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按要求写作。

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生活中,你有哪些类似的经历,有过怎样的反思,请以“勇气·胸怀·智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就算有失望,但不会绝望。”

“苍白的生命由鲜活的梦想点燃。”

“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先前的距离,而是你的加速度。”

以上几句话摘自某中学“学生凡语”橱窗。请你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听,是对世界的感知;听,是对人生的观照;听,是对心灵的抚慰;听,是对未知的寻找。

请以“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④不得抄袭、套作。

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2007年9月祭孔大典上, “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揭晓,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这五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精华的经典名句,将被推荐给北京奥组委作为迎宾语,以体现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

可结合五个名句,也可任选其中一个名句,根据你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800字以上。

参照2008年安徽卷作文评分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想到它的毒素,就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说道:“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于是开始研究树的毒素,并提炼了毒素,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评价:参照2008年高考作文评价标准。

作文

海龟和老鹰

有个好心人在海边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穴里往出爬,这时过来一只老鹰要抓小海龟,游客把小海龟护送到大海,把老鹰赶走。这时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爬向海里,原来这只小海龟是个侦查兵。等好心人走后,马上来了一群老鹰。

根据此发表议论,自拟题目,字数700字左右。

一位留美博士放弃富足的生活,和妻子一起毅然回到国内做起了专职志愿者的工作,救助那些因贫困而上不了学的孩子。记者问他:“你现在的生活条件与在美国相比差距很大,你怎么看待它?”“我知足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记者又问:“你对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感到满意吗?”“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我还要继续努力。”他回答道。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知足与不知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800字以上。

要求:作文过程中不能出现下列问题,否则将大量扣分。

1、全篇引用题干中所给的材料

2、议论文中无或少事例

3、罗列事例,缺乏议论

4、事例不确凿或编造事例

5、结构散乱,分段过多

6、错别字,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7、口语化

8、卷面、标点混乱

9、文体不清,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10、编造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张雪一样白的纸片如是说:“我生来纯洁无瑕,愿今后永葆这分纯洁。我宁可被焚化为灰烬,也不愿黑色玷污我,不愿赃物靠近我。”墨水瓶听了白纸的话,在自己黑色的心中暗笑,后来便再也不敢接近白纸。彩笔听了白纸的话,也再不敢去碰它了。果然这张白纸得以永葆自己的洁白和纯净了:洁白,纯净,又空空如也。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一定有很多体会和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感悟,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得不错,我的确没有你漂亮,可我知道,任何一个果都曾经是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成为果”。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依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文体不限。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读懂关键语句的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字迹、卷面5分,错别字扣到3分为止。

思路点拨: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提示"无"与"有 "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