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___________地区,“后厂”指___________地区

港澳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很多地方是著名的“___________”。

侨乡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___________”(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对外开放,优先发展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___________”。

南大门

近年来,针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出现“用工荒”的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小企业投资规模 B:关停高新技术产业 C:进行产业升级和设备更新 D:迁移大型先进制造业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台湾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    特别行政区,②③两岛屿中,表示我国国有领土钓鱼岛的是  

(2)在我国四大临海中,与两个地区都濒临的是     海。

(3)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D.人口稀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港澳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提供的是   

A.资金、技术B.廉价劳动力C.淡水资源D.场地

(5)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岛中东部地形以     为主。

(1)香港;  ③      

(2)南;   

(3)B      

(4)A     

(5)山地

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成为典型“移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就有机会多 C:海陆交通便利 D:水热充足,气候宜人

据“珠江三角洲电子业和纺织业占工业总产值变化图”可知( )

A:电子业比重逐年上升 B:纺织业比重逐年下降 C:电子业1995—2005年逐年下降,2005年后逐年上升 D:纺织业1995—2005年逐年上升,2005年后逐年下降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与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互补,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材料二 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城镇化水平不到40%,而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水平约为72%

材料三 甲说: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条件。

乙说:城镇的发展有时会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

珠江三角洲图示: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图中A.是_______________(经济特区城市);C.是_______________(铁路干线),它是连接香港与祖国内地交通干线。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通过港澳地区的合作,发挥该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等(至少2个)优势,发展了 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3)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及金融中心。___________是它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发展过于迅速,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

_ (至少说一个)

(1) 深圳  京九  

(2) 外向型   资金、技术、市场(任选2个,但不能照抄劳动力、资源)

(3) 祖国内地      

(4)耕地减少,居住条件差,基础建设跟不上,治安管理困难等任选一项即可。

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定居,成为典型的“移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邻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资源宝地,开发历史悠久 D:风景秀美,旅游业兴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