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ě)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征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B:黄山七十二峰部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探壑(huò)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C:服用碘化钾来防辐射是一种误解,囤(dùn)积碘盐完全没必要;过量摄人对人体还会产生副作用。 D:__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竣工,新展厅内容积淀(diàn)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晋侯 、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 C: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D: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晋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我派遣将领守卫函谷关的人,是用来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函谷关和防止意外的变故发生。 B: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C: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这里,带了什么? D: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守住函谷关,不要接纳其他诸侯,秦国的土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处语病,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

①北京城博大深沉的气象和文化底蕴丰实厚重,②永远从不令人感到厌倦,③每次去总能有新的感受,④产生新的认识。

句修改意见: [来源:]

句修改意见:

参考答案:第①句“文化底蕴丰实厚重”改为“丰实厚重的文化底蕴”,(或“博大深沉的气象”改为“ 气象博大深沉”并去掉“和”字)第②句删去“永远”或者“从”


解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专业生产,品质保证,名牌产品,让人放心,还实惠。三鹿幼儿奶粉,我信赖。”这是影视明星邓婕在2003年受邀代言三鹿牌幼儿奶粉的广告词。除了邓婕,倪萍及花儿乐队都曾担任过该品牌的代言人。

材料二:今年3月,侯耀华获得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曲艺演员类的第一名。但是,在今年的11月,侯耀华被爆出共代言了十则违法广告,并连续三次遭中央电视台点名批评。尽管这样,侯耀华却声称“可能有人滥用我名义做广告”,再对记者说“难道我给药品做代言,你就一定要吃这个药吗?”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针对侯耀华的辩词,如果你是记者要反驳他,你该怎么说?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

侯耀华:“可能有人滥用我名义做广告。”

记者: 。

侯耀华:“难道我给药品做代言,你就一定要吃这个药吗?”

记者: 。

(1)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伪劣商品的广告),事后却推脱责任。(2分)

(2)示例:A、是你滥用自己的名誉做广告吧。B、如果这个药不能吃,你又为何给药品做代言呢? C、难道你给药品代言,你是不希望患者吃这个药吗?


解析: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计不知所出耳 ②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④荆轲笑武阳

A: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相同 B:两个\'微\'字不同 两个\'顾\'字也不相同 C: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相同 D:两个\'微\'字相同 两个\'顾\'字不相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__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 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阅读下文,以《孔子的价值与国学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短评。(严禁抄袭试题提供的文章)

我时常想,比如非洲的刚果,南美的巴拉圭,或是南太平洋群岛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他们的历史上,是否也有过孔子这样的先知?是否也曾执迷于“振兴中华”这类的民族集体梦想?而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一旦陷入瓶颈或遭遇挫折,会不会也有学者跳出来论证,就因为那位先知几千年前确立的政治伦理与制度框架太落后,因此,流毒至今,让他们没能过上好日子?

从这样的视角解读孔子,或可发现,无论是__孔家店及批林批孔,或是与之反动的历次国学热潮,背后似乎都潜藏有一种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透露出巨大的思想惰性与惊人的责任缺失。

将所有的恶习与罪愆,都赖到孔子头上,我们就为自己当下的不作为找到了逃避的借口,从此高枕无忧心安理得。正如一个无所事事的混小子,在街上看到富二代鲜衣怒马,招摇过市,于是心下愤愤难平,回到家来高声责骂父亲:你怎么活得这么窝囊!

同样,沉迷于国学热,可能又类似于听信了街头的传言,日夜守在自家灶下掘土挖宝,指望一夜暴富,从此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样一场又一场的言语狂欢,只会呈现出无果花处于盛开期的短暂绚烂。热闹与喧嚣过后,捧不到果实,只残留迷梦;没有实质进步,只有虚幻的自我安慰。

国学热的出现,原因复杂。其中之一可能是,经济高速成长带动信心爆棚,催生了大国角色认同的需要。也有论者刻薄地指出:看看暴发户们是怎样热衷修族谱的,你就理解了,国学,就是族谱的放大版。但我的感觉则是,整体社会埋头发展了三十多年,大家不约而同都想抬起头喘口气,回头看看来路,结果目光一下放远了,落到了孔子和国学身上。

那么,国学热,到底热什么?是不是黄帝内经跑出来指导我们的健康,也算国学热?有人乐于把目前的国学热比做西方的文艺复兴,有一种弄假成真式的冲动。可是,要知道,当年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要恢复光大古老的希腊文明,而是借壳上市,推销当世的创造。无论达·芬奇,抑或米开朗琪罗,都是旧瓶装新酒,所谓复兴,只不过是一张通行证。那么,今天倡导国学,我们的新酒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芬芳?

不知道当下的我们,为这个世界做出过什么实质性的贡献。电脑电视自行车洗衣机冰箱汽车火车飞机,这些须臾不得离开的日常物件,没有哪一样是我们的发明或创造。今天我们也承认了,在这些物质成果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当好学生。这时候,最可怕的,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按捺不住的狂想:__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不用管我们做过什么或没做过什么,反正就该我们在文化上主宰世界了。似乎祭出孔子,涂上国学的八卦油彩,我们就可以周游列国环行世界当先生去了。

若干年前,韩国曾引起过我们的深度关注,他们既在文化层面上保持着对孔子与儒学的端正崇敬,同时又顺利完成了国家的全面现代化,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是,事实上,众多学者和批评家,在观察与思考的方向上,却放弃了大路,选择了胡同。他们不去探究韩国人实现现代化的技术细节,更无视他们为此付出的辛劳和痛苦,而只强调儒的一面,总有一种企图,要把儒论证成为现代化的动力之一。其目的,似乎只在于给自己找到自信,一种狭隘而盲目的自信。

今天,到孔子的学说中寻找实质性的精神资源,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而且毫无必要,毫无意义。与当年的韩国一样,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开放社会最一般的问题。没有什么秘密,也无需高深的理论探讨,更不必到远古去寻找任何原典支撑,事实上,想找也找不到。

在一个封闭社会里,小到随地吐痰、缠足、纳妾、溺婴,大到皇权__、__残民,只要关起门来,我们自己喜欢,那就可以自成一统,打造出自己最适的生活方式。但现在,开放社会让我们认识到了自由与共和等价值的可贵。这种可贵,并不是要满足我们的正义冲动或理念美感。它非常实用,足以给我们带来现实功利。

这样的认识,在知识阶层或已成为常识,正在向更广大的层面扩展。因此,我们又何需到孔子学说中去寻找对应物?又何需把孔子的学说改头换面,就像一定把蹴鞠说成是现代足球的鼻祖一样?

在建设开放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民族特质会消失殆尽,正如韩国人一些源自中原大陆的传统并未在一夜之间完全西化一样。注重祖先崇拜,讲究长幼尊卑,坚守家庭价值,追求人际和谐,这些异于西方社会的传统,都是靠民间力量得以延续的。而民间社会的力 量,有着非常顽固的保守性。事实证明,这种保守性,比警察、监狱和网络封锁更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我在《我的朋友孔丘》书中,就是试图打造一个健康常态的孔子形象,谢绝无厘头恶搞,也不是要重新向他顶礼膜拜,而更像是一种致敬和告别。还原一个孔子,走近他,充分了解他,然后了无牵挂地远离他。说到底,就是一种撇清关系的努力。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孔子没有义务为我们今天生活的幸福或不幸承担任何责任。在他的时代里,他想要的,他做到了极限。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锋和异类,极具创造性。胡适先生说过,“儒”字本身,有多重含义,其中之一是用以表达__遗民柔逊的人生观。而孔子则把殷商遗民部落性的儒,充实扩大到“以仁为己任”,进而改造为刚毅进取的儒。这可能就是他对中华文明最本真的贡献。那么,今天,无需孔子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好的,我们自己很清楚。问题只在于行动,像孔子一样去争取,去创造,这才是孔子的核心价值。


解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 》《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中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和中学生喜欢的存在较大差异。

   (2)示例一: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陶冶情操,磨砺意志,传承文化;但老师在推荐书目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

示例二: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阅读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一些书;但只凭兴趣爱好阅读,不利全面发展,所以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外,还要扩大阅读面,加强对经典的阅读。(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费力地从车门里钻出来的某著名演员,虽然浓妆淡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十分憔悴。 B:同样是种子,有的悠闲地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有的则倔强地从山石缝隙中挺身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C: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__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D:小李说:“目前工作中虽然有许多困难,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现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