,而没有灭绝呢?是因为随着树木的长高,为了生存,它们都在竞争往上伸长脖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只会过于谦让,不懂去竞争的鹿便被遗弃下来,最终饿死在路上;而懂得往上走的鹿,懂得去竞争的鹿便生存了下来,还进化成“长颈鹿”连低等的动物都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聪明的人类又怎么不明白呢?(用长颈鹿类比证)
在先进的社会当中,各行各业都在争得你死我活,为了能稳稳立足于社会,它们都不断推层出新,去吸引力顾客所以,很多企业都被保存下来,继续去劳动这股锐意进取的热潮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因不懂得如何竞争最终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一分子。(联系到企业)
又再看看世界的电影市场吧总的来说,外国的电影市场要比我国的电影市场更广阔,因为他们构思的创新,技术的先进,使他们的电影造作得十分出色再加上专业的演员,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所以,外国电影一直优秀于我国电影但难道外国的技术比我国先进,我国就要向外国低头吗?难道外国优秀电影占世界比率高于我国,我国就要屈服吗?如果因为这样我国就要去“谦让”,而不去竞争、进取,我们就真的会输掉因而,为了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很多出色的导演都在进取,都在创新,毫不退让,所以我国的电影事业正在不断蓬勃发展。(以电影事业为例)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谦让”,但关乎生存竞争的便不能“谦让”,而是要“争取”,只有力争上游,锐意进取的人才能在社会稳稳扎根,而只会过于谦让,不去竞争的人便会被社会淘汰。(辩证分析,什么时候可以谦让,什么时候必须进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永远是一个真理。(强化观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逐一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的类型基本为统一型和对立型,统一性注意分析共同的特征,对立型注意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此题是对立的关系,注意分析“竞争”和“不屑”之间的关系,实际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竞争是必须的,“不屑”只是在竞争中看的“豁达”,是竞争中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已,“不屑”不是不去竞争,是对竞争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可以立意为:“争”是为了“不争”或“不争”是“争”的最高境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年逾八旬、手执拐杖、满头白发的欧阳中石每天准时参加小组讨论。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他坦言,关注的始终是文化与教育问题,特别是对汉字的认知与表现。
谈到汉字的繁简之争时,他指出,不能把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立起来看,繁体字是传统汉字,发展下来了,简体字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
“实际上,有些繁体字还需要简化,有些简体字更需要改进,简化得没道理不行”,欧阳中石举例,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标题为“淫雨霏霏”,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形容连绵不停的雨的“淫”字本为“霪”,把雨字头去掉,意思就变了,应该考虑改回繁体字。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应该有很多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要求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答案】
繁简之美
世间万物对立统一,在对立中相互发展,在对立中得到统一。
繁与简是永恒的话题,二者看似矛盾重重水火不融,但繁与简的统一,有时却可形成惊人的美感。
颜真卿的书法名帖《祭侄文稿》中忽而侧锋用笔,反复偃仰,浓墨写来酣畅淋漓,这可谓是“繁”,是“复杂”的表现。而有时在这些“复杂”的墨迹中却穿插着中锋的寥寥几笔,有若“凌空出世”,如破空而来,极为简约。
就在这简约与繁复的鲜明对比中体现了《祭侄文稿》的宏伟魅力,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部局谋篇繁简得体的典范。
白石先生的不倒翁画作,可谓中国画界不可多得的佳构。那三尺长卷,仅在下部用大写意笔法勾勒出一个颇具神采的不倒翁,而用画作的三分之二的空间来题诗作赋,尽显白石先生飘逸的书法。那力能扛鼎的字迹,更加之白石老人的古诗才情,使得画作亘古不朽。
画作的成功源于画家对“繁简”的领悟。画家避实就虚,将题款复杂化,洋洋洒洒数百字,而将画作的主体简约化。这种“本末倒置”的繁简安排构成了图画惊人的魅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呀,正是这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所形成的特有的关于“繁与简”的审美,滋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别样情调。
中国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它的高明所在,也源于合理地处理了繁与简的关系。
《琵琶行》,千古名篇。白氏不惜笔墨,刷刷点点近百字,极力描摹琵琶琴声之优美,使人如临其境,谁不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天籁之音所陶醉?而末尾作者却极其简练地写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戛然收束。给人以无尽遐想,似有无尽弦外之音,使得琵琶之声,绕梁三日而余音不绝。
诗书画印,实为一体,它们相互融合,铸成了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之华章。而诗书画印诸华章的无尽韵味,首推神奇的繁简之美。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事实材料的材料作文,注意压缩材料的内容为“简化汉字要有理”,不要为了简化而简化,事物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千篇一律,由此可以立意为:事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刀切;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行文时可以结合教育和文化当中的不合理现象,因为材料关注的就是教育和文化。本人这道作文向来不主张多角度立意,最好的立意一个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