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糟糕的人生就像睡觉,该睡的时候不睡,该起的时候不起。
有的人一辈子在改变上挣扎着。这种挣扎就像起床前的难受,毕竟被窝里太温暖了,毕竟眯着眼卧着的姿势太舒服了。若能在该改变的时候就改变,该起床的时候就起床,那么,生命的价值,自会变得与众不同。
好多人平庸,不是眼光不够长,而是眼光在远方,人却始终在近旁。
你对以上文字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根据以上文字并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行动的力量
世上的一些事情,在我们不了解时,我们通常会选择逃避,它就像“黔之驴”,初次看到时我们很可能会被它的声势吓倒,然后放弃常识,止步不前。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常识一下,你可能会发现:嘿,不过如此。这就是行动的力量。
风车只有在转动是才能磨面,轮机在转动时才发电。人,只有在前进起来才有力量。遇见困难,别发愁,别呆坐着空想。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接触,才能丰富,才能遇见问题。问题其实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一个人手足无措时,如果能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困难也就被解决了。所以当你遇见困难并找不到办法时,那就找问题吧!可问题怎么找,还是行动。
其实行动很容易做到,对于要做的事情,先挑容易的做,当你真正投入进去时,事情就变得好办了。
若是只知道浮想联翩,就如停在铁轨上的火车头,甚至对一小块木头也无能为力。如果说成功是我们的目的地,行动就是通往那儿的车。任何一个成功只被有准备,有行动的人而得到,呆呆的守望只能为别人喝彩。我们不能只对自己的未来坐打算,不要总以时间还早为理由 ,而拒绝行动。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却从来不缺少空想家。行动可以摧毁眼前的冰山,憧憬中的海市蜃楼,可以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历练。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认真地努力行动过。居里夫人发现并提取镭,是世界性一个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一次次的失败,她若是退缩,便不会有后来的成果,但居里夫人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实验,一次次击破坚如磐石的阻碍。这种坚强的意志正是从行动中所获取的力量,行动也是人们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
每一次的付出,每一次的拼搏,都让我们在行动中收获。雄鹰的翱翔,骏马的狂奔,鱼儿的畅游,都在向我们证明行动的快乐。既然成功需要行动,就让我们去行动而博得成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立意角度参考:
(1)行动的力量
材料中,有的人明明知道希望在哪儿,却不愿动身,身处困境,却麻木消沉,最后草草了结一生。理想之所以难以实现,正是因为付诸行动的人太少,夸夸其谈的人太多。当众人只是谈论河对岸的风景时,却鲜有人着手伐木造船。联系现实,我们可以发现,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眼高手低,想得多,做得少。所以,我们可以从“行动的力量”“重在执行”等角度立意。
(2)最遥远的距离
材料中提到,平庸是因为眼光虽然放得远,而人却始终在近旁。由此可以提炼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南北极,而是已看得到远方的希望,却放弃了追求的努力。所以,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只有不愿迈出的脚步。由此,我们可以从“勇敢迈出第一步”“追求梦想”等角度立意。
(3)挑战自我
平庸的人都不愿走出当下舒适而温暖的“被窝”,尽管他们拥有梦想和希望,但最终只能一事无成。我们可以从“挑战自我”着笔,说明当下的享乐只是暂时,而付出努力得到回报才能实现成长,让人生迈上新的台阶。“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回首望去,会发觉人生如此充实,才不会有虚度光阴的悔恨。
事例参考:
拿掉惰性
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蒸汽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八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当它时速达到100英里时,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轻而易举被它撞穿。从一块小木块令其无法动弹,到能撞穿一堵钢筋水泥墙,火车头的威力变得如此巨大,原因在于:它已启动。你内心的蒸汽火车头,又是被什么样的东西阻碍了呢?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帮你拿掉你的惰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而我,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注]节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过的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无悔于选择
有人说:徘回于十字路口,不仅代表着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路,还代表着你内心的茫然和无措。
人的一生应该走一条很长的路,而有路便有让人选择的苦恼。如何选择才会让自己不后悔,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古人那种一心一意的遵循本心,做了选择便不后悔的潇洒。
苏武,一位令人钦佩的使者。在面对别人举剑欲杀时,他稳如泰山;;在面对荣华富贵时,他不为所动;在面对单于对他赐号称王时,他毫不动摇。这是他的选择,他不为外界所干扰,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忠君爱国,即使汉武帝与他相隔万里,不知道他的付出,那有何妨呢。在他做出这个选择后,他被迫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这一放,便是十九年。十九年,大好的春光却只能呆在荒岛,与一群公羊相伴;十九年,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在遭受着无人的孤独,饥饿的折磨,寒冷的拷打和思乡的悲切;十九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九年,苏武做出了这个选择,付出的哪里只是十九年!但他并未后悔,也正因为这样,两千年过去后,他的崇高气节成为中国人的榜样,更成为中华民族永恒不朽的丰碑。
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先,牺牲自己的利益,奉献给国家。遵循本心的苏武因他的选择而留名青史,在当代社会,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人。
她就是刘丁宁,是2013年辽宁省的文科状元,那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大学以全额的奖学金录取,可是她却毅然退学。在她做出这个决定后,许多人都很不理解。而我却明白,这是她在自己心中的“北大梦”与现实的“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中的一次选择。她放弃了香港大学意味着她必须面临复读,而复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所以,天道酬勤,在2014年,她再一次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文科状元,同时也圆了她的“北大梦”。
徘徊于十字路口意味着自己面临着选择,而选择后,就意味着自己应该沿着这条路不后悔的大步向前走。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一条未走过的路》中说道:“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而我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选择一条路,便应该不悔的向前走,即使你选的路是人迹罕至,它也会引着你通往成功。
忠于本心,你会发现选择并不是那么困难;不悔于选择,你会发现前途一片光明。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选择”。那么,你抓住它去作文时,还必须考虑“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材料中的“选择”是在“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叉”时选择走哪一条路,而非其他的什么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两难选择,这样重要的时刻,我们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听从内心的呼唤、坚持自我追求,还是随波逐流?此刻,作者给了答案:“我”选择的是“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 一条未走过的路”。显然不是好走的路,陌生的路、艰难的路。但是坦然、自信的走独立自主的路。结果呢?“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一可能是自己与自己比人生与此前“截然不同”了,一是可能自己的人生与其他的人的人生“截然不同”了。“截然不同”是人生好了还是不好了,还不能十分鲜明的看出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看出的,就是“我”选择了,我坚持了我的选择,“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就是一种成功。
其实,两条小路象征着人面对生活的两难的困境,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是人的独立性、个性的表现,告诫人们不要随波逐流,要做一个自立的人,勇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面对困难顽强进取。一般人会认为,人生常常面临选择,而如果踏上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则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与幸福,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就必须从无人问津的小路出发,走别人的没走过的路,不畏艰险,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是的,通常是这样的。但是从这首诗节选的部分看,作者表明的不完全是这个思想。所以除了“一旦做出了选择,应坚持不懈,努力创造不一样的精彩”这个立意,也可以有其他的角度。
参考立意:慎重对待人生的重要选择;勇于做出异于常人的选择;一旦做出了选择,应坚持不懈,努力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有人发现一年轻女孩欲跳河自杀,岸边顿时围了许多人。
路人A.:“这女孩太自私了!”
路人B.:“这女孩太愚蠢了。”
女孩咆哮:“关你们什么事。花了这么多钱读大学,还是找不到工作,男朋友又不要我了,我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说到最后,女孩哽咽了。
路人C.:“姑娘,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路人D.:“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漂亮,还是大学生,我要是有一个你这样的女儿,多好啊!”
路人E.:“姑娘,现在心中还有牵挂吗?如果有,就好好活着吧。”
女孩突然跪在地上,“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您们了……”站起来,面对大家,“谢谢各位好心人,您们放心,我一定会活出自己的精彩。”说完在掌声中昂然离去。
面对这个场景,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参考立意:1)有关“牵挂”话题,如牵挂是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有牵挂,没有牵挂的人生犹如行尸走肉等等;2)关于对“自杀”的看法:自杀是一种自私行为,自杀是愚蠢行为,学会换位思考,珍爱生命,活着多好等等;3)关于“一无所有”:财富的内涵,发现自己的财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4)探讨人究竟为谁而活?活出自己的精彩;5)机会(机遇)与成功的关系,机会(机遇)是成功的阶梯等等;6)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但要属于次一等,如劝人方式,讲话讲究艺术等。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8.【写作提示】
①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
②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
③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定位。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被抓进警察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六、60分
提示:
这则材料其实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讲的“道德两难故事”,其立意的角度与选择的侧面都是多重的。这则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两难选择困境”。
评分建议:
考生从单一角度立意也可以,但如果能对道德、生命、规则、法律、价值等关系范畴进行一些辩证性思考,可适当提高得分。建议以此为一类卷和二类卷的分水岭。
从海因茨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规则和道德的冲突;生命价值与规则价值的冲突;生命价值是第一位的,生命高于一切;人应当自觉遵循社会规范;不道德的行为却充满人性光辉。
从药剂师角度立意可以是:商人不能唯利是图;赚钱,也应尊重生命;打击垄断,还消费者公平;自由自愿,市场交易;商人不是慈善家,但不能为钱见死不救等。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上升。没有差错。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是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重,不再留意外面的天气了,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有人说它是废物,就把它摔在了地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你的“个性”上把锁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个性,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可是,什么是个性?怎样去张扬你的个性才能显示出你的价值?这却是很少人想过的问题。
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挺立,这是个性;迎客松屹立于悬崖之巅,这是个性;雄鹰展翅翱翔于蓝天,这是个性。这些个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嵇康拥有举世的才华,却毅然过着“竹林听曲”悠然自得的打铁生活,这是个性;庄子弃楚国宰相之位而不顾,却“曳尾于途中”,实现着他“做一棵树”的诺言,这是个性;项羽“四面楚歌”,带着江东父老对他的期待,投身咆哮的乌江,“死亦为鬼雄”,这是个性。这些个性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
可是,当今有多少人对个性存在着概念的偏差。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将自己打扮得娇艳俗媚,穿奇装异服,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这就是当今人眼中的个性,这就是所谓的“新新人类”。可“新新人类”有几个成就了一番事业,做了有意于社会的事?他们只会肆意去攀比,去追求他们所谓的“个性”。更有甚者,追求个性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毁掉了那原本该绚丽多姿的青春年华。难怪有人说,这是垮掉的一代。
我认为,张扬个性必须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努力地去成就自己的事业,造福社会,这才能体现个性的价值;奋力拼搏去摘取科学桂冠,造福人类,这才算是张扬个性的体现。
徐本禹,我相信谁都会被这个年轻人的事迹所感动。他原本可以住在城市里舒舒服服去描绘他以后多彩的人生,可是他毅然决然去西部支教,他用那幼嫩的肩膀扛起那倾颓的教室,他用自己的知识点亮了孩子们心中渴望明灯,使他自己的星星之火照亮了西部的每个角落。
而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毅然接受只为续写使命传奇的驻伊大使孙必干,却用他那“斡旋于生死边缘”的勇气证明着个性并非只属于年轻人,每个人都有张扬个性的权利。 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所以,仍徘徊在个性误区里的“新新人类”们,清醒一下吧,用理智的头脑为你们的个性上一把锁,只有在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你们才能无拘无束的去张扬你们的个性,创造你们绚丽多彩的无悔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道寓言材料类作文。审读该则寓言故事,应抓住寒暑计的独白与心理来揣摩其深刻内涵,寒暑计认为“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重,不再留意着外面的温度了”,它的我行我素,它的唯我独尊,它的自以为是,它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自由行动”,导致了它的最终命运——“人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地上了”。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尊必须有他律的制约;否定了他律,自尊也没有保障。基于上述寓意,可以切入的立意角度大致有:⑴自尊与他律;⑵个人自由与社会职责;⑶适应社会与张扬个性;(4)尊重自我与遵守规则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
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而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于专心致志地划船了。”
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认真更快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心存忧患
童新华
曾经,比尔·盖茨这样告诫手下的员工:“微软所有的人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此话看似危言耸听,其实是在提醒员工:心存忧患。
世事风云变幻,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也许转眼之间便遍布阴霾,如果被暂时的安定、暂时的兴盛、暂时的胜利所蒙蔽,必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不到安定背后的危险、兴盛背后的衰败、胜利背后的失败。所以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心存忧患,方能时刻警惕,让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还记得美国阿拉斯加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发生的事吧!当地百姓为了保护鹿而将狼消灭了,本以为鹿没有了天敌会生长得更好,可是事与愿违,鹿的因为失去了天敌,生活变得无忧无虑,导致种群迅速扩大,植被衰竭,鹿因为缺乏充足的食物和安逸生活所带来的的体质衰退而大批死亡,其数量远远超过被狼吃掉的。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开始过起提心吊胆的生活,整天为生存而四处奔跑,然而鹿群却因此而恢复了生机。
这里面的道理难道不引人深思吗?安逸无忧的生活固然惬意,然而却隐藏着最大的生存危机,它像麻醉剂一样,让人丧失警惕,于不知不觉之中陷入困境。可见,心存忧患,是每一位生活强者必备的素养,而这种忧患意识,也可以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海尔是怎样成为一家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的?那就它超乎寻常的忧患意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海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海尔在国内已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但与世界500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如果海尔满足于现状,为这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以为从此可以躺在那里坐吃老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事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高度重视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也许海尔会成为下一个巨人集团,一瞬间土崩瓦解。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心存忧患,可以大大增强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它可以让鹿变得更强壮,可以让一家企业变得更有活力,可以让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心存忧患,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抓住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先学游泳”“专心致志”“不会游泳”“心怀忧虑”“更认真”等为重要信息。先学游泳再学划船,可理解为有备无患;“专心致志”可理解为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心怀顾虑;“心怀忧虑”“更认真”可理解为如临深渊,才能做事谨慎,少犯错误。因此立意时,可从船工和年轻人两个角度构思立意:
(1)有备方能无患;要有忧患意识;
(2)专心致志做事;心怀顾虑,难以专心
(3)做事谨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少犯错误
(4)心存后顾之忧,就不能勇往直前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边的食物。这段墙长有20米,高有10米。其中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每爬到大半时,就会因劳累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它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一次次跌下来,它都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而另一只蚂蚁观察一下,决定绕过这段墙。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这段墙来到食物面前,开始享用起来;而那只“勇敢”“坚定”的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赞扬那些做事情锲而不舍的人,但是往往忽视方向的选择与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成功需要坚持,也需要方向、机遇、方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坚持与选择
坚持自己的选择本身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执着的勇气,它是使人通往目标不懈的动力。但倘使一个人选择坚持的方向或方法错误,那这种执着便成了愚昧的“执迷不悟”,其结果是使人的付出“事倍功半”,甚至因此误入歧途。
所以,坚持当建立在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将不朽的执着与勇气付诸在正确的目标上,理性地分析直达方向的途径,使得自身的努力发挥最高效的作用效果,这才是智者所为。
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是他选择了正确的坚持方向,理性地分析时局,将十年的隐忍积蓄于适当的爆发力量,而不是诸如众多复仇者鲁莽的“同归于尽”,于是终获胜利。相反地,拥有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误入命运的漩涡,他错误地选择了一个当权者不应有的过度骄奢的爱情,为杨贵妃而痴迷,痴迷于酒色,荒废了政事,错失了将唐朝推向更辉煌的时机。他的失败不至于执着的坚持,而在于选择坚持的对象错得荒唐了。
人的一生如同行舟于江海,确定了正确的人生方向,方便于我们分析并寻找捷径,那么到达彼岸的速度可想而知要比漫无目的的漂泊迅速得多了。而倘使我们为了迎合生活中的某些__,坚持了往错误的方向航行,那么触撞于石礁或迷失方向是必然的结局。所以说,选择是坚持的前提。而另一方面,坚持又是完成选择的动力。只有培养坚持目标的勇气,才有信念,有毅力去付诸于实践。坚持让我们在正确选择的前提下将积蓄的力量以意志、坚强的形式放大化,不断驱使我们朝成功的方向靠近。
主持人董卿在成为央视主持人之前已有不错的节目支台,在央视向她发出邀请时,她犹豫过,分析过。但当她选择接受后便不再徘徊,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执着地坚持她沉沦的梦想。她说:“人的选择之所以艰难,就在于你知道自己要失去什么,却不知道会得到什么!”懂得舍弃,学会放弃,才会有更大的收获。理性地分析,并以实际客观的条件为基底,那么别再犹豫,朝着目标去拼搏,努力。坚持自己的道路,一路上的狂风暴雨,坎坷艰辛成功之后便也只是过往烟云。尝过一路的辛酸,仍旧坚持于通往虹桥的暴风雨,执着的意志支撑她屹立不倒,于是她成功了,如今的董卿已是“央视十佳主持”多年的获得者。
每个人都有有梦,但我们要懂得选择可能实现的梦,懂得舍弃什么,坚持什么,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发挥我们具有的潜能。
成功只在于,坚持了正确的选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应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我们赞扬那些做事情锲而不舍的人,但是往往忽视方向的选择与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成功需要坚持,也需要方向、机遇、方法。”是关键信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住重视坚持,而忽视了方向的选择与方法的运用。实际上,大到国家、集体,小到个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问题,有时候盲目的“坚持”就是一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正确地选择,就能走出低谷,柳暗花明,走向成功。因此可从学会变通、既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又要学会变通,改变思路与方法。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等角度立意。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