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有理想,是源于精神的追求;人有欲望,是来自生命的驱动。
理想是从前面引导人,欲望是从后面推动人。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这也是一篇多材料作文。两则材料关键词是“理想”和“欲望”,也都是阐述“理想”和“欲望”的作用,但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理想”的作用高于“欲望”的作用,人生需要“欲望”的推动,仅靠“欲望”的推动,往往会迷失方向,所以还需要“理想”的引导,把握人生的前进方向。“理想”和“欲望”对人生的前行缺一不可。
本文可以立意为:“欲望”之舟需要“理想”的指引,才能通向人生的目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得不抄袭、套作。
【解析】这是一篇多材料作文,多材料作文关键要找到几则材料之间的共同点或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审题时还是要先抓住每则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第一则材料要抓住关键词“错误”、“真理”、“关”。泰戈尔用形象的语言来阐述“ 错误”与“真理”之间的关系,我们审题时要用直白的语言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味地拒绝一切的错误,也就会失去寻求真理的途径。再引申一步,就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失误。
第二则材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句熟语的关键词就是“一着”。“一着”就是指“关键的那一步”,这一步决定着全局的输赢走向。
综合两则材料,发现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一着不慎”的这“一着”,指的是“关键的那一着”,“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中的“一切错误”指的是“非常重要的那个错误”。如果“不慎”地对待那个关键的“一着”,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后果;如果你对那个关键的“错误”关上了门,你也关上了走向“成功(真理)”的门。
本文可以立意为:生活难免不犯错误,但不能回避错误,尤其是不能回避那些决定着全局的关键的错误,因为真理往往蕴含在错误之中,那些关键的错误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的重要借鉴。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成功》杂志的出版商达伦哈迪曾采访过一些著名的成功者,找出了他们创造非凡成功的秘密。
按达伦的说法是他们的成功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而是因为他们不做些什么。他们学会把重点放在至关重要的少数事情上。达伦说:“我们很多人总想掌握很多东西,想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可结果却是我们甚至无法在几件事上做到更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关键在于审题。审题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或关键词语。本题关键词句是“创造非凡成功的秘密,学会把重点放在至关重要的少数事情上”。为什么要放在“至关重要的少数事情上”?按达伦话说是“想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结果却是我们甚至无法在几件事上做到更好”。进一步分析达伦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想做很多件事,往往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和精力,反而没有主要力量来完成你想要做成功的事。因此此次作文的立意:要创造非凡成就,就要集中精力做好重要的事情,不心无旁骛,不面面俱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
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躲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
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
丙说:“__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这三个人的言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 ②自拟题目 ③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此题是个比喻性的材料作文,根据整体理解的原则,第一段是交代环境,第二至四段交代面对环境的态度,如果将第一段“流落到荒岛”“天降大雨”比喻“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么后面就是写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立意角度:①面对困难和挫折泰然处之;②不辞辛劳,走出困境;③慢悠悠行走在困境中。三个角度可以任选一个,立意方向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下面是一则非洲古谚语,寓意深刻,一定引发你很多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想要走得更快,请独行;要想走的更远,请结伴而行。
----非洲古谚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
[写作指导]立意分析:(1)审清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更快”“更远”,以及“独行”“结伴而行”。“更快”强调速度,“更远”强调距离;“独行”突出自己一个人的行走,心无旁骛,“结伴而行”突出与他人的相互协助。 (2)理解两个并列分句间的关系,两者不是选择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此,立意时侧重写“独行”或“结伴而行”属于切题,但最好的是关涉“独行”,也突出“结伴而行”,因为人生旅途中有时需要独行,有时需要“结伴而行”,若能加入对“独行”或“结伴而行”的辩证思考,可以酌情提高分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人皆知钱钟书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夫人杨绛比钱钟书出名更早。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希望借此安心治学。《杨绛文集》出版时,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意解读】材料有两个比喻性的说法,一是“隐身衣”,二是“清水”,只要是围绕此二者来立意都可以认为是合适的。对“隐身衣”的理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专心治学。由此可以这样立意:低调淡泊;沉潜专注;拒绝喧嚣名利等。对只做“清水”的理解:不浮夸。由此可以这样立意:拒绝炒作;保有本真。
下列立意属偏题:谈从实际出发的;只谈隐居、躲避世俗而不涉及沉潜专注的;其它脱离材料主旨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接要求作文。
孔子曾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予人”。他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必施加给别人,那么,“己所欲”(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否就应该施加于人呢?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题意解读】
1.“自选角度”:表现出题目的开放性。
2.材料中“是否”包含有三个角度:①己所欲,施于人;②己所欲,勿施于人;③己所欲,未必施于人。前两个角度非常明确,第三个角度则必须有辩证性。
3.“谈看法”则意味着必须就事论事,不可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然后甩掉材料进行分析。
4.“己所欲”中有“己”,“施于人”中有“人”,所以必须体现“己”与“人”的关系,二者不可割裂
审题立意参考:①己所欲,慎(择、慧、智、思)而施于人。②己所欲,未必施于人。③己所欲,可施于人也。④己所欲,不必(可)施于人。⑤己所欲,可施于人。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少于700字。
【题意解读】首先要注意每“得”前面的限定语:“学习时”“成功后”“失败时”,这三个限定语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如“学习时”),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诸如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态度方面的问题,体现江西卷命题基本思路。其次,为了防止学生以材料为纲而拼凑成文,只要求学生写其中“一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
如果写第一“得”,只要是写学习时要沉得住气,如记叙学习时沉住气的表现或具体做法(如能拒绝__,能心无旁骛,能放下包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等),或论述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
如果写第二“得”,只要限定在“成功后”这个特定的语境下讲“弯得下腰”,第“二得”实际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如果写第三“得”,只要限定在“失败时”,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一些人有一种喜爱使用储蓄罐的情趣,他们把一角伍角的硬币投入其中,日积月累,居然有了相当可观的数目,可以派上大用场。其实,人的心灵也是一个储蓄罐,如果你经常向它注入诚实、谦虚、无私,它会赋予你崇高的精神和人格。
请根据这段话的含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题意解读】
一、整体立意:
1.谈积累的重要性。
2.积累正能量,去除负增长。
二、正面立意:
1.储蓄美好心灵,成就崇高品德。
2.时刻储蓄好心情。
3.积累每一个小目标的成功,最终将会实现我们心中那个宏伟的目标。
4.将正确的做人处事的良好态度储蓄起来,这就树立了自己在世人面前的高度。
三、反面立意:
1.若在心中积累怨气、欺骗和狂妄,自己将会变得面目可憎。
2.常给心灵洗洗澡,不要让它积累起污垢。
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对一个人做好评,人们往往这样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精彩的人。”大家往往以这个标准来判断跟谁交朋友。这里的“有意思”,用英语说就是Interesting,不过这个词的内涵远远不止是“有意思”。反过来的说法你一定听过,对一个人作差评时,人们往往这样说:这个人真没意思!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题目解析: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有意思是的人”的内涵。“有意思的人”应该是优秀的人的代表,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是一个聪明可爱的人、一个有趣的人,是一个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的人,是一个内心世界强大而丰富的人……反之,则是无意思的人。如一个怯懦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学生可以从正面来写,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意思的人,也可以从反面来写。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