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大题60分)
21.有个女人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女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女人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此我们在看到生活中愤世嫉俗的人时,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种子萌芽后,即使农民们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四年也只不过长了3cm。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竹子五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六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
虽然四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了暴风成长。或许看起来六周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之前的四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简析: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持到底。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许会认为他们很不幸或认为他们是傻子,但他们并不是不成长,而是在扎根,很深很深很结实的根。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也许你现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害怕--你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可从毛竹、农民和别人三角度立意,可论述厚积薄发,蓄势,量变引起质变,根底深厚才能枝繁叶茂以及积淀、积累的重要性等。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收藏家拿出一块田黄印石,请一位古董商鉴赏评价。
“这值不了什么钱!”古董商说,“因为上一段有裂纹,下半截有杂质,只有中间一小块完美。你如果把上下两截锯掉,只留中段,价钱就倍于此了。”
古董商又说:“你切去杂质之后,大家只见那是块难得的田黄,又有谁知道原来的样子呢?”
收藏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白璧微瑕,瑕不掩瑜
仙女对玫瑰说:“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玫瑰的确不必哭泣,因为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舜对于继母和象的__,并不报复;这好像是懦弱,其实反而铸就了品德。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虽不近人情,但因治水之功,反成美谈。管仲老爱占鲍叔的便宜,因人之力而显赫,但还是成就了“管鲍之交”的典故。《老子》虽有小国寡民的复古思想,但无愧于道家经典的地位。孔子虽曾周游列国,郁郁不得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终被称为“圣人”。孙膑惨遭庞涓的毒手,但还是让妒忌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吴起为士兵__疮,让这个士兵的母亲想起了亡夫之痛,但还是成为让司马迁推崇的军事家。
刘邦无赖,仍不失为一个贤明的平民出身的皇帝。柳下惠坐怀不乱,尾生抱柱而死,季布一诺千金,管宁割席断交,人们都不计较他们的瑕疵,而只记住他们突出的优点。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挨了祢衡的骂,但仍是公认的政治家。曹植在政治上虽无建树,却在文学上成为“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关羽虽大意失荆州,还是因为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而成为勇冠三军的英雄。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残杀兄弟,但也是迫于形势,最终奠定大唐基业,造就“贞观之治”;虽也有声色犬马之时,也总能控制自己,听取魏征等人的逆耳忠言,不当昏君。铁木真的父亲明知敌人送来的奶茶可能有毒,还是尊重草原的传统喝下了它。成吉思汗虽然也用欺骗手段告诉士兵战死后可升天堂,但毕竟获得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疆域。明成祖朱棣跟侄子抢帝位,杀了方孝孺,但不管怎样,建好了北京城。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红楼梦》中的这句话必将流传。北静王转赠的皇帝赐的物件,林黛玉却嗤之以鼻,并斥为“臭男人戴过的”。这样不阿权贵、冰清玉洁、荷锄葬花、用情专一、赋诗夺魁的美丽的林黛玉不也像那带刺儿的玫瑰吗?
“玉”字本身就在规则的纹理之外有那么一点,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
试题分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1)瑕不掩瑜
(2)以瑕为美
(3)真美
(4)放大完善
(5)价格与价值
(6)被歪曲的价值
(7)不要被局部欺骗
(8)看见的不一定是有价值的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信奉实用主义,一片山林可以变为山间别墅;一处古迹可以成为新的旅游景点;一只珍禽可以成为一盘山珍;甚至一条隐私也可以成为娱乐头条……似乎一切都意味着财富、价值和利益。
而有人则不同,他们觉得一片山林就是一片山林,常常让人在那里休憩;古迹就是古迹,它的存在只是让自己浮想联翩;珍禽就是真琴,隐私就是隐私,不能侵犯……一切以自然规律、文明的法则去面对,同时让自己内心充盈必要的浪漫情怀。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遵循自然,做应该做的事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现存于寂静天地里的每一个存在,都是光阴的馈赠。物转星移,适者生存,每一个生命都是在刹那千年里的竞争与争斗中,存活下来。 在万物 踏遍山河万里的进程中,都进化出属于自己的本性与生存规律。自然规律,是在历史风沙的磨砺沉淀出来的,万不可随意变更。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为所欲为的 人,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农夫不顾稻子自然生长的规律,而自作聪明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长高,结果却使所有稻子都蔫了。我们如果一味地因自 己的喜 好,胡乱喂食野生动物,为所不该为,则必定会使得动物失去觅食的主动性,失去在自然中生存的警惕性与攻击性,失去动物们原本的生活规律和有劳才有所获的生 存法则。当野生动物渐渐丧失觅食的能力时,它们的生存便全成依赖性,在自然的激烈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强扭的瓜不甜,我们如若违背自然规律,为所不应为的,势必会适得其反。而顺应万物其本性,并借以利用该规律,为所应为,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禹之父鲧,历时九年未能够解决黄河洪涝之灾,他一直采取“水来土掩”的治水方针,以墙垣抵挡洪水的冲击,效果甚微。大禹却采取与其父亲“堵”相反的 方针,叫做“疏”,即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自由地通过。“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 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大禹在总结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其自然规律,因势就导,才使得黄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
每一个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例,都演绎着无数的平仄悲欢。每一次为所不该为的事,都使人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本青山蔽日,碧云风 清 的仙湖,如今却俨然成为万里无人烟的荒漠;南极的臭氧空洞,是人们过度排放氟利昂所造成的,如今大量的紫外线照射着地球,皮肤癌发病率陡然升高;化工材料 污染河流,工业废弃污染空气,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于是河水富营养化,鱼虾死亡了,冰川在消融,洪涝灾害日益严峻。人们的每一次“违背自然,为所不应为”的 行为,最后都作用于其自身,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花谢花开,潮起潮落;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三千世界,掠影浮光,都有其本性,有着属于自身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亦是苍茫自然中的一小粒,也应遵循自然,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在自然间行走,寻找自然的纯净与永恒。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讲述了两种不同的人的态度,一种是实用主义,一种是遵循自然规律和追求浪漫情怀;二者对同一事物有绝然不同的看法和行为。从命题意图来看材料的价值倾向偏向于浪漫情怀。因此参考立意:实用主义者要谨慎对待自然;物欲的悲哀;人,应追求浪漫情怀;抛弃物欲,遵循自然规律;让实用主义变得文明。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列火车即将进站,司机发现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不料一只蜜蜂飞来落在了他脸上,司机拍死了蜜蜂。然而成千上万的蜜蜂扑来,列车发生事故。铁路部门调查结果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死亡时发出激素信息,使附近的蜜蜂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铁路部门向社会征集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车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也有人建议,调集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这些方案耗时耗力执行困难。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过了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车站铁路线百米远处。每年夏天,花开缤纷,蜂蝶被吸引过去了,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小男孩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的抄袭。
18.参考2015 高考作文要求。
26.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今天的互联网给予了社会公众更为广阔、更为宽松的舆论表达空间,任何人随时可以对世界任何地方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声,但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网络言论是有边界的。
正确认识网络言论自由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互联网对人民言论权利的积极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技术所不可比拟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素之一,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利是中国__规定的。中国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手段落实和增进这种权利。这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后还会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继续下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流动和网络言论的自由是无条件的,完全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就平等而言,如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化发展落差。美国经济技术发达,是互联网的发源地,掌握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控制互联网的管理规则。美国是互联网的强者、控制者,发展中国家则是弱者、被控制者。主张国家之间的信息完全自由,实质上如同主张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一样。这种自由必然有利于强权一方的,有利于西方输出夹杂着意识形态的信息,其他国家则因此失去了必要的防波堤。强者是自由了,弱者只是被“自由”。
在国内,不同的人们所处的经济教育地位不一样,所拥有的技术条件不一样,所在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在使用网络方面也很不平等。当一部分人在网络上活跃发声的时候,我们要看到,还有一些民众没有上网,还有很多民众在网上是沉默的大多数,从不发表意见。如何让人们更为平等地享有权利,让网络的声音更反映整体民意,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微妙权衡,是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更要指出的是,自由的边界是法律。世界各国言论自由的边界各有不同,但完全没有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美国也概莫能外。互联网是新生事物,既有的规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互联网,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还需要进一步磨合。但这不是说,互联网是法外之地。网络治理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是能不能治理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治理的问题。法律关于言论自由的限定,对网络言论也有效。斯诺登事件所暴露的美国超越法律的网络监控,更说明所谓的网络完全放任的自由只是幌子。
坚持行使对网络的主权,是关系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问题。中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较多,思想舆论复杂。网络言论往往放大了这种社会状况。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新的情况,不强行去搞、也搞不了完全的舆论一致。但是,我们也不能放任、更不能鼓动社会的撕裂。我们要弘扬主流价值,寻求最大公约数,维系社会共识。与此同时,负责任的政府还要将包括网络言论在内的社会纷争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的程度之内。我们要发展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促进人民的安居乐业。
【解析】
试题分析:
对于网络言论,我们应该辨证地分析,可从其优和劣,利和弊等几个方面考虑立意:我们既可以探讨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话题,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网络言论的态度与观点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陈道明在准备出演话剧《喜剧的忧伤》前,因高烧持续不退,打着点滴也无济于事后,被迫临时取消演出。陈道明说:“这么冷的天,不演对观众来说太残酷了。”于是在另一位主演何冰、导演徐昂及北京人艺领导的搀扶下,极度虚弱的陈道明坚持亲自登台并不断向观众鞠躬致歉,险些跌倒。不少观众拥至台前喊道:“我们理解,陈老师快回去休息吧。”所有观众都毫无怨言且井然有序地退场。事后,人艺表示将为持票观众安排另一时间段的演出或现场办理退票。除了有观众赶回外地等特殊情况退掉了33张票,其余近900名观众均未退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判
审题立意参考:
从陈道明角度立意:(1)尊重观众,勇于担当,才能赢得尊重、理解。(2)真诚沟通,才能消除误解,获得理解。(3)敬业赢得敬重。(4)有艺更要有德。
从观众角度立意:(1)理智面对,多设身处地,才能理解别人。(2)做高素质的观众。
从观众与演员的角度立意:真诚沟通,宽容,才能增进理解,促进和谐。
从人艺领导的角度立意:遇到问题,要人性化、真诚地处理,才能积极有效。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历史呼唤我们铭记,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情怀,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聆听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文体为记叙文;③描写生动,形象鲜明,富有真情实感。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自身感悟及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或散文。
“人生几十年不可能顺风顺水,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可以使困境变好。”“假如最终找不到合适的肾源,我的生命不知会在哪天停止。现在有人吃到我精心制作的果酱,我就很满足了,至少我在逆境中实现着自己生命的意义。”年仅21岁身患肾衰竭、通过卖果酱筹集医药费的“果酱女孩”微笑着对记者说。
18.略。主要从逆境、挫折、生命意义、自强不息等角度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