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荀子《劝学》一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句子,这与韩愈《师说》中哪句的观点相近?“ , ”。
(3)杜甫的《登高》中,借“落叶”“长江”抒写心中愁苦的诗句是“ , ”。
10.(1)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名鼎鼎的环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2013年对20个国家的“态度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根据自己拥有的物质来衡量成功”,高居世界第一,比居于第二位的印度(58%)高出13个百分点,比接受调查的二十个国家的平均比例(34%)高出37个百分点,比所谓“金钱万能”的美国(21%)高出50个百分点,比福利国家瑞典(7%)高出64个百分点。此新闻,在国内媒体上引起不小的震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参考立意:
1、人到底为何而活,人不仅仅为物质而活。
2、成功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总而言之,物质成功不是唯一的标准。
3、真正的成功,是敦促我们都应该努力追求自身的最佳状态,是对自我的一种的肯定。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是一个完全被杜撰出来的单词,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的人的行为。2012年这个词被收进了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很显然,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8. 【文题解析】:材料中的立意应该侧重于“低头族”的负面效应,而不是对“低头族”现象给予肯定。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构思:
(1)凡事应讲求个度。合理使用手机,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太过沉湎在自己和手机的小世界里,就只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2)不应该被手机所左右。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不加节制,必然会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3)唤醒自制力。如果“低头”淡漠了友情、亲情,损害了身体健康,罪魁祸首不是手机,而是我们被打败了的自制力。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盲点》,该书的作者认为,“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有违自己推崇的道德标准。这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盲点’”。如,“许多人都知道‘人人平等’的道理,觉得自己不会因为对方的性别、种族、职业、外貌、口音而生歧视,然而在潜意识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和相信那些和自己身份、背景相似的人…”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以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你仅仅度过了它。
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
没有喜悦的生活,
你都没有生活。
你无须去爱,
或者去饮酒或者微笑。
阳光倒映在水坑里
就足够了,
如果它令你愉悦。
幸福的人,把他们的欢乐
放在微小的事物里,
永远也不会剥夺
属于每一天的、天然的财富。
这首诗所主张的生活态度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感受和思考?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作文
【立意探索】这首诗主要表述的内容是要喜悦地地面对生活,因为你不喜欢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我们知道生活总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怨恨和痛苦都于事无补,会让我们陷于更深的困境。所以说,我们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不管遇到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光明还是__,我们都应保持生活的热情,愉悦地发现平淡、细小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活力,寻找人生的意义。以下立意可供参与:①注重寻找幸福,②把握当下,③乐观热情地生活④人生是为了自己而活,⑤每一个幸福都值得品味,⑥不要辜负生命中每一天,⑦每一天都值得赞美等。
【佳作展台】
乐观面对,愉快生活
有卖伞、染布两家生意的老太每天都愁眉苦脸,因为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大雨倾盆,老太都担心自家的生意不好;有智者告诉老太,您每天都应该高兴才是,想一下:阳光明媚,你家染的布能够晒干;大雨倾盆,你家的雨伞该卖得多好!
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结果:每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二十四小时不会减少一分,倒不如每天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那个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诗仙李白,有着满腹的才华、满腔的热忱,在落得个“赐金放还”的结果时,他没有怨天尤人、肝肠寸断,而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用乐观、旷达的态度,展现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那个当年被欧阳修赞为“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苏轼,在文坛确实是如鱼得水,但在官场却举步维艰,不过生性乐观、旷达的他没被一贬再贬的生活吓倒,而是抱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乐观心态面对不能凭借一已之力将之改变的命运。
赵朴初在《宽心谣》中说:“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事实也是如此,无论忧愁还是欢喜,一天的时间不会因为你对生活的态度而改变。
人生的智慧就千万别抱怨,要乐观对待生活的每一天。
秋风萧瑟,残荷枯槁,应该是满目凄凉,但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听雨声”体现的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乐观面对,你就有了阳光的心态,哪怕狂风大作、阴雨连绵,至少你的心还拥有一抹阳光;乐观面对,你就有了快乐的心情,哪怕寒风凛冽、大雪飘飞,至少你的心还拥有的一片温暖。
乐观,就是你面对半瓶水时“幸好还有半瓶水“的心情;乐观,就是你面对困境时“势到穷时妙转移”的思想。
人生,是一场旅行,旅途中,除了阳光、宽阔的大路外,还有阴雨、崎岖的山路。面对阳光、大路,我们会心情愉悦;面对阴雨、山路,我们更要愉快前行。因为,冲破阴雨,前面一定是阳光普照;越过山路,前方一定是一马平川。
乐观面对,我们就有了积极的心态;愉快生活,我们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名师点评】文章以有卖伞、染布两家生意的老太的事例切入,亮出文章的观点,即要学会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然后分析乐观积极心态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赐金放还”后的李白的积极心态、被多次贬谪的苏轼的乐观心态,引用赵朴初、李商隐的名句进行论证。文章结尾部分,分析了乐观、愉快与人生的关系。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这首短诗,根据要求作文。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弯路”和“直路”是一对矛盾。走直路,心无旁骛,快捷便当,省时省力,却往往错过了路边的许多景致,也会留下些许遗憾;走弯路,闲步拾贝,曲径通幽,费时费功,但一路欣赏,也会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趣。
在现实生活中,“弯路”和“直路”各有其妙。你对此是怎么看的呢?请根据你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为议论文,采用并列式结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25、评卷参照2013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卷标准。
【立意指导】
思维视角的转换,带来立意角度的变化。只有多角度,才会有好角度。
一、“走直路”的角度
1、古人云,“正人君子”。所谓“正”,即做正直的人。在人格上,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正直、坦荡的人。(坚持人格、操守)
2、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的目标一旦确定,只有勇往直前,一往而无悔,才能最终实现。(坚持理想、追求)
两个小角度的立意都要扣住“坚持”,坚持的本质就是“走直路”。
二、“走弯路”的角度
1、自然
走弯曲的小路,可以欣赏到更多的风景。如游历名山峻岭,倘若坐索道缆车,虽然可以临空鸟瞰,省去许多麻烦,然而,势必错过拾级而上享受“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丽景色。
2、社会
交际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做人的思想工作,工作成功往往依赖于迂回战术,说白了就是要讲究“走弯路”的艺术。商务洽谈、行政事务、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更加需要讲究“走弯路”艺术了。
三、综合的角度
1、个体
每个人的成熟是从不完善逐渐走向完善的过程。思想上走直路,行为上走弯路,是一种充满理性、较为理想的人生行走方式。思想上走直路,反映出人生目标的坚定;行为上走弯路,能带来人生阅历的丰富。
2、人类整体
在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发展进程中,自己走弯路,就能使别人少走弯路,甚至使别人走直路。取得一个同样的成就,在优越的条件下,当然要便利得多:而在恶劣的条件下,当然要艰苦得多。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的是伟大的成就,不是感人的悲壮事迹。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落霞虽美,却是单调的,凭借孤鹜的齐飞,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孤鹜虽美,却是落寞的,凭借落霞的背景,成就了一幅灵动的画面。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段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20(60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双方的依存关系,另外也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立意主要选择角度示例:(1)双赢;(2)相得益彰;(3)借助外物成就自我;(4)助人亦助己。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2014年,衡水中学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104人考入清华、北大,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状元。
材料二:衡水中学作息时间表
5:30起床 5:45早操 6:00-6:30早读 6:30-7:10
早饭 7:10-7:35早预备 7:45-8:25第一节 8:35-9:15第二节 9:25-10:05
第三节 10:05-10:30课间操10:30-11:10第四节11:20-12:00第五节 12:00-12:45
午饭 12:45-13:45 午休 13:45 起床 14:05-14:45第六节 14:55-15:35
第七节 15:35:15:55 眼保健操15:55-16:3 5第八节16:45-17:25
第九节 17:35-18:15第十节 18:15-18:50晚饭 18:50-19:10看新闻19:15-20:00
晚一20:10-20:55晚二 21:05-21:50晚三 21:50-22:10洗漱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有付出才有收获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收获,却很少怀着播种的心态,做出播下的行为,但是只有播下种子才会有丰收的时候。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言得之。
播下真诚与关爱,我们收获友谊;播下努力与认真,我们收获知识……春天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我们收获金色的喜悦;今天我们播下奋斗与坚持,明天我们收获美丽人生。
我想,天上真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只有用自己的付出换来收获,虽说付出不一定就能得到收获,但是,没有付出却注定一无所获。人,就是如此,难道没有付出还会有收获吗?
俗语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不可能种豆得瓜,种瓜得豆。农民伯伯们在早春时节就播下希望的种子,到了夏日,他们头顶着火红的太阳,给农作物施肥,除草,最后大自然给予了他们回报,秋日里收获了金色的喜悦,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所以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在农业上播种与收获是这种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
曾经偶然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命运,所以播种是收获之母。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英国的一个农场里,有一位老农夫有一天在马厩里发现了一个婴儿,然后收留了他。过了几天,农场里来了一位高官,说这个孩子是他的。出于感谢,高官把农夫的孩子带走了,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了一名医生。这位医生在数年后发明了一种药物治好了身患肺结核即将去世的高官的孩子。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巧合吗?不,这是一个播种与收获的过程。如果不是老农善良的心播下了种子,也许他们家世代都是农夫,如果不是高官热心的帮助,他的孩子也许会夭折。其实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当别人取得了好成绩后,许多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但在羡慕的同时,你想没想过你我他同样是正常人,而你却不能取得好成绩呢?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努力付出。在别人学习时,你也许在睡觉;在别人勤奋时,你也许在嬉戏;在别人努力时,你也许还在无所事事。天上不会掉馅饼,自然你也不会有收获。
这时,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付出了,却没有回报?”的确,天不随人愿,农民也会遇到天灾人祸,谁会想到他们最后一无所获呢?生活中也是如此,不是每件事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终将是一无所获。
在人生道路上,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付出才会有好结果,即使不会有收获,但播下的种子却带着希望的光芒!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成就,“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是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学校门口的高考喜报。如此成绩让人可惊可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惊呼,这是一所“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样批发生产状元的学校”。第二部分是过程,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被一张精确到分钟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细小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规定的内容,一段连着一段,犹如齿轮一样机械前行。这种密不透风的时间控制弥漫在整个衡水中学,在此驱动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正面立意:付出必有回报,付出与回报,统筹安排出效率
反面立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模式化的人生……
六、作文(5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后来,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略。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五、作文(60分)
22、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
略。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