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问他原因?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听了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构思提示】
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共用自行车,只需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治理交通拥堵的创新之举,受到广泛欢迎。有人用完后将它擦得银亮,有人为它加了车筐使用起来更方便;但也有人涂抹编号据为己有,也有人随意乱放私自加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破坏。
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参考立意:
①共享单车是对社会公德的一种考验,倡导文明,批评自私自利的行为;
②提倡共享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③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和实践相结合);
④为温暖行为点赞;等。
四、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举办读书活动,让几个读者围在一起读书,闻着怡人的花香,吃着精致的茶点,读前做深呼吸练习,读后闭着眼睛作冥想状。举办者称“不管看什么书,首先要给他们形式感”。
根据材料,从自己的读书经验出发,阐述你对“读书的形式感”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七、写作(60分)
30.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自定立意;2、文体特征鲜明。
七、写作(60分)
30.略
27.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四世同堂》中钱先生说“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的道理。
请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科技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二十年后,语文课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展开想象,以“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描写有画面感,内容注意合理性。
27.(50分)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__和张嘉是同一间大学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专业并不热门,工作难找。
__的父母托人给他介绍了几份工作,有公司文员、企业销售等,但他都因不满意而坚持不去上班,他认为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每天朝九晚五,拿着几千元工资,这并不是他追求的生活方式,盲目就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张嘉在毕业前参加了多场招聘会,还参加了几场公务员的考试,最终有一间公司愿意招他,但只能做一名基层文员,张嘉欣然接受,他认为工作不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有了自立于社会的资本,再来追求自己的理想才是务实之举。
__和张嘉的做法,你更赞成谁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作文参看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__从正面分析是就业不要盲目,反面分析是不要好高骛远;张嘉从正面分析是脚踏实地,反面分析是不要轻易知足。
说理原则: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析,表达善意;不在压倒,重在厘清。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一则关于共享单车进驻潮州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据了解,所谓共享单车是指利用“无装借还”模式的公共自行车,用户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随时取用和停用。由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共享单车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早已普及。
对此,潮州市民有的表示欢迎,认为这能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魅力。也有市民表示担心,认为共享单车可能会出现种种问题,如市民将车辆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混乱,有人会对车辆随意破坏,车辆故障公司没有及时修理,定价过高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共享单车进驻潮州,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立意参考: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与全国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思路保持一致,为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来源于潮州本土,同时也紧扣社会热点。考生凡是能围绕“共享单车进驻潮州”这个话题,应该都算是符合题意的。主要可从三个角度来思考:一是从欢迎、支持的角度谈论。二是从公司的规范管理或政府的监管角度谈论。三是从反对或其他建议的角度谈论。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对母女相依为命。一天,女儿上学前提醒久病在床的母亲要按时服药。放学后,母亲敷衍女儿说吃过药了。女儿将药瓶中的药物倒出来一粒粒数过之后,责怪道:“还是21粒,您根本没吃。”母亲一愣之后紧紧拥住女儿,泪水夺眶而出……
生活就是这样,最感人的故事往往很平凡。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写作(60分)
【写作导引】
生活中不可能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凡的故事,常常是最宝贵的东西。看似“平凡”默默无闻,却能穿透人心,震撼灵魂。女儿数药,看似“平凡”,却深含着母女深情。读这则背景材料本身就让人感受到那绵绵不尽、如涓涓细流般的母女之情。把握住平凡的生活,珍惜所拥有的事物,等到有一天将所有的记忆拿出来晾晒,你会发现平凡的色彩也可以如此悦目,平凡的人生也值得你去自豪。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__。小张说,他家的传__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__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__。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__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