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庆祝女儿的降生,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将99%股份(450亿美元)捐给慈善机构,他在给女儿的信中称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发展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
对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有人点赞,认为马克•扎克伯格的做法超越了个人之爱,是大爱,是留给女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人拍砖,认为马克•扎克伯格太苛刻,很不尽人情,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你对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有何联想与感悟?请你权衡、思考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2.【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1)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2)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 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3)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它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 容平分笔力。(4)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 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本题可以用第一种方法。问题是“你对马克•扎克伯格以这种方式来庆祝女儿的降生有何联想与感悟”,需要分析“这种方式”,原因、意义。注意抓材料里的关键语句“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爱你,更因为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有着道义上的责任”,注意副词“更”和词语“责任”,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父母的爱是负责任的,对孩子真正有意义的。参考立意: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②心怀大爱,小我与大爱。③仁爱,是传递给子女最好的精神财富。④责任,是传递给子女最好的精神财富。如果考生脱离材料的含义单纯谈慈善、责任均视作离题。
22.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2. 【文题解析】同一块石头,对待它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借助石头可以摘得甜美的果实;把它看作障碍,只能让人沮丧。由此想到生活中如何对待外物,是善于借助外物,还是望外物兴叹,徘徊不前。进一步也可联想到,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坎坷、挫折,以及面对苦难时应有的正确心态。
四、写作(45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5分)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而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功,若无,我们所处的整个脸将成何面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作文
寓言的寓意是强调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本文的主旨就明朗了,即评价个人的业绩不能片面地看他的成绩或缺点,而要放在整体利益当中来考虑,看他为整体做出了什么贡献。
四、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2年12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时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其中一个片段是这样的: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母亲说的“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意蕴深长,耐人寻味。《论语》中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母亲不愿让儿子再次把暴力加诸老人之身,正体现了“恕”的传统美德。由此可以立意为:学会宽容与理解。学生可就这一美德阐述自己的认识,举出现实中相关典型事例进行论证。如果写“尊老敬老”“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可视为符合题意。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胡晏荧,中文系毕业,后来喜欢上摄影,专门出国学摄影,最后跑到景德镇拜师学艺做了一个陶瓷匠人。
最近很火的叫兽易小星,他在2006年到2011年还是一个土木工程师,白天做工程师,晚上做段子手录好玩的视频,最后他开公司拍电影,在影视界颇有名气。
维多利亚的超模KK,走了那么多年T.台,发现自己其实最喜欢编程,于是报了编程班,又在纽约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现在她将成为软件工程师。
以上这些人的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9.作文参考立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遵从心的选择(追求梦想),成就无悔人生;敢于改变,实现华丽转身;不断突破自我,成就精彩人生;等等。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0分)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观点,你怎么看?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要求为议论文,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8月17日是网络热销小说《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从长白山兑现“十年之约 ”回归的日子。虽是小说中的情节,为接小哥回家,连日来,还是有近十万“稻米”(“盗迷 ”谐音)从全国各地涌入吉林长白山,最后导致景区不堪重负,民宿全部爆满。下面是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网评:明知这不是现实,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稻米”们还蜂拥而至,真是不可思议!
稻米:“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到长白山不仅是与书中人物的约定,更是对《盗墓笔记》 陪伴岁月的交代。
景区:长白山旅游部门和安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为“稻米”提供相关的警务、导引、临时食宿安置 等贴心服务。长白山青年联合会还牵头主办了“十年之约,相聚长白”文化交流联欢活动,与广大 “稻米”共度稻米节。
对于三方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判断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作文提示:
本材料作文中,“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这就是具体的写作任务,即要求考生能够给小卜提出具体的就业选择建议。假如考生仅仅是泛泛而谈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奉献爱心等,尤其是脱离了小卜就业的这个话题圈子来大谈特谈,就不能算是完成了作文要求的“任务”,而是属于偏离题意的作文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任务并没要求“三选一”,有的考生写成“曲线成功”(先就业,后创业,再给出更多奉献),也是神来之笔。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再到“天舟一号”快递小哥升空,这之间有时间上的鸿沟。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在精神上有“任重道远”的孜孜以求,人类的伟大也正在于能一次次像《老人与海》里的“老人”一样挑战自己,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18、(60分)作文给分:严把字数关,文面须整洁;审题合规范,情感要健康;文脉要清晰,语言该流畅
五、写作(60分)
23.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此事一经传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支持孙教授,赞扬他坚守尊师重教的原则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有人认为孙教授将学生逐出师门的方式简单粗暴,违背了“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
对此,你更认同哪种观点?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五、作文
23.(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