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归零”的大意是数字重新回到零或某个装置重新回到起始位置。
事实上,人在一生的追求和发展中,也会面临某种“归零”的选择;对此,有人却认为,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人在一生中应该经常“归零”;有人却认为,人生最可怕的就是从零开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参照“2007年普遍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相关标准。
“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1)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2)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1)示例:①你在创作上花的工夫太少。
② 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放在卖画上。
(2)示例:①您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
②我为您演奏,您应该倾听。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子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来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到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此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与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磁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着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答案示例:
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方哲人奥古斯丁说:人们赞美山岳的崇高,大海的壮阔,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身置于脑后……
请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照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注意示题中的“你”,可指人,也可指物(拟人化,如大自然),可以是实指某个人,也可指一个群体。从标题中的“世界”“因……而”“精彩”来看,写记叙文似乎更能体现考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