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fó zǔ 降低龙门高度。fó zǔ 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是,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8、立意参考:(1)从“鲤鱼”的角度: 成功无捷径;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梦想因汗水而美丽;拼搏成就精彩;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等等。 (2) 从“fó zǔ ”的角度: 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3) 从“龙门”的角度: 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小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报道,为了方便游客如厕,北京天坛公园即使面临着厕纸被“打包卷走”,劝阻遭白眼的现实,也表态厕纸不会断供,并上线了 “刷脸出厕纸”设备。究其何因,可能还是因为“打包卷走”的人不少,要不,天坛公园坷必花钱安装这“刷脸”设备?其实起初刷脸是用于考勤,即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考察上班的出勤情况,如今用来刷厕纸也算是别出心裁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
你对天以公园刷脸出劂纸这种做法我何肩法?请结合社会生活加以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要套作,不得抄袭。
22.(60分)【作文立意参考】
(1)赞成“刷脸出厕纸”角度
管理创新;有助于培养公民公德心,有利于提升公民素养。
(2)不赞成“刷脸出厕纸”角度
批评管理者,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湖北钟祥市有家长因子女作弊被抓住围攻殴打高考监考人员,还充满正义感地高喊“要的是公平,不作弊就没法公平”。
2016年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的尿样进行重新检测,在牙买加接力队队员内斯塔•卡特的尿样中发现兴奋剂,2017年1月25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剥夺以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男子4×100来接力队的北京奥运会金牌。
2017年1月29日大年初二,一名成年男子为逃票翻越栅栏掉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虎山内被老虎咬死。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
【分析】此题通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这三则材料都有共性,材料一写出2013年高考期间湖北省钟祥市家长应子女作弊被抓,围住高考工作人员大声喊道“要的是公平,不作弊,就没法公平”;材料二则是通过国家委会对北京奥运会尿样检查进行重测,对于含有违规成分的运动员将剥夺奥运会金牌。材料三是针对2017年大年初二一成年男子为逃票翻越栅栏掉入动物园被老虎咬死。都反映出没有遵守社会的规则意识。
立意参考:
中心角度:规则、守规则、规则意识。
重要角度:公平。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某整形医院的数据显示,高中毕业生整形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已接近该院整形人数的六分之一。当前高中毕业生出现整形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社会大众强调“看脸”,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自信和机会。
材料2:2015年春节刚过,北京多所高校艺考大幕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中央戏剧学院首次在招生简章中强调不得带妆、并着日常服装考试。现场,学校准备了卸妆湿巾,提供给化妆考生。一些已经进入考场的考生,由于不符合素颜要求,被考官要求场外卸妆后再进入考场考试。中戏院长助理郝戎介绍,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本来的素质,所谓“璞玉不琢”。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发表你的见解。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首先应当把握材料,本题是由两则材料构成,这两则材料都涉及了如何看待“颜值”,材料1中“当前高中毕业生出现整形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社会大众强调‘看脸’,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自信和机会”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材料2中应重点把握“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本来的素质,所谓‘璞玉不琢’”这一信息,结合这两者来看,可以得出本次作文的立意:①人的美不只是在外形,内在美、心灵美、自然美也是美;②相互攀比、盲目跟风要不得;③坚守自我、坚守本真。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确定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0.参考立意:
1、发现自身不足,正确认识自己;
2、面对厄运苦难,要保持积极心态;
3、正确对待功名利禄。
六、写作(60分)
24、以一首《成都》拥有极高人气的民谣歌手赵雷,多年来一直坚持原创,他“一把吉他一首歌”,简单质朴的演唱方式,沉静温和的台风,散发着浓浓诗意的歌词,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从小喜爱古典诗词的高中生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她2000多首诗词的积淀,淡定从容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在安静中追求着纯净,终归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4、(60分)评分标准
类别 | 评分要求 | 评分说明 |
一类卷 (42—50分) |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突出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
二类卷 (33—41分) |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
三类卷 (25—32分) |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
四类卷 (24—0分) |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加强食堂管理,改善学生用餐伙食差、秩序乱的状况,某校出台了校长陪餐制度。制度规定校长每月应至少陪餐一次,每学期陪餐四次以上。对该校的规定,叫好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对于校长陪餐制度,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得抄袭。②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七、(60分)
23.参照2016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建议:
1.基准分定在45分。一类卷60-53分;二类卷52-45分;三类卷44-36分;四类卷35分以下。
2.要敢于打高分,所阅试卷要有一定比例的一类卷和满分卷。
3.要拉开试卷的得分比例,不能只打保险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旅居南京的汪先生去安徽六尺巷游玩,将车停在禁停路段,被巡逻的交警发现,交警没有对其罚款,而是手写的温馨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这张特别的“空白罚单”在网上晒出后,引发网友转发和热议,被不少人誉为“最美罚单”。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市面上的各种香水,95%都是水,只有5%是不同的。而那5%是各家的秘方,决定着每种香水的特性和优势。人也是这样。人和人之间大约95%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有5%;而这5%是关键性的部分,决定着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七、(60分)
23.略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