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则短文,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阳光不锈”,诗人当场呆住,心想,这是多么有寓意的词语,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于是,他非常想拜访一下书写这个精辟之极的词语的高人。等他走近这块牌子,发现被树丛挡住的那部分牌子写着“钢制品厂”。
根据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塑大师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雕塑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当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请以“雕塑自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提示:
在这个作文题目中,中间一段的提示语至关重要,“边边角角”比喻每个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句提示语的寓意是:每个人只要去掉缺点和不足,就能成为比较完美的自我。根据材料,话题 “雕塑自我”的寓意也就是指“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使自身变得比较完美”。我们必须从这个角度立论才是准确的,如“对人不可求全,对己还须责备”、“完善自我,不断进步”、“改正缺点错误,走向辉煌人生”等等。而许多同学也许只看话题不审材料,立论虽在“雕塑自我”的范围之内,但仍不合题意,如“努力拼搏,创造辉煌”、“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受挫折的考验,打造生命的品牌”等等。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重大的失误,审题时首先要想想材料隐含了特殊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没有,然后再按部就班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为他人,为家庭,为国家,为民族……
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有人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的。
针对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反对,可以编写故事表明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
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4)不少于800字。
略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最近热映的影片《建国大业》汇聚了100多位明星,很多一线大牌明星的戏份很少,甘愿跑龙套,表演得可圈可点,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演员们常说:一出戏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一个演员塑造一个角色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塑造一个角色。”著名京剧演员六小龄童,倾尽一生塑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角色,他把演好这个角色当作一生的事业来追求。
以演唱《同桌的你》而闻名的歌手老狼曾说:“在如今这个传媒社会和娱乐时代,任何一个明星的名字,从商业角度讲是一个品牌,从文化的角度讲是一个角色。与演员不同的是,这个角色没有卸妆的时候。”他的话语中透着清醒与无奈。
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么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略
请以“我在新班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集中突出。②叙事具体生动。③不少于700字。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身躯,却凭借枯树,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木棉,不借助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而以红硕的花朵、挺拔的身姿展现自己的风采。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紫藤萝和木棉是两种生长方式不同的植物。紫藤萝凭借外物来展示自己的美丽,由此,可以得出“生活(成功)需要凭借…‘凭借也是一种美”的观点;木棉不靠橡树,靠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由此,可以得出“独立自强…‘自力更生’’的主旨;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得出“不管是‘依靠’还是‘独立’,只要能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有意义的人生”的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他也将错就错,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去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这则材料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誓言”代表的是理想、志向、目标与执着、坚定、顽强,表达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含义,为什么渔夫“却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呢?原来,他的“誓言不符合实际”,虽然他对誓言也作了变化,却总是比现实的改变落后一步。由此引申,我们即可提炼出两点作为作文立意的基点:理想(目标、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当现实条件发生变化,理想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写这篇作文难度不大,因为很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有人拼了老命也要考清华北大,而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份潜质。但要写得有深度,却不容易,因为这个话题不仅仅囿于考大学,它完全可以联系整个人生来写。
文体也不难,无论是平常的议论文,还是优美的散文,或者清新的记叙文,都能够出彩。但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体特征一定要突出。
阅读下面的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夏天是催人欲睡的季节,教徒们被牧师又长又臭的布道“轰”得个个昏昏欲睡。只有一个绅士,上身挺直,专心听道,跟四周的人完全不一样。他不是别人,正是当时鼎鼎大名的英国首相格菜斯顿。
有人好奇,问他:“为什么您那么用心地听?”
他笑着说:“老实讲,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我又想,何不用这件事来试试自己能忍耐到什么程度?我聚精会神地从头听到尾,刚才还告诉自己:忍耐得好,以这种耐心去面对政治上的种种难题,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今天的讲道,对我的好处和启示,可真是太大了。”
请以“说‘忍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导引:
随着话题作文的衰微,命题作文的比例有所上升。有的命题作文,题目已经暗示了文体,对此必须小心应对。
题目不是“忍耐”而是“说‘忍耐”,其“说”字已经暗含文体要求——必须写议论文。议论文最好开门见山亮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设置分论点是目的,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对中心论点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因此,要明确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保证围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避免偷换论点、转移论题。
议论文必须“讲理”。如果只是像堆砌积木一样堆砌论据,或者车轱辘话反复说,结果口然是“理屈词穷”、“言不成理”或“强词夺理”。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发置适当的分论点,有利丁促使认识“清晰化”、思维“条理化”,从而使议论文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序”、“言之有理”。
特别注意审题,题目是“说‘忍耐’而不是“说‘忍让’,也不是“说‘忍受’。“忍刷”意思是“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它表现出来”;“忍让”意思是“容忍退让”;“忍受”的意思是“把痂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
素材举例:
◎忍耐能消弥一切灾祸。([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记》)
◎忍耐是师苦的,但它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法]卢梭《爱弥尔》)
◎不忍不耐,小事惹大。(中国谚语)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忍耐和时间是我的勇士和英雄。([俄]列夫·托尔斯泰《战急与和平》)
◎没有耐性的人是多么可怜!([英]莎士比亚《奥赛罗》)
◎暂且忍耐一下,诽谤不会常存。真相是时间的产物,不久她会出头为你辩诬。([德]康德)
◎康熙8岁登基。大权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内。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康熙经过数年的准备,看条件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此时康熙只有16岁。
◎张良有一次在下邳桥上散步,遇到一位穿布短衣的老者,那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子扔剑桥卜,喝令张良到桥下给他取鞋。张良看他年迈,就耐着性子给老者取回鞋。可那老者义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跪着替他穿好。后来老人送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相传张良得此兵书,才干大增,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屡建奇功。
参考例文一:
说“忍耐”
古人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许多时候须要忍耐。学会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忍耐是直面生活的法宝。坚韧的忍耐是一种强大意志力的体现。海伦·凯勒为我们做山了很好的榜样。她很小就失聪、失明,生活对她实在太残酷了,面对__的可怖,静寂的孤独,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坚韧的忍耐力,学会读书写字,成为一个拥有高尚灵魂的人,为人所尊敬。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从1 l岁起照料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妹妹”,刚坚韧的忍耐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含辛茹苦,却友善、勇敢、坚强,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白强,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拥有忍耐的法宝,方显强者的本色。
忍耐是应对挫折的良方。人生常常会遭遇困难、挫折、磨难,有的人会一蹶不振,停滞不前,有的却能坚韧忍耐,笑对磨难。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蛮夷之地,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要归功于他对苦难的惊人的忍耐力,正是这种忍耐力,磨砺造就了他那“大江东去”的开阔胸襟,他乐观旷达的情怀使他的诗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司马迁、柳宗元、杜甫等等,都是在苦难中坚韧忍耐的强者。忍耐能帮助你走过艰难的岁月,能够把你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的勇士,从而赢得世人的尊敬和赞赏。
忍耐是走向成功的阶梯。人们常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来赞赏那些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科学研究如此,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力和韧劲,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科学家闵乃本说:“真正的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其他领域也是如此。绘画大师梵高,一生曲折坎坷,他却坚韧的忍耐着,拼命的画画,没有一刻想过要放弃。最后,就像燕尾蝶破蛹而出,梵高的画作轰动了全世界。____住闹市读书训练自己的忍耐力,英国首相格莱斯顿专心倾听牧师冗长乏味的布道锻炼自己的耐受力……大有作为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忍耐力。
忍耐也许是痛苦的,但正如卢梭所说,忍耐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具备坚韧忍耐的品格,生活会更从容不迫,人生更加精彩丰硕。
【简评】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引用《增广贤丈》中的话开篇,自然而然引出“学会忍耐”的主旨。然后从3个方面展开论述,“忍耐是直面生活的法宝”,“忍耐是应对挫折的良方”,“忍耐是走向成功的阶梯”,3个分论点整齐匀称。篇末引用卢梭的名言,总括全文,深化主旨。事例恰当,条分缕析,内容充实。
第二段与第三段内容相近,区分度大一些更好。
参考例文二:
说“忍耐”
当忍耐化为一个人谦让、包容等美德时,我们称他为绅士;当忍耐成为一个人妥协、怯懦的借口时,我们称他为懦夫。
古人云“小不怨则乱人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所为灭吴。当一个人怀揣远大的理想,为了锦似前程而暂时以退为进时,他被标为榜样。这是因为忍字心头一把刀,谁敢忍了眼前的苦与难,准就能成就如画蓝图,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
但是,这小忍绝非久忍。人应该懂得能屈能伸,可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成了句口头禅时,这忍就不能与卧薪尝胆相提并论了。凡事皆应有度,忍耐也绝不例外。当“圣人”对“恶人”的忍耐无休止的循环下去时,这是一种放纵。当“君子”为“报仇”而等了十年义十年时,这是一种怯懦。当忍耐到达极限时,便是那句: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选择爆发的,他们站起来挥舞着双臂要闯出些什么来,而那些选择灭亡的呢,他们往往成为了两种人,或自惭形秽,或自命清高。
一种人整日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他们的怯懦是不被人重视的。有的善良些的人夸他们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举_I上过分些的人则会对他们鄙夷轻视,决不把他们的
作为高尚品德的象征。而这些人们呢?他们对这些都不置可否,仍旧只是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活。他ffJ忍着一切,词典中从未出现过“还击”或“争取”一类的词。他们顺来顺受,逆来也顺受,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角落,不久便会被人淡忘。
另一种人终日嬉笑怒骂,那怕被人刚侮辱了一番,他们也会抖抖身上的灰,重复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然后心里惴惴的担心着刚才那个人是否会回身又打过一拳,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拂袖而去。他们比起前一种人要招摇得多,他们的懦弱决不明显,却又暴露无遗。他们会以君子自居,却从来都只懂得忍而未曾报过仇。他们会把好听的宣扬“忍”的词句挂在嘴边形容自己,鄙视那些“不忍之人”。他们用每天的插科打诨或义正辞严来伪装心虚,或在君子的面罩下,过着懦夫的生活。他们生活在被人注意的社会的角落,却往往也只落得个跳梁小丑。
圣人也好,恶人也罢,忍耐是人生五味杂陈中必不可少的,当忍则忍,不当忍时,万不可忍。
当你被人指着鼻子骂为劣种人时,当你看到有的人依仗权势得寸进尺时,当社会风气已将良知退职涯边时,忍耐,已不再是美德,那只是一种软弱。此时的人们,就应该不爆发。
忍耐的过玄完成时是成功,忍耐的现在进行时是积蓄,忍耐的一般现在时就是懦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时,须要放下忍耐,挺直做人。
[简评]
作者反弹琵琶,认为该忍耐时就忍耐,不该忍耐时则应爆发,反对一味忍耐,具有思辨色彩。行文收发自如,语言简练老到,具有杂文意味,对学生而言,实在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