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些同学总认为,在家有父母管着,在学校有老师管着,生活太没有自由了。而西方一位教育家说过:“盲目地让孩子自由,实际上是亵渎文明,提倡野蛮。”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要求】:
1、最好采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分为二地谈自由的利与弊,谈父母老师的管制,不把问题绝对化。指出适度的自由与适度的管制,是正确的教育方法;而一味强调个性自由以及实施过于严厉的管制,都是片面的。
2、要按议论文的程式来写,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在文中要明确、突出,尤其要强调论证过程,不可以罗列论据、讲述故事来替代论证。
3、议论__调理论性和逻辑性,因此,条理要清晰,结构要合理。写作中要注意及时分出段落,一段文字只集中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不要东拉西扯,导致文章缺乏层次感。
4、分析要全面,文字要简洁,严格控制字数。
5、精心设计文题。
参考文章: 管制与自由
(1、引出话题,阐明论点――提出问题)
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父母与老师,担负着规范、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重大责任,应当不失时机地对孩子加以适当的管制和调教,使他们懂得勤奋努力,健康向上。对孩子采取顺其自然,放任不管的态度,或对孩子实施过于严厉的管制,剥夺孩子起码的自由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什么是管制,什么是自由,为何要实施适度的管制,它们的关系如何――分析问题)
鲜花只有在园丁的修剪与呵护下才会开得更加艳丽,孩子只有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才更易取得成功。适度的管制不是扼杀孩子的个性,而是以父母、老师的人生经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走弯路,犯他们父辈曾经犯过的错误。人生是极其短暂而宝贵的,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对后人来说是难得的财富,但对于自然状态下的孩子,并不一定懂得它们的价值。因此,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管制,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
自由是人们所向往的,它能使人们精神上放松,感受生命的美好。适度的自由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是不可少的,它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能动性,培育健康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人活着,有权利享受快乐和自由。长期在严厉管制下生活的人,会倍感自由的珍贵;而长期缺乏管制的人,却往往不懂得自由的价值,他们欲求无度。所以西方一位教育家说,盲目地让孩子自由,实际上是亵渎文明,提倡野蛮。对老师和父母而言,就是严重的失职。
管制与自由是相对的,有时又是相反相成的。风筝能够在天空自由飞翔,离不开线的牵引。如果失去了线的牵引限制,风筝是无法停留在空中的。人若是一味地强调自我,强调自由,就会因为好逸恶劳、不学无术而遭到社会唾弃,从而失去尊严和自由。社会也需要法律制度社会公德来维系,它规定了每个个体必须遵守法律或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保障大众享有法制、道德框架内的自由。
(3、如何对孩子实施必要的引导和管制――解决问题)
规范、引导孩子的思想行为,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父母和老师首先要做孩子的表率,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受教育环境,曾多次搬家。曾子为了教孩子说话算数,亲自动手为孩子杀猪。他们是天下父母的榜样。其次是要讲究方法。我们提倡和风细雨式的点拨教育,反对电闪雷鸣式的粗暴训斥。据传,孟子有一回逃学回家,他母亲叫他拿来一把砍刀,当着他的面砍断了织机上尚未织成的布匹,以此教育他做任何事都要善始善终,不可半途而废。她的教育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她足可称得上是位难得的优秀教育家。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母亲,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才诞生了一位“亚圣”。
(4、总结归纳,强调论点――照应开头,使结构显得完整)
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懂得父母和老师的一片苦心,自觉地接受教育和管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享受人生的自由。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这大好的青春,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说明】
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清晰齐全;每段文字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采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没有走极端;有一定思想性、理论性,逻辑比较严密,议论文特征明显。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雀东南飞》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慧、勤劳善良、知书达理、忠于爱情、不卑不亢、清醒果敢,男主人公焦仲卿虽略显软弱无能、优柔寡断,但也是矢志不渝、忠贞决绝、敢于为爱情献身,焦母和刘兄则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唯我独尊、__独断、蛮横无理、冷酷无情、趋利附势,亲手毁掉了焦、刘二人的幸福……
对于以上故事和人物,你有怎样的想法和看法?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目,给刘兰芝或焦仲卿或焦母或刘兄或其他相关人士写一封信。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补足题目;符合书信格式;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略。阅卷标准同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配角综合症”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不想承担那么多。”山东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2.写作(60分)
| 一等(20~16分) | 二等(15~11分) | 三等(10~6分) | 四等(5~0分) |
基础等级 | 内容 20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表达 20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
发展等级 | 特征 20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
23.说明: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分;400字以上,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400字以下20分一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200字以下,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立意:
材料的内容为“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含意为面对此种现象的态度和思考。可就配角综合症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批评或肯定或理性看待等,也可探究配角综合症普遍存在的原因。如果以配角综合症为由头,在开头和结尾提及材料,在主体部分谈做主角或适合自己就好的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如果离开材料的内容,谈选择、奋斗的视为偏离题意。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
他是一名邮差,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各式各样的邮件分送到每一个家庭。这样的工作平淡无奇,比起许多从事如何改善人类生活及生命的学者专家们,他的工作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之至。
在二十五年当中,他的工作态度,始终和他第一天到职时的做法一致。不管狂风暴雨、天寒地冻,甚至在数次大地震灾难当中,他总是能够准时地将信件交到收件人的手上。他告诉人们,他之所以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邮差工作,主要是他喜欢看到人们接获远方亲友捎来的信息时,脸上那种喜悦无比的表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写作提示】他的职业是邮差,工作平淡无奇,微不足道,但是他却二十五年如一日坚持做到最佳。这个角度可以从“平凡中蕴含伟大”“极致就是天才”“克服障碍的超能力”等关键点立意。他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邮差工怍,主要是因为他喜欢看到人们接获远方亲友捎来的信息时,脸上那种喜悦无比的表情。这个角度可以从“分享快乐”“使命感”等关键点立意。
核心提示——围绕“爱岗敬业”、“平凡蕴含伟大”“坚持创造奇迹(不平凡)”“分享快乐”“有使命感、有担当”等都是属于符合题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中秋节前夕,家住湖北某小区的黄斌老人收到一盒其女儿快递来的月饼。老人诧异之余,当即给女儿打了个电话:“不就隔一条江吗,还懒到要别人代劳?中秋节不回来算了,寄什么月饼?我和你妈又不缺一月饼。”没等女儿解释,老人就挂断了电话。
对于老人或女儿的行为,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卷细则60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父亲抱着宝宝坐车,当时公共汽车上人满为患,随着车的晃动,小宝宝也东摇西晃,甚是可怜。父亲满怀期待能有人让座。售票员说了四遍“请为抱婴者让座”,但坐着的乘客无动于衷,漠然地望着窗外。父亲失望地叹气……终于,一位中年人站起来说:“你抱孩子坐我这儿吧。”大家本以为孩子父亲会说声“谢谢”,谁知他坐下后大发牢骚:“现在是__都死光了…”全车人为之愕然。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阅卷标准同高考阅卷标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
做一个追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因为追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
三星公司,在通讯电子领域,多少年来把紧紧跟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但也有许多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人民日报》
对于“追随者”和“领先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立意示例】 ①我欣赏领先者,不断创新进取,朝气勃发。②我欣赏追随者,勤勉学习,不断成长。③我欣赏先做追随者,再做领先者的人。模仿不是宗旨,超越才是目的。④我欣赏既是追随者又是领先者的人。懂得取长补短,不忘坚持自我。
七、作文(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四川眉山一位女士某日在商场被小偷“光顾”,现场一男子告诉她,包包在进商场门口时被小偷打开了。女子追赶小偷无果后回家,将此事发上网并指责提醒她的人说:“我很想对告诉我的人说声,你是不是男的,小偷都惹不起吗?在旁边看见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有这样做人的吗?”此帖一出,引来众多网友炮轰,认为她不谴责小偷却埋怨提醒者,是狗咬吕洞宾。即使当事男子回复当时自己离得很远,且顾忌小偷有几个同伙一道,也没获得女士的理解,她坚持拒绝向提醒她的男子表达谢意。
22.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袋鼠族忧思录
“袋鼠族”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1998年,首先出现在英国新闻性论坛《时报》中。它最早用来形容西方国家中已经达到成年而无法独立,仍然依靠父母供养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今,在我们国家,"袋鼠族"被用来泛指还未成年但是由于被家庭宠爱而失去自理能力的孩子。
诚然,我们国家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而与此同时,孩子们享受的待遇却也高得令人咂舌。父母为孩子创造宽裕的经济条件,学校为孩子提供优良的教育设施,社会为孩子提供各种保障和健全的服务。简直是无事不管,无微不至。我们不难从中得出结论:如今的未成年孩子正如一个个袋鼠宝宝,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袋子里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固然能够很安全很健康的成长,可是袋鼠始终被装在袋子里,它没有感受过外面自然的温度,没有走出来锻炼锻炼筋骨,更没有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蓝天下、茵绿的草地上奔跑。它没有独立获取过食物,何谈有生存能力?它没有见过云消雨霁,何谈有搏击风雨的能力?它没有摔过一跤,何谈有获取成功的能力?一切一切的疑问,不能不让我们对"袋鼠族"产生担忧。
国家昌盛靠人才,而人才质量靠教育,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在传授理论传授知识,忽视了实践和能力,还是把受教育者装在了袋子里。再者,艰苦奋斗是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它表现为保持节俭的生活作风,保持不怕困难的勇气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让这些"袋鼠族"做到艰苦奋斗吗?
如此说来,如今的“袋鼠族”就将成为不可雕琢的朽木了吗?我们事业的大厦会面临危境吗?
当务之急,我们要全面更新人才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制度,让"袋鼠族"走出袋子尝试去拼搏,去竞争,去受挫。顽强的斗志和毅力都是在身经百战的历练中产生的,只有将这一族"袋鼠"完全蜕变为真的勇士,我们才能说我们的事业有了希望,社会的和谐有了保障。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袋鼠”们也该自觉告别袋子,在自然的风雨中做回真正的自己,在自由的天地里收获心灵的丰盈。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本则作文所给材料是一组漫画,这四幅画好比是一组电影镜头,他折射的是生活的点滴故事,人生的一个旅程。第一幅:妈妈对女儿说:门外有大灰狼。第二幅:老师对女生说:校外有大坏蛋。第三幅;男友对女孩说:国外有艾滋病。第四幅:女孩长大后对自己的儿子说“门外有大灰狼”。这四幅漫画有一个共同点,即出发点都是好的,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但保护过度导致孩子对这个社会的认知缺乏独立性。 一、从大人、老师、男友一方看:担心外面世界的危险很正常,但画面中的隐含信息是在关注时是否有不当之处。正面的观点应该是呼唤正常适当的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批评那些严重束缚孩子的思想和现象。二、从孩子一方看,接触外面世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父母老师给以孩子的引导全是“危险”,这个角度的话题词就是“青少年应如何对待大人们的关注”。正面的观点就是自立自强,独立生活,锻炼提高自己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不要娇惯自己,不要软弱胆怯,要大胆的请求父母、学校、社会不要过分看管自己,要给自己创造更广大的生存空间、精神空间,培养自己敢闯敢干的精神。
●立意角度:
(1)孩子的角度:摔跤是人生的必修课,摔跤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经历摔跤,怎能品尝成功美味;摔跤是独立的前奏;摔一跤,长一智,方为智慧;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痛的摔跤;
(2)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角度:有一种爱叫放手;移开西瓜皮,是一种不可原谅的伤害;
(3)双方多边的角度:摔跤之痛(孩子的试管症;家庭的溺爱、学校的封闭式教育、社会的过度呵护)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弄清画面的含义,抓住画面的主体。漫画作文中,画面的主体往往是人物。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其次,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总之,要把静止的画面“活动化”,要把平面的事物“立体化”。但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绝不能脱离画面,任意发挥。比如本则漫画,主要体现如下几个词语:独立和依赖;放手和扶持/束缚;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