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座山上建了一座庙,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fó xiàng ,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沿着一级级石阶走到山顶,在fó xiàng 前顶礼膜拜,烧香许愿。一年又一年过去,这座庙一直香火鼎盛,前采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终于,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了:“我说fó xiàng 呀,大家都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fó xiàng 笑了笑,说:“当年。您只挨六刀,便成为一方石阶,而我是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

fó xiàng 昔日经受雕琢的痛苦,造就了今日的成就。同样,我们每个人也在用今天的坎坷,为自己的未来塑造着形象。请结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标准参阅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有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有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渔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民所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以“难忘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难忘”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

②写一篇记叙文。

③严禁宿构、套构、抄袭。

④不得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粒珍珠。

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在家,庭院里的鸡鸭牛羊,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找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要求: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关键是要找准材料中珍珠与麦粒的比喻义,找准其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珍珠是个宝物,光彩夺目,用来装饰和打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虚的,是一种附着物,可以指生活中的荣誉、地位;而麦粒是指实实在在对人生有意的具体的东西,正如要远渡重洋的鸟儿,仅在口中衔有一根树枝,而不会带上冗余的食物和沉重的鸟巢,据此立意可以确定为“要抛弃荣誉”“要拒绝__”。冰心说 “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拒绝__就是不要因沿途的景色而迷失方向。从另一个方面讲,公鸡想找食物,却先找到了珍珠,但它很明智的放弃了,因为它认为珍珠对它来说毫无用处,据此立意可以确定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执着于既定目标”。为实现找到食物这个目标,而将作为珍宝的珍珠丢弃,这本身需要清醒的头脑、智慧的眼光,由此还可以确定“要勇于取舍”“借我一双慧眼吧”等立意。如果从“换一个角度”“学会变通”等方面立意,则偏离了题旨。

2007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特别节目《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央视记者深入企业10多天,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的生产从源头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进行调查,向公众介绍说三鹿奶粉质量控制有1100道检测关。别说在当今中国,就是在具有顶级声誉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样严格和繁复的产品质量检查也是待消费者为上帝了,因此被视为神话也是理所当然的。当然,神话也意味着虚拟和远离、背离现实,三聚氰胺掺入三鹿奶粉就如同一根尖锐的钢针刺破了这个吹胀了1100倍的充气巨人。其实,只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有几道基本严格的检测工序,也不至于让三聚氰胺混入奶粉中。这1100道检测工序竟然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也只可说是形同虚设。其实,这还只是三鹿神话一个侧面,还有其他的神话也足以与1100道检测工序的神话平分秋色。三鹿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后一个神话也了不得,因为三鹿的获奖打破了乳品业20年来的沉寂,那是怎样得到的呢?

所有这些疑问如果不能获得澄清,中国公众还会面临伪劣食品的许多未知数。

阅读了以上材料后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呢?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请以“——我追求的品格”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在破折号前面填上恰当的词语,与“我追求的品格”组成完整的句子。

2.文体自拟,立意自定。

3.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谈到“知”。这个“知”,就是了解、理解的意思。综合起来,孔子的“理解观”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克己知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第二,自强有为。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先进》)

3.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以“从孔子的‘理解观’谈起”为副标题,自拟一个正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著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道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设置一道同样的樟脑球防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将它圈在里面,蚂蚁在里面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再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冲右突几下子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奋而突围。

其实,那所谓的樟脑球防线并没有丝毫防卫能力。毫无疑问,樟脑球本身不能对蚂蚁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和阻挡,它甚至可以唱着歌儿大摇大摆地走过去,但它却被那种气味吓住了。只有等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它迫不得已才会挺身一试,结果发现那所谓的障碍不过是一层一捅就破的薄薄的窗户纸而已。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许多障碍刚开始在我们眼里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

请以“障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按照要求作文。

火有多种含义,不同的人对火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请以“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严禁抄袭,宿构和套作。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要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