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起了这样一个活动:我们可以试着多做一件事,让拥挤的地铁和乏味的城市变得不一样。活动的参与者会把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任何人都可能在身边的角落、缝隙、座位找到它们。

这件事引发了舆论的热议。有人认为,丢书活动很有意义,可以推动全民读书,功德无量;有人认为,丢书活动是商业营销行为,是商业行为而非公益;有人认为,开卷有益,即使丢书是商业行为,也值得支持;还有人认为,城市不需要通过“丢书”推广阅读,而亟须唤醒对文化的尊重;丢书在人满为患的地铁上,人多到转身都困难,怎么读书……

要求: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他是一名老党员,1964年,响应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半个多世纪以来,面对多次调离边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及物质、名利的__,他为了最初的梦想选择留了下来。他说:“留在萨尔布拉克,守牛羊是守住生活希望,守边防是留住心中念想。”事实上,空旷无比的孤独和寂寞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的,何况艰苦的自然环境,数次经历的生死考验呢?可是,他坚持了下来。人们说,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建议参照2016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3分为基准分评分。

写作提示

   这个老党员的实际给人多方面的提示,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纵观材料,“坚守”二字贯穿始终,这是很明确的利益方向,具体分析,他响应号召,屯垦戍边半个多世纪,为了心中的追求和梦想而不随波逐流,这是信仰的的坚守。在各种__面前,他选择了留下来,甘愿吃苦,默默奉献,这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与“取舍”,是为了国家与人们利益的热血担当,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情怀。他说“守牛羊是守住生活希望,守边防是留住心中念想”,理想就这样和现实水__融,伟大就这样寓于平凡之中。综合上述分析,可以从一下角度确定立意方向:①不忘初心;②信仰的力量;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与担当);④一种崇高叫坚持;⑤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的大局,甘做默默无闻的棋子;⑥精神在平凡中闪光;⑦伟大在平凡中坚持;……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成龙出身贫寒,没有读过书,年幼时甚至当过小偷,到十五六岁时还只是一个做小武行的大众演员,但他做得特别认真。即使是下着大雨,泡在水里装死,他也是几十个装死的演员中装得最像的一个。渐渐的,他被导演记住了名字。

此时,成龙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名威风的武术指导,但他只能每天目送武术指导开着豪车在自己面前扬长而去。有一天,武术指导的豪车突然在他面前停了下来,叫他上了车。成龙上车时,屁股先上,然后抖掉脚上的灰尘和积雪,尽量不弄脏车子。这些细节被武术指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武术指导天天来接他,着意栽培他。就这样,十八岁的成龙竟然当上了武术指导。

成龙在拍《警察故事》和《A.计划》的时候,拼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甚至上司要他使用替身时,他都断然拒绝,说要对公司负责,对观众和电影艺术负责。

如今的成龙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巨星,且年届花甲,但他豪言要再拍一部《十二生肖》,用作品打败岁月,要超越年轻人。

你认为成龙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就?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写作(60分)

22.写作提示:此题可从“英雄不问出身”“梦想激励斗志”“细节决定成败”“抓住机遇”“敬业与奉献精神”“永不服输的挑战精神”“责任与担当”等单一角度立意,也可以综合角度立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 6岁小姑娘武亦姝最近成了网络名人,在2月7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比赛决赛中,她以最高成绩摘得桂冠。她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大赛评委的赞誉,更被网友夸赞为“满足了我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摘自《中国文化报》

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表明我们社会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被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

——摘自《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一边是国学热、一边是洋节热的现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白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四、写作(60分)

22.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立意分析〕中西文化比较是当代中国热门话题。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下,探讨此话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虽说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不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选项,但墨守陈规、畏葸不前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唐诗宋词等国学是中华文化的名片,继承国学文化遗产,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自然责无旁贷。然而,唐诗宋词等国学再好,也不可能替代现代化建设。圣诞节等洋节是西方文化的表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它被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热捧似乎也无可厚非。可是,热捧不问初衷,崇拜因为赶潮,那就失去了追随的意义。由于中西文化并存交织、乱象丛生,如何对待就势必成为现实关切。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倡导文化批判精神,因而让学生针对国学热、洋节热现象发表见解,是践行新课标写作理念。

一类立意:分析传统与时尚、国学与西方文化等辩证关系。如:①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生活;②可以洋为中用,改造文化传统;③在坚持国学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④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⑤国学与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时尚共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等等。

二类立意:只片面强调传统、国学或时尚、西化等重要性。如:①弘扬文化传统,反对追求时尚;②时代在发展,时尚是必然;③月亮不是西方圆,文化还是国学好;⑤坚守国学是故步自封,大胆西化是与时俱进等等。

三类立意:只就事论事评论武亦姝或圣诞节。如:①武亦姝用唐诗宋词点亮了人生;②背诵唐诗宋词可增进文化修养;③背唐诗宋词不能让中国现代化;④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过圣诞无可非议;⑤圣诞节是西方人节日,中国人过圣诞是崇洋媚外等等。

四类立意:脱离材料内容范围写作或由材料片言只语引申写作。

基础等级内容项赋分细则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表达项赋分细则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发展等级赋分细则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分类评分

一类卷:51~60

二类卷:42~50

三类卷:36~41

四类卷:35分以下

其他

(一)扣分项

1.缺标题者扣2分

2.不足字数,每50字扣1分

3.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4.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1~2分

(二)残篇评定

1.超过800字,没有结尾,不给及格分

2.满600字,不足800字,不超过25~35分

3.400—599字,15~24分

4.399字以下,14分以下

5.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者2分

6.只写标题,1~2分

7.关于套作和抄袭的作文

①无自己构思及立意,仅对原材料进行复述或模仿等均视为套作,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均在三等(包括三等)以下适当评分;

②怀疑为抄袭的作文,需提供确切线索,经确认后,基础等级在四等内给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③凡是与题中材料没有任何联系的作文可视为“文不对题”,此类作文在10分(包括10分)以下给分。

8.关于有严重问题的作文

①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

②答卷雷同

③前后笔迹不一致

④有特殊标记:写名字、画图形等

⑤确认为抄袭的作文

此类答卷由题组长交阅卷学科领导组审核处理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2. 【审题立意】

明确了写作任务以后,就要把握材料的深层内涵。

为了是否应该交纳这1元的行李费,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乘客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几十位乘客被迫转车。面对这一则新闻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确立写作的观点呢?总的来说,可以采用"因果推断"的方法进行。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反之,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我们把这作为立意的出发点,就有可能容易把握到材料的精神实质。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角度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可作为一个角度来审视,在审视时抓住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从乘客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作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从肯定她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从批评她的角度则可以这样立意: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而造成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乱,因而可以这样立意: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如果交战双方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可以这样立意:人与人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要学会忍让,学会让步,学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通过权衡比较,从以上几个角度中选好适合于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切入。

【参考拟题】

A宽容成就美丽

B相互谦让,让社会更和谐

C退一步海阔天空

D个人集体,皆需兼顾

参照高考作文评改要求。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2.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让考生对“老师发微信红包奖励学生”这件事表达自己的意见,一边是较好的实际效果,一边是家长的明确反对。考生可从认同、反对、中和辨证分析这三个角度分别立意。⑴认同老师这一行为:“红包奖励”没有脱离教育实质;适当的物质刺激不应被苛责;“微信红包”是另外一种“小红花”;教育引导方式要易于学生接受等。⑵批判老师这一行为:教育不应染上金钱味;不应用“哄孩子”的方式解决大学生的问题;你的求学岂能老师买单;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还教育一片纯净的天空等。⑶辨证分析:以“微信红包”探求新式教育之路;以“钱”促学未若以“奖”促学;“红包”要适量、方法要得当等。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上帝捏出几个泥人,便歇了手。有两个泥人脸现愠色。

上帝不悦,说: “你们由泥巴变成了人,还不满足吗?”一个泥人说:“人而无骨,

其为人乎?”另一个抢着说:“总该有个壳,对付冰雹、冷枪和暗箭吧?”上帝想了想说:“硬材料匮乏,你们各选一种,巴厂’ 于是两个泥人欢欢喜喜地各取了一样自己想要的;从此天下多了两种人:一种人骨头硬,却疏于防卫常受伤害: 另一种人躲在漂亮的甲壳里!却没有脊梁骨。

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感悟?请白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1.提示:这是一段对比材料,考生要有思辨能力,可以从正面立意,谈人要有骨气、品格、立场、原则等;也可以从反面立意,批驳媚俗、软骨、耍滑头等现象;或者两者结合,人既要有骨气,也要有生活的智慧。总之,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层面,都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参考2016年高考评分标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赵先生和家人近日到成都旅游,在去酒店的路上将背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赵先生几经周折打通了司机张师傅的手机,以第二天要赶飞机为由,请求立即将背包送回,张师傅则表示有生意走不开,收工后再送回。赵先生又打电话沟通,张师傅多次挂断,甚至关机。四小时后,张师傅将背包送回,并要求收取三百元“误工费”,引起赵先生的抱怨。张师傅也喊冤,称假期生意太好走不开,因为确实耽误了生意才要收取补偿。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材料分析:服务行业应该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司机张师傅挂断乘客电话的行为称不上优质服务,此时还要收取“误工费”,难免引起抱怨。

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司机并没有立即归还乘客失物的义务,并有权收取保管、归还失物过程中产生的合理费用。乘客赵先生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司机张师傅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牺牲合理经济利益,有“道德绑架”之嫌。

乘客想早点拿回失物,司机不愿耽误生意,都是合理要求。如果双方都能体谅对方的难处,而不是“得理不让人”,那么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也并非难事。

参考立意:①用心服务。②莫将自己的失误成本转嫁他人。③推崇道德不应排斥个体的合理权益。④得理也需让人。等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60分)

22.(60分)按照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评分标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立意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读后可知,材料中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价值的实现与环境有关;价值或成功要靠外因来实现;另一种观点是,价值的实现要靠内因,自我品质。故可从稻草的角度,从“有人”的角度,从综合的角度构思立意。参考立意:①环境可以影响/决定事物的价值;②联系现实探讨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③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④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⑤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⑥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 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