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贿2 0匹绢事发后,唐太宗召集五品以上文武官员,众人都以为会重罚顺德,太宗却于殿庭赐顺德绢5 0匹,令人往长孙顺德身上放。一边放,一边问:“背得动吗?’’长孙顺德欲卸不敢,欲背不能,只恨没有地缝可钻。周围的文武大臣,始而笑,既而思。大理少卿胡演不解地问太宗: “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太宗说:“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后来,长孙顺德不仅自己不贪还查办了许多贪官。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白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闱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勇于承认错误
国庆节那天,妈妈本打算给我们做一桌丰盛的晚餐,但是她单位里的一件事却打乱了这个计划,妈妈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前几天,妈妈所在的医院来了一批卫生学校的实习学生。国庆前一天上午,病房来了一个重病患者,医生要求验血,这个实习学生就拿着新抽的血检样品,急匆匆地向楼下化验室跑去。当跑到一楼时,她脚下一滑,手里装血样的试管一下子打碎了。她手里只剩下一张化验单。这时,她想隐瞒自己的错误,于是将化验单也撕了,空手回到了病房。医生问她化验结果,她说送化验室了。可医生给化验室打电话询问,那边答复说没收到。医生将此事报告了妈妈,于是妈妈再次追问这个实习学生,她又改口说血检样品被副院长拿走了。妈妈耐心地开导她,告诉她副院长是不会拿患者的送检样品的,如果是试管打了,没有关系,大家可以求得患者的谅解,再抽一份血样送去检验。可她却一口咬定是被副院长拿走的。没有办法,妈妈请来了她说那位副院长。当副院长出现在这个实习学生面前时,她竟然面不改色地指着副院长说:“血样就是被你拿走的”。副院长震惊了,如果被外人拿走了患者的血检样品,那就出大事啦!这个责任医院可是负担不起呀!副院长指派妈妈和保卫处的人去查看医院的监控录像,终于发现了她在一楼撕掉化验单,向卫生间走去的镜头。副院长找来一楼的清洁工,清洁工报告说,在一楼的确看见过一个被打碎的装血的试管,是她打扫的。在证据面前,在副院长和妈妈的教育下,这个学生承认了错误。她被卫生学校的带教老师领走了,医院也取消了她的实习资格。
我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应该如何选择?这个实习学生本来有好几次承认错误的机会,可是她并没有把握住。人都是在不断的错误中成长,我们绝不能象这个实习学生一样,让小错酿成了大错。作为人,只要他活着,就免不了要犯错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不管我们是否长大,错误总是一个接一个地紧跟在我们身边,逃不掉,躲不过。唯一的办法就是面对它,改正它,希望下次不再重犯,除此别无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伤痕累累中一次次历练,一次次成长,阅历才会变得逐渐丰富,性格才会变得更加坚强,脑筋才会变得更加聪明,心胸才会变得更加豁达。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犯错误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只要我们面对错误时,不惧怕,不躲避,不文过饰非,不强词夺理,敢于承认,敢于承担。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颗勇敢的心和一双智慧的眼睛,去面对错误,反思错误。然后改正错误,做好人生的选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太宗说的话“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值得我们深思,对于不同的违法行为,采取了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可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立意。由“彼有人性……知愧”可知,做人要懂得知错不改,要有廉耻之心。从唐太宗的角度,还可以从要学会包容、宽容等角度立意。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翅膀是鸟的悲剧,它把生命带入永恒的异乡—(俄)伊万·日丹诺夫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超出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
雏鸟追求着蓝天,渴望自由地飞翔;鱼儿追求着大海,渴望欢快地畅游;草木追求着阳光,渴望茁壮地成长。正是因为追求,我们才会捕获芬芳,实现理想。所以,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只有勇于追求,才不会蹉跎时光;只有敢于追求,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追求着恬淡的田园生活,远离官场,怡然自得,惬意相伴,实现自身归隐田园的意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追求着心中不灭的豪情,渴望一飞冲天,得到重用,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追求着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曙光,纵然壮志未酬、“鬓微霜,又何妨?”在逆境中追求着人生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
勇于追求,才会有希望,若是退缩不前,只能黯然收场;敢于追求,才会悠然自得,实现心灵的升华,体悟人生的意义是欢笑还是悲凉!
电灯将世界照亮,但爱迪生并未止步,仍然在不懈地追求着,最终留下了一千多项发明。《命运交响曲》让人感伤,但贝多芬并未停驻,即使双耳失聪也仍大步向前,最终创作了一曲又一曲的动人篇章。《阿Q正传》叹息这世界的__,讲述了真正的勇士有千千万万,应一往无前。但风华正茂的鲁迅先生并未满足,依然手握笔杆子痛击这社会的麻木,直击官僚封建的腐朽。一针见血,不留痕迹,唤醒沉睡的中国,破灭一切虚妄!
成功了,并不代表结束了,相反,这仅仅只是另一个开始。要学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拼搏,才会铭记人生的意义所在,才会感悟到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富有光亮!
海伦·凯勒,如果给我三天光明,人生的意义只是那一轮寻常人眼中最不值钱的太阳;张海迪,疾病缠身也不退缩不抱怨,人生的意义就应该敢于逆风而上,心灵坚强;霍金,思想穿越了洪荒,凝练了玄黄,身躯被禁锢,但灵魂却遍布宇宙四方,一生的追求,脚踏实地,永不言败!
纵然人生残缺,但意义是不可磨灭的;纵然生理残疾,但梦想是永恒的,他们为了追求人生的意义而追求梦想,不畏艰难向前闯;而我们这些健康的人还有理由一脸迷茫、只会幻想吗?
追寻着前人的脚步,追求着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愿望,而实现愿望在于勇于追求、敢于追求。前人树立了无数个榜样,我们怎可悲剧收场?大吼一声奔向前方,追求着那深处微弱的光芒,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
向上吧,少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以名言为材料的新型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名言的大意构思立意。俄国的伊万·日丹诺夫认为,鸟儿因拥有将生命带入异乡的翅膀而充满了悲剧色彩,“翅膀”可理解为环境条件;“异乡”可理解为目标、梦想、理想;悲剧,可理解为追求的最终结局。故可从环境与成理想、环境与成功等方面构思立意。也可反弹琵琶,从反向角度立意,鸟儿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不管结局如何,都要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结局充满了悲剧色彩,也不能放弃。要有执着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我一直记着这样一个场景:两个孩子在树阴下玩,这时,一个孩子好像发现什么似的,惊道:“咦,光会走呢!这片叶子刚才还在树阴里,现在却在光里。”两个孩子一会儿看看树阴,一会儿看看光,好像在探究着什么。
当我的人生被“树阴”笼罩、被阴影笼罩,我就会想起这个场景,想起孩子说的那句话:光会走呢!
不管眼前的阴影多么浓重,我都能始终保持一颗有“光”的心,相信光正在路上!相信光正向我走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表达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字形正确,字迹工整。
拥抱阳光
如同一株倔强却又稚嫩的幼苗,成长到蓊绿总要在风吹雨打中接受阴郁的代价。可是没有怨言,没有悲伤,我只有静静地蓄酝着成长。
因为我知道——只有在雨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更加珍惜拥抱阳光的日子!
——写给自己
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想让自己尽量坠入书海。时钟的敲打慌乱了我的心跳,紧接着我的呼吸也乱了。天啊,我的双手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紧接着逗大的汗珠儿恶作剧似的全都蹿了出来……窗外,风拂过教室栏杆上的藤蔓,却带给了我汗流浃背。我用眼角狠狠扫了一下同桌,示意——求救!
和老班攀谈地兴高采烈的他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他看着紧张过度的我吃惊地大叫:“MyGod!有那么__吗?摄氏16度,你哪来的汗啊?”我慌乱地说: “我……我也不知道啊,但是,但是……“我用手指向讲台上那一堆试卷,示意”大事不妙“!他立即明白了:“哦,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啊。不就是发考卷吗?有什么好紧张的,傻帽!”
我轻轻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水。又孩子气地拽着他的衣角:“可是……可是”他不耐烦了,拍拍我的肩,仗义地说:“镇定镇定!天塌下来,我扛着!哪怕四大金刚(我们班的四位老师)一起出动,有我在,轮不到你上“断头台“(进办公室挨批评)。
如释重负般,我深深呵了一口气,紧绷如弦的脑子也放松了一些。这时,我才觉得,原来教室里的空气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浑浊!
可这时,王老师却突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刹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偷偷地看了看他的表情:是劳累?是生气?是担忧?我屏住呼吸,不敢再随意杜撰故事的结局了。反正现在所有的直觉都告诉我:这次考试,我砸啦……
果然,老师用低沉的语色吩咐老班发卷子。我的心要跳出来了吗?不!我没时间忐忑不安了。ā mí tuó fó ,阿门,圣母玛利亚,耶稣保佑,玉皇大帝,急急如律令保佑我……天啊!我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来不及祈祷,也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了。——82!卷上的分数印入我眼帘。瞬间,我瘫软在座位上,只能竭尽所能平复失落的情绪了……
不久,同桌也接过自己的考卷。也许是安慰我,他调侃地对我说:“唉!73,看来我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吧!失败,和你差了整整8分呐!”
可我,再也笑不起了。那节课上,失落僵在了我的脸上。浑浑噩噩中,只听见老师说沉重地说“这次,我们班的平均分有所下滑……“
整整熬了一节课,放学铃声才有气无力地响起。拖着沉重的躯壳,我该怎么走回家呢?我无精打采地仰望着天空,哎,家乡的雨季就是太漫长了。阴霾阻挡了我寻觅阳光的视线,我想这样的天气也许很久都不会放晴了吧?
【解析】
试题分析:有材料可知,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读后可知,材料中的最后一句“不管眼前的阴影多么浓重,我都能始终保持一颗有“光”的心,相信光正在路上!相信光正向我走来!”是本材料的关键信息。该句中的“阴影”可理解为挫折、困境;光,可理解为希望;“始终保持一颗有‘光’的心”可理解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挫折、困境,相信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实现。学科网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命题理由】 人生在世,“痛苦”与“快乐”这对矛盾的情感会伴随终生。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矛盾体,值得青年学生思考。在高考中,“关系型”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方式。 【命题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讲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写作时要注意辩证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对立却又紧密统一,相互转化,为此,可以从人生的苦乐、得失、荣辱等方面去思考。局部也可立意为“任何时候都不要被眼前的一时的绚丽所迷惑”、“拒绝__”,前者从大处可以想到唐玄宗满足于“开元盛世”而迷恋杨玉环,还可想到清朝沉醉于大国等都招致失败的例子。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它说:“我拥有一只猫。你看,孩子跟着爸妈跑,说爸妈有孩子当然对,要说孩子有爸妈也很好。猫可以有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另一条尾巴听见了,它是一条狗的尾巴,它说:“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真好!”
狗生气了吗?没有,原来,它正跟在主人的身后,高兴地想:“对啊,原来我有一个人,多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行落下的镣铐
先秦之时即有妄言:“或生而治人,或生而治于人。”这分明是在众人睁目之前,便烫下了一 个个挥之不去的价值烙印。 面带黥字的国人在历朝历代都早已“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国兴时,我即为鱼肉,任凭“治人者” 食之;国殇时,我即为,池鱼,任凭“城门之火”殃之。拿猫来比喻一个时代,猫尾巴确是十分符合国人的姿态的——自我价值泯灭,甘心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好像尾巴,连朝向哪里 摆都无需费脑子。 如此一来的下场是甚令人悲哀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所指出的封建王朝的通病,正是每一个“甘做尾巴”的愚氓所造成的。可见,当你放弃自身价值觉醒的机遇时,你同时也就选择了被压迫与忍受。可是,问题的悲哀远不仅限于此。每一个身处卑微的氓者,并非生来便一无是处。莱布尼茨 曾说:“同一棵树上未曾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不曾相近的个体,拥有着各自未曾重叠的特性,在社会上扮饰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便是价值所在。只是在这一群愚氓中,除了那些丝 毫未觉自身的价值以外,剩下的要么根本没有胆量去揭开自我价值的面纱,要么不仅看到了价值 所处的荣光,亦窥见这一路上的艰辛苦涩,惶惶而不敢上路。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渴望那一条“觉醒了的猫尾巴”的出现,然后,能唤醒更多的“猫尾巴”, 乃至“狗尾巴”。
1917 年始,平凡的美国妇女艾莉丝·保尔在白宫门口发起了“寂静的哨桩”运动, 为争取美国妇女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从最开始的一根哨桩,到后来四根九根,这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团体的扩大成长,更反映了国民价值的一种集体觉醒。 秦无道,陈涉敢于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佞臣把权,宋江等人也能打出“替天行道” 的旗号。这些曾经蛰伏已久的“尾巴”们的价值觉醒,宛如石击水面,并不在于他们能否掀起惊 涛骇浪,而是在于他们在浩瀚时代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没有人能保证价值觉醒的人能笑到最后, 但他们能够摆脱自身的桎梏 ,与所谓的治人者,分庭抗礼。
甘地曾说:“当奴隶决定不再做奴隶时,他的镣铐就已经脱落。”正如当尾巴明白它拥有一只 猫时,它早已与猫平起平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寓言型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可从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猫可以有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原来我有一只狗”“原来我有一个人”等句为有价值的信息。构思时,可分别从猫的尾巴,狗的尾巴角度构思立意:
从猫的尾巴角度立意:应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要用乐观心态看问题;卑微的、平凡的、不起眼的人物也可以有大作用。
从狗尾巴角度立意:虽身处劣境,但依然坚持乐观豁达的态度;也可从莫要盲目乐观的精神胜利法角度立意;还可从要正确对自我定位角度立意。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那个人,来到车站,站在黄色安全线外,静静地等候着车子的到来。
那个人,在车上看到只有“老弱病残孕专座”还有位置,但是却没有坐下,而是在车上站了足足一个小时。
那个人,下车后轻咳了几声,把咳出的东西用纸包好,送到了垃圾箱内。
那个人,到阅览室里,把看完后的报刊又按照顺序放回了原处。
那个人,离开阅览室时,轻轻地将阅览室门带上。
最后,他微笑着回家了。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让文明礼仪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题记
伴着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讲文明、用礼仪,已经展示了中华名族的精神面貌。中华儿女也因此感到骄傲,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弘扬中华名族文化吗?
对于文明礼仪的理解,古人曾这样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事实确实是这样,从我们呱呱落地到慢慢地学习说话,那些“叔叔、阿姨、对不起、谢谢”无一不标志着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孩子,从我们迈入学校时,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要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用礼仪的孩子,当看见老师时,向老师问好;不随意践踏草坪,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有责任地捡起;不能和同学打架,要和同学友好相处。是的,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常常这样嘱咐我们,可做到的同学又有多少呢?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看着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小食品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我怎能不感叹一句:悲哉!为何我们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啊!
在这文明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做行动的矮人,否则只会损中国五千年来的形象,让自己没有颜面。我们是生在新时代,是祖国的花朵,讲文明、用礼仪,是我们成才的标志,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讲文明用礼仪。
记得一个校长曾写过这样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一个人的仪表就代表着自己的整体形象,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仪表不仅要得体,还要大方和端庄,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文明的青年。
让文明在我们心中驻扎、成长、争做文明小青年,文明谈吐,文明举止,文明做人,文明做事,只有这样才会让中国传统美德弘扬久远,才会共创美好的明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以“那个人” 出门等车站在黄线外、在车上不占用“老弱病残孕专座”等几件小事为材料内容,表现出了那个人的文明行为及素养。事虽小,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小事是遵守社会规则的一种体现,是他有文明、有礼貌、有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他微笑着回家了”可理解为他对自我行为的一种认可,也是对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率与期望。故由此可得出立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礼貌要从自身做起;行动胜于言论;国民素质教育要靠落实等。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华文化( )远流长,积( )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 )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渊 淀diàn 识shí 报
B.渊 淀zhàn 识shí 抱
C.源 淀diàn 识zhì 抱
D.源 淀dìng 识zhì 报
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
A.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是从哪里来的,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苦卓绝朝着目标前进。
B.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C.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自己是谁,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苦卓绝朝着目标前进。
D.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既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1.C
2.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选项中的词语有多音字、形近字,还有固定成语,应结合着词语的意思及具体语境分析。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积淀”的“淀”应读diàn。“标识”的“识”为多音字,作“记号,符号或标志物”之意时,应读zhì。“抱负”可理解为远大的志向、理想。所以选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语序颠倒,应将“要到哪里去”和“是从哪里来的”位置互换;C项,不合逻辑,应将“知道自己是谁”放在“从哪里来的”之前;D项,不合逻辑。所以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强调低调自省,谦虚谨慎;反对骄傲自满,目空一切。
21.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 | 一等(20-16分) | 二等(15-11分) | 三等(10-6分) | 四等(5-0分) | |
基础等级 | 内容20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表达20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文通顺 字迹清楚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文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文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了草难辨 | |
发展等级 | 特征20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的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套作,“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分后评分(在作文评分后扣分):缺标题或标题不合要求扣2分;字数不足,每少两行扣1分;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2.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2写作提示:具体作文时应考虑“路”的外延的丰富性,明确立意的方向和角度,避免内容的混杂。如:从认知论的角度,思考“该走怎样的路”、“怎样走才能走出自己的路”等;从“路”的外延考虑,切入社会实际思考有关“文明”、“道德”、“法制”等层面的建设之路;也可逆向思考,探求“个性发展的现实意义”、“规则的遵守与敬畏”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